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8章 太平公主,權傾朝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8章 太平公主,權傾朝野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

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李隆基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

在太平公主死後,唐玄宗的政權宣告穩定,開啟了開元之治,也結束了從626年玄武門之變九十年以來,首都多次發生兵變的現象。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尚無確切說法。

根據她第一次結婚的時間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時間推定,她可能生於665年(麟德二年)前後,是唐高宗和武后的最後一名子女。

太平公主五、六歲時,常常往來外祖母榮國夫人家,她隨行的宮女(一說為太平公主本人)遭表兄賀蘭敏之**。

此事引起武則天大怒,加上此前賀蘭敏之曾姦汙未定的未來太子妃,武則天最終決定,撤銷賀蘭敏之作為武家繼承人的身份,流放並中途處死賀蘭敏之。

太平公主八歲時,以替已經去世的外祖母榮國夫人楊氏祈福為名,出家為女道士,太平一名,是她的道號。

雖然號稱出家,她卻一直住在宮中。

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來求婚,點名要娶走太平公主。

李治和武則天不想讓愛女嫁到遠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絕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觀讓她入住,正式出家,藉口公主已經出家,來避免和親。

過了很多年,有一次她穿上武官的服飾,在唐高宗和武后面前跳舞。

唐高宗和武后大笑著問她:“你又做不了武官,為何要這樣?”

她說:“將它賜給駙馬,可以麼?”

唐高宗知道太平公主的意思,於是為她挑選駙馬。

公元681年(永隆二年,開耀元年),太平公主約十六歲時,下嫁唐高宗的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

婚禮在長安附近的萬年縣館舉行,場面非常豪華,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為了讓寬大的婚車透過,甚至不得不拆除了縣館的圍牆。

武則天對女兒非常寵愛,她認為薛紹的嫂嫂蕭氏和成氏,出身不夠高貴,便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蕭氏出身蘭陵蕭氏,並非寒門相勸說,才使她放棄了這個打算。

薛紹的兄長薛,也曾因太平公主來頭太大,而怕惹來禍事。

不過,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期間,安分守己,並未有不軌事件傳出。

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結束於688年。

因為薛參與唐宗室李衝的謀反,牽連到薛紹,但薛紹本人並沒有參加這次謀反,是武則天覺得太平公主嫁錯郎了。

於是,武則天下令將薛處死,薛紹杖責一百,餓死獄中。

當時,太平公主最小的兒子,才剛滿月。

事後,武則天為了安慰女兒,打破唐公主食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不久,武則天打算將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給武承嗣,但因武承嗣生病作罷(一說是因為太平公主看不中武承嗣)。

公元690年(載初元年),太平公主改嫁於武攸暨。

武則天為了讓太平公主嫁給武攸暨,就處死了武攸暨的妻子。

這次婚姻,被認為是武則天為了保護太平公主而採取的手段。

武則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結婚的兩個月後,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為成為了武家的兒媳而避免了危險。婚後,太平公主替武攸暨生下兩個兒子、兩個女兒。

武攸暨性格謹慎謙退,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間,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姦,並曾將自己中意的男寵,進獻給母親武則天,即蓮花六郎張昌宗。

………………

太平公主“喜權勢”,武則天認為她長相、性格都像自己,常與之商議政事,但武則天生前從不讓太平公主將她參與政事的事情外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太平公主畏懼母親,因而行事比較收斂,對外只大肆裝修府邸,購買別業。

武則天朝,太平公主見諸史書的建樹,只有為自衛而剷除來俊臣的勢力這一件。有記載稱,薛懷義也是她定計處死的。但也有說法稱,處死薛懷義的,是建昌王武攸寧。

另有記載稱,太平公主同相王李旦一起,作為李家的代表,參與了武李盟誓。同樣的,這種說法也存在爭議。

武週末年,武李兩家矛盾尖銳化,武則天召回廬陵王李顯,立他為繼承人,並透過一系列聯姻,將武李兩家聯絡起來,以圖能消弭未來的政治鬥爭。

同時,她也開始讓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以及她的兩個男寵張昌宗、張易之掌握權力。

太平公主本人雖是武家兒媳,但政治上一直是李家的擁護者。

公元701年(大足元年),二張因進讒言害死了兩家的嫡系繼承人,而同時得罪武李兩家。

公元702年(長安二年)八月,李顯、李旦與太平公主聯名表奏,請封張昌宗為王,被武則天拒絕,改封二張為國公。這次表奏,緩和了雙方的關係。

但不久後的公元703年(長安三年)九月,張昌宗誣告魏元忠與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禮丞高戩,引起武則天大怒,將魏高二人下獄。

二張與太平公主及李家的關係,徹底破裂。

公元705年(神龍元年),李家的擁護者、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誅殺二張,逼武則天遜位給太子李顯。

太平公主由於參與誅殺二張兄弟有功,而受封“鎮國太平公主”。

其兄李旦封“安國相王”,開府,封五千戶。

李顯復位之後,太平公主逐漸走到幕前,積極參與政治。她受到李顯的尊重,李顯曾特地下詔,免她對皇太子李重俊、長寧公主等人行禮。

中宗朝,韋后與安樂公主亂權,唯懼太平公主多謀善斷。

公元707年(景龍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謀反。安樂公主與宗楚客,想趁機陷害太平公主與相王李旦兄妹,遂誣告他們與太子同謀。

主審官御史中丞蕭至忠,對李顯流淚進諫,“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忍一弟一妹,而讓人羅織罪名殘害麼!”

太平公主與李旦得以倖免於難,但太平公主與安樂公主的敵對,已明顯白熱化。

也有野史記載稱,上官婉兒因崔的原因,與太平公主成為情敵,並投入韋氏陣營。

公元710年(景龍四年)六月,李顯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

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試圖在韋后與皇族之間謀取平衡。

但宗楚客與韋后黨羽商議,改相王李旦為太子太師,架空了李旦,打破了這一平衡。

七月,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簡,與劉幽求一起,參與了李隆基等誅殺韋后的行動,清除了韋氏黨羽,並親手將李重茂拉下皇位,擁立相王李旦復位,是為唐睿宗。

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勞而晉封萬戶,為唐朝公主權勢之頂峰。

太平公主屢立大功後,權勢地位更加顯赫重要。

李旦經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針,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談上一段時間。有時她沒去上朝謁見,李旦會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徵求她對某些問題的處理意見。

每當宰相們奏事的時候,李旦就要詢問:“這件事,曾經與太平公主商量過麼?”

接下來,他還要問道:“與三郎商量過麼?”

在得到宰相們肯定的答覆之後,李旦才會對宰相們的意見表示同意。

三郎,指的是皇太子李隆基。

凡是太平公主想幹的事,李旦沒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遷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話,其餘經過她的舉薦而平步青雲擔任要職的士人,更是不可勝數。

由於太平公主的權勢甚至超過了李旦皇帝,所以對她趨炎附勢的人數不勝數。

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簡三人,都受封為王。

太平公主的田產園林,遍佈於長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買或製造各種珍寶器物時,足跡遠至嶺表及巴蜀地區,為她運送這類物品的人不絕於路。

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也處處模仿宮廷的排場。

李旦則試圖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尋求政治平衡,以避免傷害到任何一人。

在此期間,太平公主曾勸說李旦下旨,蒐集編撰上官婉兒的著作,保留了這位才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