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過河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無頭大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三章 無頭大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姜大真人足足發了三次殺機。

第一次殺機,陳書華近乎於灰飛煙滅,最終靠著“太素玄功”化解。

第二次殺機,陳書華也是近乎身死,不得不讓巫羅降臨人間。

第三次殺機,因為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被巫羅以血河化解。

姜大真人以一條性命打了別人三條性命,不能說是弱了,無奈巫羅也不是等閒之輩。陳書華是新晉仙人,巫羅可不是,“古仙”之所以有一個“古”字,就是字面意思,若論成仙之早,姜大真人在巫羅面前也只是個孩子。

只是巫羅受限於天劫,不能輕易降臨人間,更難以發揮出全部實力,就是龍氣製造的神降化身也不如陳書華這位貨真價實的仙人。

更何況姜大真人兩次動用“素王”已經傷了元氣。

姜大真人還能稍稍佔據上風,已經是仙物之功了。

不過姜大真人並非孤身一人。

道士和靈官們逐漸現身,遍佈天上,圍繞一圈,俯瞰下方,就如話本中的天兵天將。

此‎​​‎​‏‎‏​‎‏​‏‏‏時大陣不再是困人為主,星空逐漸散去。

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方陣法,“五雷誅魔大陣”,所以星空化作了雷雲,彷彿一座雷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按照道理來說,三位一品靈官就能對抗一位仙人,甚至姜大真人帶著兩位靈官就能攻入巫羅的神國之中,只是這種對抗並非以殺人為前提。

殺死一位仙人和重傷一位仙人是兩個概念。殺死一位神仙就更是另外一個概念了。

如果一個仙人執意要逃,絕不死戰到底,那麼想要將其徹底殺死,那就很難了。

兩個仙人死戰到底,肯定會死一個。一追一逃,換成兩個仙人追殺一人,也未必十拿九穩。

陳書華肯定不會傻站在原地跟姜大真人大戰三百回合,所以姜大真人的大部分計劃內容都在於如何阻止陳書華外逃,而不是讓三位一品靈官助陣。

說白了,姜大真人考慮的不是取勝,而是如何不留後患。

此時情況有變,立刻啟動備用計劃。

五位造化階段的道士維持“五雷誅魔大陣”,醞釀天雷,三位一品靈官則脫離了陣法,身上的靈官甲冑開始變化,身後出現一個玄色圓盤,然後如拼圖一般分解成無數不規則碎片,重組的同時向外層層延伸,最終化作一個太極八卦的道門標識。

這是一品靈官的第二重形態,圓盤的作用便是連通玉京的“三十三天”,隔空獲得更為磅礴的神力,類似於古仙們的神降。

“惟道是從!”三個聲音同時響起。

不過巫羅也沒有坐以待斃,伸手召喚了一座比城門更高的巨大門樓,飛簷黑瓦,門戶緊閉。

門戶緩緩開啟,開門聲音滾滾如悶雷,依稀可見門後有一道巨大身影,頭戴平天冠,珠簾遮蔽了面容,只能看到一個下巴。

正是司命真君。

神降有多種方式,並不是非要容器不可,也可以用神力造就化身投影,比如巫羅在措溫布上空擊沉“應龍”,便沒有使用任何容器,也並非真身降臨。

只是這種方式極為消耗神力,等閒不會使用。

此時司命真君便是以這種無容器方式進行神降。

羅與司命真君從來都是形影不離,這也在情理之中。

轉眼之間,彷彿直通幽冥的巨大門戶已經開啟了半數,可見司命真君的兩隻巨掌撐住兩扇門戶的邊緣,正在加速門戶開啟的速度。

若是司命真君也降臨此地,雖然不能發揮出全部實力,但也勝過普通的偽仙,還是會生出許多變數。

姜大真人只是一揮袖。

有一個道姑憑空出現在姜大真人的不遠處。

道姑雙眼之中好似有熊熊烈焰燃燒,彷彿汪洋大海,有無數火鳥振翅而飛,羽翼揮動之間灑落下無數流火,好似火雨陣陣,激起無數漣漪。

不見道姑有什麼動作,僅僅是自身所散發的濃郁火氣,便讓周圍的逸散血霧如遭日光普照,化作嫋嫋青煙,消散於世間。

道姑手中出現一柄羽扇,正是“七禽五火扇”,方圓百里之內的溫度驟然上升,空氣隨之開始扭曲。

道姑一揮羽扇,五朵火雲瀰漫天空,焚天煮海。

火雲觸及血河,頓時嗤嗤作響,使得血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也‎​​‎​‏‎‏​‎‏​‏‏‏讓巫羅化作一個火人。

姜大真人暫且收起“素王”,用出“天地合”,雙手分別按在對開的兩扇大門之上,

已經開啟了一半的門戶不僅停下了開啟的趨勢,而且開始緩緩關閉。

門戶另外一邊的司命真君雖然奮力推門,但開門本身就有天地的阻力,關門是順勢而為,一來一去,姜大真人佔了便宜,最終司命真君還是無法抵禦姜大真人的磅礴偉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門戶一點點地閉合。

司命真君怒吼一聲,奮力一撐,使得關門的速度有了片刻的停滯。

他隔著門縫與姜大真人對視一眼。

姜大真人沉聲道:“天地合。”

時來天地皆同力。

司命真君渾身一震,最終還是一鬆手,門戶轟然關閉。

與此同時,陣法已經準備完畢,空中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虛幻法陣,浮現各種符籙,凝聚出一一顆顆龍眼大小的雷珠,緩緩旋轉間不時有絲絲雷電從中溢位,化作飛花之狀,又緩緩消散。

天下道法,以雷法為尊,一顆雷珠便是以數百道符籙凝結而成。

天地元氣狂躁不安。

黑雲層層下壓,天雷感應,紫電滾動,彷彿是天劫已至。

五位道士左右手五指均收伏在掌心,結成五雷指。

所有遊走雷霆匯聚一處,化作一道有十人合抱粗細的紫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穿天透地而至,瞬間照亮整個天地,降落在巫羅的頭頂。

一時間,不見天地,唯有煌煌威嚴的無邊紫光,徹底淹沒了巫羅的身形。

紫光消散之後,巫羅顯出身形,周身遍佈焦痕,甚是狼狽。

又是雷火齊至。

巫羅握住“順天劍”,藉助仙物之威,分開雷霆,橫掃烈火。

不過三位一品靈官已經趁機近身,頓時讓巫羅陷入到十分被動的局面之中。

便在這時候,一隻彷彿是佛祖五指山的巨大手掌憑空伸出。

屈指連彈。

三位一品靈官如彈珠一般被悉數彈飛。

姜大真人見此情景,神色頓時變得極為凝重。

三位一品靈官

退至姜大真人的身邊,勉強穩住身形之後,雖然面甲遮擋,看不清神色如何,但聲音中還是透出遮掩不住的震驚:“是金公祖師?”

也不知是哪位靈官發問,不過無關緊要了,三位靈官此時都是如此想法。

姜大真人緩緩搖頭道:“不是金公祖師,倒像是佛主。”

三位靈官更為震驚:“佛主不是已經死了嗎?”

當年儒道之爭,玄聖對佛主,最終自然是玄聖勝了。如果是佛主贏了,那麼如今應該是佛門的天下才對。

無論是道門的記載,還是各種蛛絲馬跡,都表明佛主已經死於玄聖之手。不過玄聖也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玄聖在人間的最後一段時間,已經很少露面,甚至無法顧及整合三道等大事,這才有了三道坐大和二代大掌教提前上位。

甚至有二代大掌教謀害玄聖強行上位的傳聞,道門對此一直是諱莫如深。

姜大真人作為紫霄宮大真人,如今道門名義上的第四號人物,則知道更多不為人知的隱秘內幕。

佛主死了嗎?

可‎​​‎​‏‎‏​‎‏​‏‏‏以說死了,也可以說沒死。

嚴格來說,玄聖沒有真正殺死佛主。

這也不難理解,當年的大日如來同樣沒能殺死伊奘諾尊,道門也沒能殺死伊奘諾尊,這位古神王是死於天劫之下。

想要殺一個陳書華尚且如此麻煩,更不必說佛主這等人物。

當時玄聖作為道門領袖,佛主作為佛門領袖,兩人交手,誰也談不上以多欺少,更不可能有諸多安排佈置,所以哪怕是玄聖擊敗了佛主,也很難徹底殺死佛主。

玄聖只是帶回了佛主的頭顱,佛門則搶走了佛主的身軀。

姜大真人如何知道的?

因為他曾經見過那顆佛頭,如今就在玉京,就在紫霄宮中。

佛門幾次想要將其奪回,都無功而返。

想到此處,姜大真人不由望向那只佛掌。

雖然只有一隻佛掌現世,但姜大真人的目光還是洞穿虛空,彷彿看到了佛掌之後的無頭大佛!

姜大真人也不確定佛主到底處於一種什麼狀態之中,不過可以肯定,佛主並未真正復活,否則此時就該引動天劫了。

可就算如此,佛主帶來的巨大壓力還是讓姜大真人不敢有絲毫馬虎大意。

佛門果然還是插手了。

看來陳書華不止找了一條退路。

先是隱秘結社,兩大古仙幾次三番的降世,都與陳書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陳書華還覺得不保險,又與佛門暗中來往。也有可能是巫羅從中牽線搭橋,畢竟古仙們之所以能夠起勢,正是因為佛門在背後的支援,今日的邪教問題可以看作是當年佛道之爭的遺留問題。

“血衣菩薩,白衣佛陀。”姜大真人輕聲自語,“原來是這麼個菩薩佛陀。”

齊玄素剛到婆羅洲的時候,就聽說這裡的佛門勢力很大,但齊玄素並沒有太過深刻的感受。

佛門好像神隱了一般,存在感還沒有聖廷高。

陳書禎暗中信佛,似乎只是個遮掩。

現在看來,恐怕不是遮掩那麼簡單。

姜大真人再次握住了“素王”。

他在猶豫,要不要第三次使用“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