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過河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叩天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八章 叩天門

無論是道門的靈官,還是天門的神官,都看到了這一幕,那個道門老者只是看了素盞嗚尊一眼,便讓素盞嗚尊的周身光華消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佛門有小五衰相,分別是:樂聲不起、身光忽滅、浴水著身、著境不舍、眼目數瞬。這一幕竟是像極了小五衰相中的身光忽滅,諸天眾身光赫弈,晝夜昭然,於衰相現時,其光不現。

所以所有人都震撼了,以至於有些天門神官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個道門老者到底是什麼人?只是一眼就讓素盞嗚尊身光忽滅?

就算這不是素盞嗚尊真身降臨,也是僅次於真身降臨的神降。

靈官們無論是身上還是心頭都覺得一輕,紛紛高呼“國師”。

天門神官中不乏能夠聽懂中原官話之人,這才知道眼前這位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道門三師之一。

對於他們來說,道門三師就像天邊的人物,遠在巍巍崑崙的玉京城中,操縱遙控著鳳麟洲,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平日裡那些趾高氣揚的道士‎‏​‏‏​‏​‎‏​‏‎‏‏‏每每提到三師,都要加上敬語。使得他們連三師叫什麼都不知道。

沒想到,他們今天竟是親眼見到了高高在上的道門三師之一。

不知這是幸運還是不幸?

眾多天門神官在短暫的震驚之後,就陷入到巨大的惶恐之中,不知所措。

大宮司仍舊站著,身形卻有些佝僂,他曾經直面過大真人張氣寒,卻不得不承認,國師帶給他的壓力要遠勝過張氣寒。這其中自然有張氣寒沒有刻意展露威勢的緣故,可就算拿全力出手的齋王與國師比較,仍舊是遠遠不如。

少宮司已經進入彌留狀態,身形越發虛幻,似乎隨時都會消散,可他還是睜大了雙眼,滿是不可思議,喃喃說道:“這就是準一劫仙人嗎?”

一個“準”字,倒是恰切得很,國師的確只差最後的臨門一腳。

能否渡過天劫,大概是五五之數。

如果是以前,國師說不定就要賭上一把,只是隨著末法臨近,能十成把握渡過天劫還好,冒險的意義已經不大了。要不然三大古仙為何以神仙之尊謀求飛昇。神仙本該是不能飛昇的,他們之所以要逆天行事,就是因為在他們看來,人間已經成了將沉的大船。

素盞嗚尊大吼一聲,不掩飾自己的暴戾和憤怒。

他以大神通從東海搬運海水,要將此地徹底淹沒。哪裡還管什麼天門神官和伊勢神宮。

國師一揮大袖,袖口驟然變大無數倍,彷彿要容納整個天地。然後就見海水被悉數吸入大袖之中,此後便泥牛入海,無影無蹤,沒有激起半點波瀾。

此乃“乾坤袖”,袖中藏乾坤,自成一方小洞天,無所不收,大到各種寶物,小到離手的劍氣、術法,甚至就是對手本身,若是境界修為不足,也會被收入其中。

素盞嗚尊總不能把整個東海搬來,些許海水還填不滿國師的袖子。

就在這個時候,第二道光柱中的身影也終於現身,是三貴子中最為神秘的月夜見尊,就是他封鎖了鈴鹿山。

這是一位男身女相的神靈,以至於很多人誤以為他是位女神,在三貴子中,他位列第二。

在他現身的那一刻,周圍的一切迅速失去了顏色,只剩下最為純粹的黑白二色,好似時間就要在這一刻停止。

不過有一個人是例外。

國師。

國師是一片黑白顏色中唯一保留了本來顏色的鮮活之人,就像東方水墨畫中新增了一筆西方油畫的油彩,格格不入。

然後以國師為中心,這抹鮮活的色彩開始不斷擴大,黑白二色又如潮水一般退去,一切又都恢復了正常。

月夜見尊似乎受到了某種反噬,身上的光華忽明忽暗,好似是風中殘燭,隨時都會熄滅。

眾多天門神官並不知道月夜見尊與國師做了怎樣的較量,因為那時候他們被褪去了色彩,時間為之停滯,所以在他們看來,國師只是看了月夜見尊一眼,月夜見尊便也身光忽滅了。

這到底是何等境界修為?

有些神官在先前的激戰中沒有被靈官們嚇到,此時反而承‎‏​‏‏​‏​‎‏​‏‎‏‏‏受不住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大宮司有些茫然,不知該表達怎樣的心情,原本就不怎麼挺直的身軀愈發佝僂了。

在他身後的重重鳥居之後,伊勢神宮中,一片沉默,一片死寂,充滿了悲觀和絕望的情緒。

如果齋王還在此地,蛟龍助陣,三大神器,三大神降,大妖玉藻前,還有諸位淨階神官,那麼國師自然不能一人踏平伊勢神宮。

可國師從來都不是一個人,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出手了,因為不需要他親自動手,他是太平道的首領,是道門的領袖之一,他所能動用的權勢遠比伊勢神宮要大,所以齋王也好,玉藻前也罷,都不在此地。

如今這個被掏空了家底、虛弱至極的伊勢神宮還能擋下國師的腳步嗎?

月夜見尊與素盞嗚尊不約而同地望向最後一道光柱。

傳說月夜見尊曾經斬殺卑彌呼尊的寵臣,從此日月不相見。素盞嗚尊也曾大鬧高天國,惹得卑彌呼尊躲進了天之巖。

兩位兄弟都曾與大姐有過衝突,不過強敵當前,只能摒棄前嫌,共抗強敵。

三貴子上次齊心協力還是對付自己的父親伊奘諾尊。

終於,卑彌呼尊也現身了。

在她現身之後,光芒大盛,彷彿一輪烈日高懸,在她的光芒照耀下,月夜見尊和素盞嗚尊又重新恢復了周身光華。

從始至終,國師只是平靜看著。

別人不能打斷神降的過程,是力不能及,可國師不一樣,作為能夠攻入神仙神國的仙人,不存在無法打斷的說法,只有不想打斷。

國師此舉未必是端著副掌教大真人的架子,倒像是先引蛇出洞再一網打盡。

神仙的神降之身一旦隕落而不是正常返回神國,那麼在相當一段時間裡,無法再進行同類神降,而且會對神仙本人造成一定的傷害。

不如一併斬之。

卑彌呼尊降世之後,平靜地望著國師。

這次終於不再是一觸就潰。

不是因為卑彌呼尊的化身要比月夜見尊、素盞嗚尊更為強大,而是因為這一刻的三貴子連為一體,三大偽仙等同於一位仙人。

不過三貴子仍舊落入下風之中,國師還是憑藉境界修為佔據優勢。

國師緩緩開口道:“久聞三位主神大名,今日得見,倒也……”

國師故意一頓,然後說道:“倒也還好。可惜不是三位真身親臨,只憑這三個化身,只怕擋不住我。”

齊玄素有些想笑。

他本以為國師會說幾句體面的客套話,沒想到國師的評價僅僅是“還好”兩字。

除了暴躁易怒的素盞嗚尊之外,卑彌呼尊和月夜見尊都沒有任何反應,漫長的歲月給了他們足夠的涵養,甚至是泯滅了部分感情。

國師不是來做口舌之爭的,說完這句話之後,便不再多言,橫臂伸手,五指虛握。

一把劍柄出現在他的手中,然後隨著國師的動作,劍身也逐漸從虛空一寸寸拔出。

此劍初看之下,平常無奇,可再細看去,劍身之上卻‎‏​‏‏​‏​‎‏​‏‎‏‏‏有種種天象變化,日月東昇西落,山河滄海桑田,草木枯榮變化。

正是號稱攻伐第一的仙劍“叩天門”。

國師手持“叩天門”,用的是“北斗三十六劍訣”。

這是最為契合“叩天門”的劍訣。

齊玄素認真看著國師的動作。

他本以為,國師出手,必然是驚天動地,一劍把山峰斬斷,一劍將大海分開。可他沒想到國師出手與他想象全然不同。

國師只是以手中長劍指了素盞嗚尊一下。

雲淡風輕,返璞歸真。

素盞嗚尊瞬間不動了。

這一次,不僅是身光忽滅,而是徹底沒了半分光華,黯淡如泥塑木偶。

齊玄素明白一個道理,想要方寸間見大馬金刀,要麼是雙方勢均力敵,要麼是其中一方境界修為高出太多。

現在看來,是後者。

張月鹿輕聲道:“這是……‘北斗三十六劍訣’中的‘六滅一念劍’。”

此劍無形無質,對於死物,沒有一絲一毫的作用,可是對於活人,卻是大有妙用。

只要中劍之人相信自己的手臂被斬斷斷,那他的手臂就真會掉落下來。若中劍之人相信自己被此劍砍下腦袋,那麼他便會身首分離。若是中劍之人相信自己會死,那就一定會死,渾身上下卻不留半點傷痕,玄妙無比。

何謂“六滅”?分別是:滅身、滅法、滅神、滅心、滅情、滅真。

若是素盞嗚尊從心底裡認為國師這一劍不能將他如何,那便真不能將他如何。可如果他相信這一劍能夠殺死自己,而且認為自己拼盡全力也無法抵擋,那麼不但他會死,而且所用的各種神通法術也自行破去,此為滅身和滅法。

大勇若怯,真正大勇之人絕不會暴躁易怒,反而是許多膽怯之人會用暴躁來掩蓋自己的懦弱。

素盞嗚尊並無大勇氣,又知道自己只是神降化身,根本不是國師的對手,也不認為自己能擋住國師手中的“叩天門”。

這便是信以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