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6章 識英雄,重英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6章 識英雄,重英雄

如今的局面是,杜甫用雙手制住飛鉈,但典韋也用傘尖重創杜甫。

典韋只是中了杜甫的一絆,照這情形來看,典韋是大大佔了上風。

但是,實際情形是這樣的:典韋右足一空,立即向左側陡跌下去。

前不久,杜甫代替李白應戰典韋時,曾在李白耳邊說了一句話。這句話,使得李白改變了找典韋做對手的決定。

“我找到了他的破綻。”這是當時杜甫對李白所說的一句話。

自從典韋首次出現在曹泰府邸中,杜甫就已注意他的下盤。第二次,杜甫仍留意他的雙腿。甚至到了吊橋決戰之前,杜甫仍將注意力放在對方一雙腳上。

因為對方行動雖然快捷,但在沉穩方面,不能算是無隙可襲。

杜甫在仔細觀察之下,發現典韋的左足鞋,雖然是與常人一樣,但從趾型凸露看來,典韋左腳有四隻腳趾是對趾的。

正如川中較偏僻的地域,有一小撮的瑤族、擺夷族人,生來就有對趾、蹼膜之類特殊肢體,而典韋就是這樣,左腳尾趾與四趾,中趾與次趾,是分不開來的。

也就是說,典韋的左足,僅有三隻腳趾!

若是在平時,以典韋這樣的一個高手,絲毫不構成障礙。可是,這次的決戰,是在這樣的一條飛來橋上。

飛來橋的險峻,令杜甫退無可退,避無可避,只有在橋上硬接飛鉈,盡受飛鉈的牽制。但是,飛來橋卻也使典韋自己一失足,便往深淵裡像夢魘一般掉落。

典韋向左側了一側,左足在溼漉的窄橋上已滑出橋板,往下翻去。這剎那間他已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張大了嘴,仍叫不出聲音來。

這時,杜甫放開了手。

不是他故意要放的手,而是飛鉈的旋力雖然已經消去,但他十指被飛鉈的震力激得又麻又痛,恰似十枚鋼釘,錘進指節裡去一般。

因此他再也握不住飛鉈,放開了手。

而典韋就帶著飛鉈,沉了下去。但是,這電光火石之瞬間,典韋突然在半空頓住。

這是因為,杜甫以雙腕挾住了飛鉈。而飛鉈的縋索,仍纏在典韋的手上,所以他沒摔下去。

杜甫運力一抽,典韋借力而起,落回橋上。然而,那橋索不堪這數下震盪,麻索嘞嘞斷裂,橋身傾斜而坍倒。

杜甫正欲往橋首掠去,但腹部一陣劇痛,立即仆倒在地。

橋身斷裂,往百丈深潭掉落!

典韋卻先走一步,挾著杜甫,掠回平地。

橋索掉落在無底的漆黑之中,那裡只有瀑布衝激的地方。長空裡空蕩蕩的,誰也不知那兒曾有一道飛橋,一番惡鬥。

典韋放下杜甫,在黑夜裡就像是一座沉默的雕像。

杜甫長吸一口氣,強忍腹中劇痛,感激的道:“你救了我一命。”

典韋冷聲道:“你也救了我一命。”

杜甫微微一笑:“我們兩不相欠。”

典韋冷冷道:“不!你救我在先,你勝了。我們是在對陣決戰,誰輸,誰就該陣亡。”

杜甫急聲道:“我們可以再決戰一次……”

話未說完,他忽覺有異。

典韋如鬼火一般的眼睛,凝望著他,啞著聲音道:“這就是曹泰要我交給徐銘,去毒死徐雄的魔門劇毒‘火鹽’……我死也要死在魔門的毒藥下,多蒙你成全……”

說到“全”字時,他伸直了喉嚨,張大了嘴,仰天噴出了一團火焰。

火焰散時,他失去生命的身軀,翻落深崖。

魔門中人,不能戰敗,更不能承受戰敗的屈辱。

對他們來說,敗就是死。

典韋寧願死在魔門的毒下,所以他死而無怨,甚至覺得死得其所。

不過,魔門中人,早已將靈魂賣給魔界的大魔神王蚩尤,只要蚩尤不死,那麼魔門中人可以一直重生。而且,死的只是他們的惡魔分身。

杜甫親眼看見,魔門的“火鹽”之毒,吞下肚子,突然發作,竟可口噴烈火。

如果這一口火,是突然噴向杜甫,他未必躲得過去。可是,典韋沒有這麼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雖然彼此陣營不同,但無可否認,魔門高手典韋,絕對是個英雄。

大英雄!

杜甫從黑漆漆的發出雷音的瀑潭望下去,只覺一陣昏眩,不知是悼念典韋不屈而死,還是腹部失血過多……也是因為,此刻貂蟬很有可能就在徐銘的家裡!

衙役徐銘,是徐雄的侄子,魏國名將徐晃的後人。

徐銘是曹羲和貂蟬的好朋友,之前就是他幫助貂蟬,暗中查探杜甫、李白的訊息。

因此,如果貂蟬找不到杜甫、李白,必定會去徐銘幫忙。

可是,徐銘早已被曹泰、典韋收買!

………………

無論如何,經此一戰之後,飛來橋已是憑空飛去,永無蹤跡。

遠處火光衝天,照亮了晚空。

此時,李白仍在火光中廝拼,頃刻間幹掉四名用毒箭的好手。

火焰熊熊燃燒著,桔林中的樹木乾枝,發出嗶嗶啵啵的聲響,焦倒下來。

人影在火光中廝殺,李白避過三名好手的纏戰,鼓起一口氣,向那名提議用火把的青衣劍手疾攻。

那個劍手擋了一劍,退了一步,再架一劍,又退了一步,不禁驚恐地發出尖呼。

李白又刺一劍,逼得他再退一步。

這時,三名好手已向李白攻到,李白反身迎戰。

那個劍手緩過一口氣來,已嚇得魂不附體,正欲走避,倏地李白又刺一劍過來!

那個劍手的武功也十分高強,仍及時封了一劍,叮的一聲,再被迫後退一步,忽然殺豬一般嚎叫起來。

原來,他背後就是火海,背上的衣服已沾了火。

他怪叫著撲了出來,李白用長劍迎戰三名好手,突然自後飛起一腳,把那個慌亂的青衣劍手踢了回去。

那個青衣劍手在火海中仍想掙扎,要跳出來,但全身著火,痛苦萬分,手足揮動之下,一株被焚燬了的桔樹帶著火團往他罩下,慘嚎久久不絕於耳。

這時,李白又殺了一名好手,但他後心突然一辣,已被一劍刺入。

他陡地一翻身,寶劍疾刺而出!

刺中他的,是最後一名青衣劍手。他罔顧同伴之生死,無聲無息地潛至李白的背後,果然一擊得手。

可是,令他震驚的是,他的劍明明已刺到李白的後心,但劍尖只是入肉三分。

李白一翻身,劍尖在那個劍手後脅劃了一道四寸長的血口,卻沒有深刺入背。

這名青衣劍手,也是十分精明機警的高手,在這瞬息間,已明白為何李白身著六道傷口而仍能作戰,自己這些人只挨他一劍,便丟了性命。

那是因為,每次敵手的兵器伏擊得手,觸在李白的軀體尚未入肉之際,李白便有一種超乎尋常的敏銳反應,總能及時朝著兵器來勢後仰和前趨,致使兵器入肉不深。

或在兵器切肉的剎那間,橫移和翻側,甚至高躍和伏低,以至兵器所造成的傷口,雖然大,流血也多,但不能深入肌肋,切斷筋脈。

這名劍手在剎那之間,就已明白李白的自保之法,這種頓悟,足以讓他在苦練之後,能避過多場兇險,在惡鬥中揚名。

可是,他卻無法避過眼前這場劫殺。

就在這頓悟的一剎那,他尚未揮出第二劍,李白已一劍刺中他的咽喉。

李白撥出劍,三名好手又已撲近,一人揚起朴子刀,砍中李白的左肩。

李白沒有還手,大聲喝道:“還不快滾!”

三人怔住。火勢越來越大,他們瞧見同伴一一倒下,成為焦屍,心越來越虛。

李白一字一句的道:“十二青衣劍盡亡,你們只剩下三人,曹泰根本不敢迎戰,你們在這裡討死是不是?”

三人相顧之下,現出一種極茫然的神色來,終於後退,疾退,飛退,返身奪路便走。

他們一走,李白立即支持不住,手一抖,劍一曲,已經支撐不住身體,就要倒下去。

要不是一雙溫厚的大手,及時扶起他,挾到涼風送爽的地方,只怕他已沒有能力走出戰場,要喪命在火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