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4章 畫聖吳道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4章 畫聖吳道子

擂臺之戰,讓李白拿到了五十萬榮耀點,加上之前的一百萬,現在有一百五十萬榮耀點,就算每天由榮耀系統自動扣除一萬榮耀點,也可以住一百五十天。

“李白,好樣的!”

這次,就連李元芳也忍不住表揚了一下李白。

李白呵呵笑道:“沒辦法,那個傢伙太傻,搶著要送榮耀點給我們。”

楊玉環輕嘆一聲,淡淡道:“李白,以後你少點跟他們接觸吧,我不想跟他們有任何瓜葛。”

“好。”李白點點頭,微微一笑,“以後只要他們不主動來找我們的麻煩,我不會主動去找他們。”

說完,他將那種從李隆基身上竊取的控火之術,放在榮耀腕錶的團隊頻道中共享。

休息了一晚之後,青蓮小隊的四位成員,再次來到通天塔闖關。因為他們已經透過第一層,而且守塔者還是原來的詩佛小隊,無須重複闖關,所以他們可以直接上到第二層。

如今守護著第二層的,是由“畫聖”吳道子帶領的畫聖小隊,成員是吳道子、顧愷之、趙孟、董其昌。

通天塔內每一層都有大屏幕,昨天畫聖小隊已見識過青蓮小隊的單挑能力,這次並沒有跟李白等人單挑,而是選擇混戰。

戰鬥一開始,吳道子與顧愷之合力,準備先幹掉李白。而趙孟和董其昌聯手,暫時纏住杜甫、李元芳和楊玉環。畫聖小隊分工這麼明確,顯然是早有準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白等人沉著應戰,毫不懼怕。

………………

根據華夏歷史的記載,吳道子是唐代畫家,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畫史尊稱吳生,被唐玄宗賜名道玄。

吳道子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被後世尊稱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

他少孤貧,初學書後轉習繪畫,二十歲才嶄露頭角。曾任兗州瑕丘縣尉,後流落洛陽。

唐玄宗聞其名,任以內教博士官,並官至寧王府友,改名道玄,在宮廷作畫。

開元年間,玄宗知其名,召入宮中,讓其教內宮子弟學畫,因封內教博士;後又教玄宗的哥哥寧王學畫,遂晉升為寧王友,從五品。

道教中人更呼之為“吳道真君”、“吳真人”。

蘇東坡在《書吳道子畫後》一文中說:“詩至於杜子美(杜甫),文至於韓退之(韓愈),書至於顏魯公(顏真卿),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能事畢矣!”

當年,吳道子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透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

他擅畫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等,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作,筆跡落落,氣勢雄峻。

作壁畫三百餘間,“奇蹟異狀,無一同者”。畫佛像圓光、屋宇柱樑、彎弓挺刃等,皆一筆揮就。

吳道子早年行筆較細,風格稠密;中年雄放,變為遒勁,線條富有運動感,粗細互變,線型圓潤似“蓴菜條”,點劃之間,時見缺落,有筆不周而意周之妙。

後人把他與張僧繇並稱“疏體”,以別於顧愷之、陸探微的勁緊聯綿較為古拙的“密體”。

據載吳道子曾於長安、洛陽兩地的寺觀中,繪製壁畫多達300餘堵,奇蹤怪狀,無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獄變相》聞名於世。

吳道子的繪畫具有獨特風格,其山水畫有變革之功,所畫人物衣褶飄舉,線條遒勁,人稱蓴菜條描,具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效果,被譽為“吳帶當風”。

他還於焦墨線條中,略施淡彩,世稱“吳裝”。作畫線條簡練,“筆才一二,象已應焉”,有疏體之稱。

蘇軾曾稱讚他的藝術為“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

吳道子所寫衣褶,有飄舉之勢,與曹仲達所作外國佛像,衣紋緊窄,喜用焦墨勾線,略敷淡彩於墨痕中,足顯意態,又稱“吳裝”,名作有《地獄變相圖》。

他兼工山水,描繪蜀道怪石崩灘,很有名氣。

吳道子的山水畫多存於寺院的牆壁之上,現在大多絕跡,我們只能從歷史文獻中感受這些畫作的藝術風貌。

吳道子的山水畫行筆縱放,風格肆縱豪放,氣勢磅礴。他畫山水注重線條,並充分運用筆線體現“疏體”風格,描繪有骨氣的寫意山水。

張彥遠認為:“山水之變,始於吳,成於二李。”

蘇軾認為:“畫至吳道子,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

吳是“畫塑兼工”,善於掌握“守其神,專其一”的藝術法則。一代宗師,千古流傳!

在民間也有很多關於吳道子山水畫的傳說,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吳道子一日畫盡三百裡嘉陵風光的故事。

傳說天寶年間,唐玄宗想看嘉陵江的綺麗山水,命吳道子去寫生。

吳道子非常高興,盡情的遊歷觀光,等回到長安時兩手空空。

唐玄宗問其緣由,吳道子說:“我沒畫在紙上,都記在心中。”

果然,不出一日,吳道子就憑藉記憶在大同殿的牆壁上,畫出了三百餘裡嘉陵江山水風光。

可見,吳道子畫山水,不是單純的臨摹和複製,而是注重本身對山水景物的感受與融合,並透過感受作畫。

他的這種創作方式,被後來的畫家張總結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在我國繪畫發展史上,吳道子是一位了不起的改革家,以豪氣的寫畫開創了盛唐豪邁的畫風,成為開宗立派的一代大師。

遺憾的是,吳道子真跡世間所剩無幾,山水畫作品更是近乎絕跡。

畫作有《明皇受篆圖》和《十指鍾馗圖》,入《歷代名畫記》;《孔雀明王像》、《託塔天王圖》、《大護法神像》等93件入《宣和畫譜》;傳世作品有《天王送子圖》,皆為後人託名摹本。

吳道子繪畫無真跡傳世,傳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圖》,可能為宋代摹本,另外還流傳有《寶積賓伽羅佛像》、《道子墨寶》等摹本。

莫高窟第103窟的維摩經變圖,亦被認為是他的畫風。

………………

吳道子和顧愷之的兵器,都是一杆畫筆,金光閃閃,粗長如槍,殺意騰騰。他們將自己的繪畫造詣融入技能中,專門攻擊李白身上的各個要害部位,毫不留情。

李白左手拿酒壺,右手拿寶劍,喝一大口酒,揮舞寶劍,放聲高歌。

“浪奔,浪流,萬里濤濤江水永不休。

淘盡了,世間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是愁,浪裡分不清歡笑悲憂。

成功,失敗,浪裡看不出有未有……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似大江一發不收。

轉千彎,轉千灘,亦未平復此中爭鬥。

又有喜,又有愁,就算分不清歡笑悲憂。

仍願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夠……”

李白突然唱起那首粵語歌曲《上海灘》,雖然歌聲極其難聽,但殺傷力是超強的。

吳道子和顧愷之合作愉快,配合默契,以為就要將李白拿下,正滿心歡喜呢,突然被李白的歌聲一震,頓時渾身顫抖,差點就昏死過去。

我勒個去!

這麼難聽的歌聲,竟然還敢唱出來,唱得這麼大聲……太無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