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超級武大郎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3章 北伐軍大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3章 北伐軍大敗

耶律大石在成功激起了將士的憤慨情緒後,便即領兵出城,迎擊楊可世輕敵冒進的那四千騎兵。

宋朝騎兵不多,楊可世這四千騎兵就是童貫十幾萬大軍中,最為重要的一支成建制的騎兵隊。

當楊可世領著這支輕騎奔赴至一個叫蘭溝甸的地方時,耶律大石埋伏的上萬兵馬忽然殺出。

這蘭溝甸如鄧飛、孟康當初落草的飲馬川有些相似,四圍都是高山,只中間一條驛路可供透過。

兵法上都講行軍遇到險要地形時便要慎入,這蘭溝甸如此的兇險,楊可世領兵到了後卻沒有絲毫停留,一字排開逕奔而入。

耶律大石領兵殺出後,前頭派士兵以長矛等候,兩邊高山上則令人放滾石檑木,使勁往下砸去,入口處也佈置下人手堵截住。

霎時間,楊可世這四千騎兵便只有待宰殺的份了,光是被滾石檑木砸死的就不知多少,根本就沒有半點還手之力。

那楊可世也是有幾分悍勇的,最後時調轉馬頭,硬是突破了入口處的圍堵,帶著上百騎兵倉皇而逃了。

當耶律大石身邊的將領要繼續追擊時,耶律大石卻止住了他們。

耶律大石冷笑道:“此等無謀無智的莽夫,放他回去又何妨?下次再遇到時無法又是帶人來送死罷了!”

眾人聽後,這才明白耶律大石是故意放這楊可世走的,盡皆拜服。

蘭溝甸一役,是宋遼兩軍的首次交鋒,遼軍初戰告捷,使得宋軍四千精銳騎兵幾乎全殲,大為鼓舞了全軍的士氣。

遼國皇帝耶律淳在得知這一捷報後,又派了兩萬兵馬增援耶律大石,希望他能儘快解決宋軍,好讓遼國不在面臨這南北受敵的不利局面。

得到援軍後,耶律大石以及麾下將領都是頓時信心大為增強,就等著宋軍到來了。

五月二十九日,种師道終於進兵抵達了白溝,耶律大石也領兵到了這裡扎下營營寨,與宋軍隔著白溝對峙。

种師道得童貫的命令,派使者發詔書給耶律大石勸降,言道若是耶律大石肯卸甲倒戈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

耶律大石閱畢勸降書,立即撕毀,命人把那信使亂棍打出了軍營。

有些意志不那麼堅定的人,則向耶律大石勸道:“我軍兵力只三萬餘人,而宋軍卻有十數萬,萬一打不過……投降也沒人會誰什麼吧!”

面對敵我力量對比如此懸殊的形勢,其實許多將領心裡都是有些沒底的。

但耶律大石卻毅然道:“無需多言,若是戰敗,唯死而已!”

隨後,耶律大石抽出長劍來,一件把他前面的小桌自劈成了兩段,環視著眾人道:“我軍麾下,誓死不降宋人,有敢再言投降者,便如此桌!”

眾將士見此,心中凜然,遂沒人再敢多提一句投降宋軍的事情。

如此對峙了五六天後,分兵北上的三路宋軍皆已抵達各自的戰略地點。

剛吃了敗仗不久的前軍統制楊在世仍想要奪得首功,好找回臉面來。

於是他便遣了驍將趙明,率軍持黃榜旗前往附近的一座小城去招降。

楊在世想著小城池兵馬不足,將士鬥志也肯定不如耶律大石所部那麼高漲,應該是較為容易招降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若是此事能成功的話,再大肆渲染一番,無疑就是他們大軍北伐的首功!

驍將趙明領兵到了一個名叫歸義城的地方,派人向城中投了勸降書信。

不久後,城中大門開啟,城裡的將領高喊著願意歸降宋軍,請趙明入城接管城池。

趙明聽後大喜,立即領兵入了歸義城。

然而當趙明的兩千餘人進得城中紅,城門卻轟然關閉,四周湧現出無數的弓箭手,隨之遼國將領的一聲令下,雨箭便朝宋軍射了過去。

趙明沒有防備,當場被射成了刺蝟,隨他入城來的兩千餘人也一個都沒能走出去,盡數被殺了。

歸義城的將領把那兩千宋軍的頭顱割了下來,弄到白溝河邊堆成了小山,宋軍士兵看了後,無不為之膽寒。

到了這時,宋軍才有些後知後覺的明白他們現在面對的敵人,或許真不如他們相像中的那麼弱。

遼兵確實被女真人打得節節敗退,幾乎到了滅國的地步,但宋軍若以為他們是那麼容易對付的,可就真的大錯特錯的。

真如种師道之前勸阻童貫時說的那樣,宋軍現在是師出無名、趁火打劫而來的,遼國的士兵已成哀兵。

兵法雲:哀兵必勝,种師道憑著多年的作戰經驗,已感得耶律大石這三萬左右的士兵戰力驚人,實在不容小覷,傳令全軍日夜戒備。

可惜的是,宋軍中如种師道這樣想法的人卻是少之又少,許多人聽了他的將令後,都沒怎麼當回事。

由於宋軍實行“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策略,种師道麾下的兵馬現在已非他從西北帶來的那些兵馬了,有人對他的將令陽奉陰違,也實屬正常。

這一天,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耶律大石竟選擇了主動率兵出擊。

他避開與宋軍的正面接戰,指揮騎兵從西邊上游渡過了白溝,配合留守軍寨的步卒兩面包抄宋軍部隊。

宋軍絕對沒有想到耶律大石會主動發起進攻,在遼軍的兩面夾攻之下,頓時亂作一團,四散潰逃,种師道親自上陣也無法挽回敗局。

最終,經過一番拼殺後,种師道所帶領的東路大軍宋敗下陣來,引殘部撤離了白溝河。

與此同時,宋朝的西路軍也遭到忽然南下的奚王蕭幹所部圍攻,耶律大石擊敗東路軍後趕到此處後,配合蕭幹的兵馬再次大敗西路宋軍。

耶律大石、蕭幹合兵一處後,乘勝前進追擊,宋軍全線大敗,各路士兵爭相逃亡,最後逃回了邊境雄州。

宋朝這一次趁火打劫的北伐,就此以失敗而告終,十幾萬大軍損失大半,一時間再無力北進了。

童貫本想隱瞞敗仗,但又如何隱瞞得住?

就在天子趙佶下令蔡京、高俅務必儘快收復被梁山攻佔的應天府時,這場大敗也隨之傳到了東京城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