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4章 人間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4章 人間道

黑山老妖的真身是一座巨大的黑山,又叫萬年魔石,不過此刻出現在李白等人面前的,只是他的分身而已,全身套在厚厚的黑甲中,整個人若隱若現,看不清模樣。

他一出現,立即將左手向前一探一抓,掌心噴出一股強勁的吸力,要將聶小倩強行吸過去。

“快拉住小倩!”

李白急喝一聲,施展幽冥鬼手,也從掌心噴出一股吸力,裹住聶小倩。

與此同時,他舉起右手,舞動寶劍,放聲高歌,唱起那首非常經典的粵語歌曲《人間道》。

“自尋路,望前路,自由人間道。

山與水,走了幾多未去數,千條道,都導返家鄉路!

望儘儘是青山,青山處處,雨急風高!

故園路,竟是走不盡長路!

道人道,道神道,自求人間道,妖也好,魔也好,都道最好。

少年怒,天地鬼哭神號!

大地舊日江山,怎麼會變血海滔滔?

故園路,怎麼盡是不歸路!

大地舊日江山,怎麼會變血海滔滔?

故園路,怎麼盡是不歸路!

驚問世間,怎麼盡是無道……”

李白歌聲嘹亮,劍光閃耀,劍尖突然射出一道璀璨奪目的金色光芒,狠狠地劈向黑山老妖。

黑山老妖冷然一笑,揚起左手,向前揮出一道血光,阻擋迎面飛來的劍光。

“雕蟲小技,不自量力!”

黑山老妖嗤笑道,心裡卻是大吃一驚,再也不敢小看李白,立即全力以赴。

“杜甫兄弟,幫我一把。”李白朗聲道。

“來咧!”

杜甫微微一笑,閃至李白的身邊,揚起食神菜刀,霎時間刀光閃耀。

“噫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李白唱完《人間道》之後,音調突然一變,唱起他自己創作的《蜀道難》。

這首詩,大約是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寫的。

《蜀道難》是他襲用樂府古題,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並從中透露了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切。

這首詩大體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線索,抓住各處山水特點來描寫,以展示蜀道之難。

杜甫對這首詩也是十分熟悉的,立即跟著李白輕輕吟唱,而食神菜刀上迸發出來的金光也越來越耀眼。

楊玉環站在寧採臣的身邊,纖纖玉指輕輕勾動,配合李白和杜甫的歌聲,演奏出美妙動聽的琵琶絃音。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崖轉石萬壑雷……”

當李白和杜甫唱到這裡時,璀璨奪目的劍光和刀光已經開始融合,光芒更盛。

玉環的琵琶絃音,發出無影無形的音波,也已融入劍光與刀光之中。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此時,劍光、刀光和音波,已經徹底融合。

李白和杜甫對視一眼,心有靈犀一點通,同時輕喝一聲,將那道璀璨奪目的金色光芒激射出去,瞬間擊打在黑山老妖的身上。

“啊啊啊啊啊啊啊……”那個黑山老妖的最強分身,登時發出淒厲的慘叫,好像烈日下的積雪一般,渾身冒起漆黑的濃煙,整個人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四周煙霧盡散,天地間一片清明,再也看不見任何陰魂。

此時,天快亮了。

………………

李白創作的這首《蜀道難》,一開篇就極言蜀道之難,以感情強烈的詠歎點出主題,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基調。

以下隨著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場景的變化,“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詠歎反覆出現,像一首樂曲的主旋律一樣,激盪著讀者的心絃。

為什麼說,蜀道的難行,比上天還難呢?

這是因為,自古以來,秦、蜀之間被高山峻嶺阻擋,由秦入蜀,太白峰首當其衝,只有高飛的鳥兒能從低缺處飛過。

太白峰在秦都咸陽西南,是關中一帶的最高峰,民諺雲:“武公太白,去天三百。”

詩人以誇張的筆墨,寫出了歷史上不可逾越的險阻,並融匯了五丁開山的神話,點染了神奇色彩,猶如一部樂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勝的妙用。

你看那突兀而立的高山,高標接天,擋住了太陽神的執行;山下則是衝波激浪、曲折迴旋的河川。唯其水險,更見山勢的高危。

千里翱翔的黃鶴也不得飛渡,輕疾敏捷的猿猴也愁於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是難上加難。

青泥嶺,“懸崖萬仞,山多雲雨”,為唐代入蜀要道。

杜鵑鳥空谷傳響,充滿哀愁,使人聞聲失色,更覺蜀道之難。

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氣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

然而,逶迤千里的蜀道,還有更為奇險的風光。

山勢高險,水石激盪,山谷轟鳴……就好像一串絢麗多彩的電影鏡頭。

開始是山巒起伏、連峰接天的遠景畫面;接著平緩地推成枯松倒掛絕壁的特寫;而後,跟蹤而來的是一組快鏡頭,飛湍、瀑流、懸崖、轉石,配合著萬壑雷鳴的音響……

風光變幻,險象叢生!

種種美景,飛快地從眼前閃過,驚險萬狀,目不暇接,勢若排山倒海,使蜀道之難的描寫,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如果說上面山勢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處山川的險要更令人驚心動魄。

在十分驚險的氣氛中,最後寫到蜀中要塞劍閣。在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有一條三十裡長的棧道,群峰如劍,連山聳立,削壁中斷如門,形成天然要塞。

因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在此割據稱王者不乏其人。

李白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勸人引為鑑戒,警惕戰亂的發生,並聯絡當時的社會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從而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

唐天寶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後正潛伏著危機,後來發生的“安史之亂”,證明詩人的憂慮是有現實意義的。

李白以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

詩中那些動人的景象,宛如歷歷在目。

他之所以描繪得如此動人,還在於融貫其間的浪漫主義激情。

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對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觀賞,而是熱情地讚歎,藉以抒發自己的理想感受。

那飛流驚湍、奇峰險壑,賦予詩人獨特的情感氣質,呈現出飛動的靈魂和瑰偉的姿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次,李白、杜甫和玉環,將《蜀道難》的玄妙意境,融入最強大招“刀劍合璧”中,威力倍增,還附帶幻覺攻擊和音波攻擊,終於一擊奏效,毀掉了黑山老妖的最強分身。

刀劍合璧,天下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