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殘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橫斷大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一章 橫斷大江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北上湖北作戰,這東風,便是黎叔統領的近萬水師了。

在南中國水網密佈的沿江沿河地帶,水師至關重要。不管是太平軍駁雜不堪的水軍,還是周曉峰搜攏起來的船隊,都算不得真正的水戰武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周曉峰前些日子一直在等待的,就是黎錦輝武裝船隊的行程。

黎老大這次率領水師北上,一來是接周曉峰回巴拉望島。這大半年來,周曉峰早已遠遠達成了當初出發時所計劃的任務,何況,自家閨女嫁給他不過三月就分離許久,現在肚子老大,眼看就要生娃了。

二來嘛,周曉峰也想部分地把自己的實力擺在明面上。南洋的老底子加上在兩廣福建一帶招攬的漁民,水師人數已經突破了兩萬,將部分隊伍在名義上歸入粵軍水師,紅旗軍與粵水師一明一暗,正好方便行事。

有兩艘蒸汽明輪戰船加上幾十艘裝備了新式火炮的紅單船,數百條快船,這長江的制江權便不容他人染指了,別說太平軍水軍那些破爛漁船,就是英國遠東艦隊暫時都拿他們沒辦法。

現在早已不是靠跳幫近身搏殺取勝的時代了,水上決戰,還得靠火炮。

現在周曉峰的船隊中有不少是註冊了香港船籍,有合法許可證的武裝商船,各式火炮數以千計,估計現在喬治·羅伯特這位新任的港督兼英國駐遠東軍總司令要有得頭疼了,也就周曉峰名下中宇集團股份的分紅能緩解他的鬱悶。

有了制江權,湘軍在湖北戰場的戰略主動將大大加強,一方面可以利用水路機動軍隊,行動更迅速、安全,減少士兵體力消耗。

另一方面,後勤給養用水路運輸也比陸路更加高效、安全。太平軍雖然暫時佔有人數上的兵力優勢,但是一旦失去了制江權,他們的糧草透過陸路轉運就會十分不便,將大大削弱部隊的戰力,最後被困死。

因為糧草不濟、最終一敗塗地的例子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湘軍雖然兵少,但是依靠本土作戰,補給充足,不虞有後顧之憂。加上他們火力兇猛、完全可以憑藉武昌外圍地形修築工事輕輕鬆鬆圍困住洪楊所部、以逸待勞。

武昌三面環水,只要控制了江面,難免構建好防線,太平軍幾乎是插翅難逃。

還沒正式開打,勝算已有八成九。

“真期望看到老楊的反制手段啊!”

.....

兵馬未動,情報先行。

武昌城內外早就佈滿了湘軍派出的探子,太平軍在出長沙以後的動向,盡在周曉峰掌握之中。

等太平軍攻下武昌城,石達開北渡開闢新戰場,兵力一分為二,瓜熟蒂落,正是收網的時機。

農曆十二月初七,大雪,這天是周曉峰與老丈人在出發前約定好的總攻日期。

炮火隆隆中,從天興洲到白沙洲江段駐守的太平軍盡皆驚恐失色。

“殺神來了!”

周曉峰殺神之名,在昭山灣一場大戰之後早已在太平軍老兵們心裡留下了深深的陰影。

隨著大軍北上,太平軍連連取得勝利,那種恐懼感漸漸淡薄,如今突然之間再度見到那面湘軍帥旗,守江的太平軍戰士禁不住生出一種無力感來。

“大家快退,往漢陽去!”

和湘軍交過手的天國大將,也就翼王殿下全須全尾地活著回來了,而且八千歲確實稱得上天國第一大將,去追隨他受他保護,說不準就能擺脫那殺神手下的附尾追殺。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作為守江部隊,算不上太平軍中堅主力,無力抵抗湘軍來襲,駐守白沙洲的將領果斷下達撤退令。

好在從白沙洲到漢陽的浮橋沒有被樊燮部摧毀,洲上上千兵馬倒是有數百人連滾帶爬地在湘軍炮火摧毀浮橋之前撤過了幾百米長的浮橋。

“轟轟轟!”

湘軍現在補充了數十們新式火炮,雖然是小炮威力不足攻城,卻也適合野戰。

此時十數門火炮同時開火輪流攻擊,幾盞茶的功夫,橫跨長江的浮橋便被轟斷,無數來不及上岸的太平軍士兵被捲入了江水中。

好在這些守洲士兵大多是從益陽一路過來收攏的漁民,熟悉水性,落水後紛紛向兩邊遊,淹死的只是少數。

“饒命啊,我們是老鄉!”

.....

“嚴懲首惡、脅從不論,投降免死、立功有獎。”

看來前面的宣傳沒有白費勁,湘軍不殺俘虜的政策已經深入人心,留在白沙洲來不及撤退和落水游回來的士兵眼見無法逃脫,在上萬敵人的攻擊下,不過一頓飯功夫就兵敗投降了。

中國人有著深厚的鄉土情節,所謂葉落歸根,萬川奔流終到海,就是怕死在外面無人祭奠,成了孤魂野鬼。

在這些士兵心目中,遠離故土其實也很不情願,在生死關頭,多數人還是選擇了求生。要是能逃過一死,哪怕還是回鄉種地大魚,也不過是繼續忍飢挨餓苦熬罷了。

而且在以訛傳訛中,周曉峰已經被那些愚夫愚婦當成了神明,敗在他手下,不算太屈辱。

數千年來,國人的神明和洋人的上帝就大不相同。他們不是脫離世俗的存在,而是被人封的,姜子牙受玉虛宮符印,要享受人間富貴,不能成神,但是他卻可以封神。自古中國大部分的神都是民間和朝廷封的,所以有關二爺“漢稱侯明稱王清稱大帝”。

在國人心目中,除了自家親族,有人供奉香火的人就算是神了。追隨太平軍打仗死在外面,四時八節不能受後人香火,不得血食,這不過是實在沒有出路沒辦法的選擇。

如今韋昌輝所部數萬人在投降後大部分得到了寬恕,回鄉有路費,打工當民夫有工錢,當兵的話更是待遇豐厚,簡直就是金飯碗。

“跟著大元帥,做個天兵天將,那不要太好,就是不知道祖宗有沒有積德,蔭庇後人。”

生路沒有斷絕,還有得選擇,先例擺在那裡,許多投入太平軍不過個把月的降兵動了心思。

“我會操船,請大帥收留!”

“我是鐵匠,能打造兵器。”

“.....”

除了兩廣來的太平軍老兄弟,還有那些對滿清確實怨恨已深,或者手裡沾過血,害怕報復的士兵,其實太平軍的軍心在周曉峰大軍抵達之後,已經開始有些動搖了。

.....

“開火!”

“清膛!”

“裝彈!”

“快快快!大家都快點,可別功勞都讓別人搶去了。”

此時,黎錦輝所部逆流而上,船隻兩側的炮窗全開,一排排火炮接連開火,火光和炮聲燃盡了最後一絲黑暗,大地都震動起來。

萬炮齊開,百舸爭流,長江為之滯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