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卦帝劉封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章 宅男的境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0章 宅男的境界

北村是襄平城北邊的一個村子,有七八十戶人家。

這裡以前沒有人家,也沒有北村這個名字。

是管寧到了這裡之後,才形成了一個村落,因為在城北,故名北村。

管寧到這裡的時候,從中原來這裡避亂的人,大多住在城南,據說這裡離中原更近一些,方便回家。

但管寧偏偏選擇了這裡,單獨在這裡建房,後來的人見管寧住在這裡,也就慕名而來。

把房子建在城北,就表示在這裡紮根的說法,劉封是不太相信的。估計是當時城南人多,地價貴,城北沒人,地價低甚至不要錢的關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管如何,管寧就在這裡成了遼東第一名師,無論是在官方還是民間,都享有崇高的威望。

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學習儒家經典,就成為當官的一條重要途徑。

能否當官,當多大的官,象管寧這樣的經學大師的評價,就很重要。

對於經學大師來說,除了自己可以學而優則仕之外,自己的名氣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前來拜入門下。

對於達官貴人來說,把自己的子女送到經學大師的門下,就等於進了名校,走上了當官的捷徑。

對於學生來說,即使不能當官,也等於加入了達官貴人子女的朋友圈。這些人,今後有很多都會當官,這就是一筆非常重要的人脈資源。

今天,劉封是跟徐舞蝶和陳氏三兄弟一起來北村的。

公孫康提出了結盟條件,現在就等江東的答覆。

今天虞重和張卓已經啟程回江東,請孫權和周瑜示下,閒著無事,徐舞蝶就邀請劉封一起來拜訪管寧。

這倒是正和劉封之意,兩人就聯袂而來。

村口有一口水井,旁邊聚集了五六個人,正在打水。

對於農村來說,井臺是一個重要的社交場所,藉著打水的機會,人們在這裡跟村裡人相見,交流一些資訊。

陳大狗上前,詢問管寧的住處,村民們立刻熱情地指點起來。

“原來是找幼安先生啊,幼安先生可是大好人,你們看見這些水桶了麼,都是幼安先生買的”。

幼安就是管寧的表字,剛一見面,村民就給管寧打廣告。

原來還真有這事兒。

這讓劉封想起了關於管寧的傳說。

原來村裡只有一口井,人多了,就搶著打水,未免就引起混亂和糾紛。

管寧見了,沒說什麼,自己就去買了一些水桶,事先把水打好,放在井邊,這樣一來,村民就不用再搶水,引起爭鬥了。

“聽說別人家的牛,吃了管先生的莊稼,管先生把牛牽到家裡,喂以草料,精心照顧,是否確有此事”?

“你這個外鄉人,竟然懷疑此事,究竟是何用心”?

一個大鬍子男人看著劉封,一副憤怒的樣子。

“請不要誤會,不是懷疑此事,實在是感到有些奇怪”。

劉封陪著笑解釋道。

“有何好奇怪的,那就是我家的牛,還能有假?幼安先生大仁大義,以德服人,誰不敬佩?看在你是外鄉人的份上,今日就饒過你。以後再敢懷疑幼安先生,看我們不把你趕了出去”。

“對,誰敢說幼安先生不好,別怪我們不客氣”。

另外幾個人,也圍了過來,對劉封怒目而視。

哇嚓,這個宅男管寧,人氣指數還真高啊,比諸葛神棍在臥龍崗都牛氣。

劉封不敢再說,灰溜溜地向村裡走去,惹得徐舞蝶在後面咯咯嬌笑。

“你笑什麼,見我被人圍攻,也不知道幫我分辨幾句,此刻又幸災樂禍”。

“你自己質疑管先生的人品,自尋苦吃,又能怪得誰來?象管先生這樣的經學大師,名家大儒,哪個不受世人景仰?”

“董卓作亂之時,荀爽、韓融、陳紀響應朝廷徵召,前去做官,唯有申屠蟠不為所動。結果前幾人都死於動亂之中,唯有在野的申屠蟠安然無恙”。

“黃巾之亂時,鄭玄自徐州回高密,路上遇到黃巾賊數萬,見到鄭玄,全都下馬拜見,相約不去打擾鄭玄家鄉”。

“汝南袁閎,也為儒家名師。黃巾之亂時,其他官員被殺被搶,唯有他那裡無事。其他官員聽說,都紛紛到他的學堂裡避難。黃巾賊眾相約:袁先生是大賢人,不能去打擾他,可見,就連賊眾也知道禮義廉恥”。

表面上道理似乎如此,實際上還是老百姓太善良,只要別人對他們有一點兒好處,心裡就記得。

終究還是統治者太壞,這樣的人才愈加顯得稀少而可貴。

“曹操那裡的夏侯惇,年十六,有人辱其師,夏侯惇怒而殺之,時人再也不敢侮辱其師”。

嘁,這個就有點兒過了吧,說殺就殺?這個老師看來是黑白兩道通吃啊。

其實,這些名儒,也不全是以德服人,不過是先禮後兵而已。

給你點兒好處,你聽話了,就相安無事。若是不聽話,他的那些有本事的學生就出來,跟你來橫的,看你還敢不聽話?

走著就到了一所學堂前,這就是王烈辦的學堂。

這個王烈雖然煉丹不靠譜,但也做了很多靠譜的事兒。

興辦學校,推行教化之類的事兒,做的就不少,在遼東也享有巨大的聲望。

學堂是個不大的院落,裡面有五六間草房。規模雖然不太大,但在這個時代,這樣一個村子裡面,能有這樣一家學堂,也算是少有的現象。

劉封幾人順便拐了進去,一個四十來歲儒生模樣的人,迎了出來。

“敢問兩位為何而來”?

“哦,我等想去幼安先生那裡拜訪,見此有一間學堂,有些好奇,便進來看看”。

“原來如此啊,這間學堂,乃是王彥方先生創辦,如今已經二十餘年。這裡出去的學子,如今都是遼東的中流砥柱。便是幼安先生,也時常到這裡授業解惑”。

儒生神情自豪,跟著劉封幾人走出院子。

“我送你們去幼安先生那裡”。

不一會兒,就來到了一座較大的院落。房子跟其他民居差不多,只是房子比較多。

正要進院,就聽得一陣馬蹄聲傳來,五六個官員模樣的人過來。

到了大門口就下馬。

“就把馬拴在外面,不要驚擾幼安先生。進去之後,小心說話,別再先生面前,失了體統”。

一個領頭的叮囑道,其餘幾人頻頻點頭。

栓好馬,幾人進院,走路似乎都小心翼翼,生怕踩死了螞蟻一樣。

這個宅男管寧,做宅男能做到這個地步,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啊。

連劉封都不得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