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4章 武則天的必殺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4章 武則天的必殺技

武則天是個有能力的女人,侍奉了唐太宗這麼多年,當然知道唐太宗的性格。

於是,在武則天的調教下,李治在唐太宗面前乖巧起來,日益討得唐太宗的歡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恰好在承乾太子被廢以後的調查中,又查出魏王泰結黨營私,傾軋太子。對有過玄武門之變的太宗來說,這是最不能容忍的。

加上長孫無忌的推薦,李治順理成章地成了太子,住進了東宮。

東宮靠近後宮,武則天與李治的來往更加密切,就連李治的正妻王氏,也看出殘雲零雨來。

但是,一想到自己能有今日的地位,全靠武則天的妙計勝人,王氏只好睜只眼閉只眼,忍耐下來。

因此,在唐太宗病情加重之日,正是他仁孝的太子與美豔的才人感情迅速加濃之時。

在唐太宗奄奄一息時,武則天竟然懷上了太子李治的兒子,說起來真是大逆不道啊!

所以,史書中有這麼一句話:“臭漢,髒唐,埋汰宋,亂汙元,明邋遢,清鼻涕……”

唐太宗駕崩,太子李治即位為唐高宗。

按照唐代後宮的規矩,凡是經過先皇召幸的宮人、女官,特別是世婦及御妻等人,均須離開內宮而入寺為尼。

武則天當然也不例外,隨眾來到感業寺水仙庵出家。

面對青燈古佛,回首往事,那悠悠歲月,彷彿繁華一夢。

已經二十六歲的武則天,正是女性身心均臻於圓熟的年齡,卻要日夜聆聽鐘鼓和更漏,默默無言,一任芳華虛度!

思起如今已貴為天子的李治,她心中時而湧起蓬勃的希望,覺得終究會有一天,自己重傅脂粉,再對宮燈。

然而,等待的時間也太久了些,不知不覺,武則天已過了三十歲的大關。

她的希望與信心在遞減,有些埋怨李治,甚至自怨選錯了人。

就在她萬念俱灰的時候,喜從天降,唐高宗和后妃一行駕臨感業寺,為唐太宗的忌辰拈香祈福。

看著舊日的情人一襲袈裟,留著個光頭,忠厚的李治竟流出了眼淚。

其他人也許還認為,皇上是思念親生爸爸太宗而落淚呢,只有王皇後十分明白其中的原委。

“莫道相對無言語,一點靈犀暗裡通”,武則天更是興奮得雙頰泛起醉人的紅暈。

唐高宗憐愛的眼神,不時纏繞在武則天的身上。

只要皇帝還記得她,還念著舊情,她就知道還有辦法。

………………

事實上,唐高宗和王皇後,都是藉著為唐太宗進行五週年忌辰,來見武則天的。

對唐高宗來講,他一直就沒有忘記武則天,只是由於即位之初,諸多軍國大事要他進入狀況,並進行必要的調整與安排。

再加上他也還受制於開國以來的皇親國戚功臣,不得不謹言慎行,以蓄養自己的威望。

還有出身名門貴胄的王皇後,處處用禮法對他加以管制,而另有一個蕭淑妃,也分散了他一些感情,因此一下子還沒有顧到武則天。

至於王皇後,更是非見武則天不可。

因為王皇後出身名門,太過賢德方正,使得高宗興味索然。

於是,蕭淑妃乘機把高宗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她吹得一口好簫,做得一手好湯餅,還能學市井中罵人的口吻與皇帝打情罵俏,更兼不斷變換手法,刺激皇帝的新鮮感。

王皇後醋勁大發,想起了武則天,便不惜用飲鴆止渴的辦法,來對付蕭淑妃。當她在感業寺中,看到唐高宗和武則天的表情時,竟然暗暗地笑了。

她根本就沒有想到,接下來自己的所作所為,根本就是引狼入室,養虎為患!

唐高宗思念武則天,但礙於祖訓,加上他本人的懦弱,暫時還一籌莫展。

此時,蕭淑妃又為高宗生了個兒子。

怒氣衝衝的王皇後,經過秘密的安排,居然把武則天悄悄接進宮中,蓄髮換裝,在高宗永徽六年的一個春夜裡,不著痕跡地把武則天送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懷抱中。

武則天第一次入宮是十四歲,做了太宗的小女人。

她第二次入宮,是三十一歲,以成熟的風情與母性的柔情,將比她小四歲的唐高宗撩拔得如痴如醉。

第二天,武則天就被冊封為昭儀,算是九嬪之首,僅次於皇后及四夫人,在後宮已是排名第六的人物了。

於是,武則天使出混身解數,把李治緊緊抓住,更以卑詞屈禮穩住王皇後,做她的踏腳石。

沒有多少時日,蕭淑妃就敗下陣來。

又過了一段時間,王皇後終於發覺不妙。

………………

“新人笑倚龍床戲,舊人哭墮鳳頭釵。”

此時的武則天,不但是蕭淑妃的眼中釘,也變成了王皇後的眼中刺。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於是,在激烈的後宮爭奪戰中,現在輪到王皇後掉轉頭來,與蕭淑妃聯手,向武則天進行無情的攻擊與詆譭。

但是,她們又怎麼可能是武則天的對手呢?

王皇後的母親是魏國夫人,舅父又位居相國,平時她養成一副頤指氣使的大小姐脾氣。

武則天則飽經滄桑,受盡人間的冷暖滋味,深深懂得地位低下的群眾在鬥爭中的作用,因而待人接物,儘量採取較低的姿態,在後宮中廣結善緣。

所謂“得道多助”,她獲得了廣泛的支援,取得有利的態勢。

在雙方明爭暗鬥的過程中,由於那些小人物的通風報信,武則天對王皇後和蕭淑妃的一舉一動瞭如指掌。知已知彼,自然是百戰不殆。

武則天看得非常清楚,如果想鞏固自己的地位,最好的方式是攻擊代替防禦。要爭得後宮的獨霸地位,非把王皇後徹底打倒不可。

於是,武則天深思熟慮之後,使出一記狠招。

為打倒王皇後,她居然親手將自己的女兒掐死,然後嫁禍給王皇後!

忠厚老實的唐高宗,相信了她的話,王皇後的地位開始動搖。

接著,武則天又用栽贓嫁禍的辦法,指責王皇後與蕭淑妃勾結,使用巫法。

敦厚懦弱的唐高宗,終於不顧一班老臣的反對,在永徽六年冬天,下詔廢掉王皇後,並由百官上表請立中宮,正式冊立武則天為皇后。

不到一年,武則天就攫取到皇后寶座,確實是速戰速決。

………………

為防止“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機智而富權術、陰狠而毒辣的武則天,當然要斬草除根,不會輕易放過已被打入冷宮的王皇後及蕭淑妃。

終於,在武則天軟硬兼施,尋死覓活的糾纏下,唐高宗經不起她的幾番折騰,下詔將王皇後和蕭淑妃賜死了。

按照慣例,后妃賜死,不外乎鴆毒及自縊。

而武則天卻命人將王皇後及蕭淑妃各杖一百,然後斬斷手足,投入酒罈之中,說是“讓她們骨軟筋酥吧”!

王皇後至死不發一言,蕭淑妃則厲聲披髮大叫:“願阿武為鼠我為貓,生生扼其喉!”

蕭淑妃的話,像釘子一樣,一個字一個字的,釘在武則天的心坎上。

此後,縱然宮中老鼠成群,也不準再養貓。

武則天鞏固了自己在後宮中的地位之後,就加緊利用唐高宗為病魔所困的機會,將大部分政務都操縱在自己手裡,向皇帝的寶座進軍。

為此,她還須首先在那批元老重臣中樹立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