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殘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章 廣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章 廣州

《國史.順義王本紀》:

“...咸豐二年三月,太平軍突圍永安,北上攻桂林,不克。乃繼續北上,在全州蓑衣渡遭遇清軍江忠源部,是役,南王馮雲山被炮火擊中,後傷重死亡。”

“四月,秀全揮軍入湖南,克道州、郴州。七月,西王蕭朝貴趁長沙兵力空虛,偏師往攻長沙。八月,乃歿於城下。”

“...”

“其後洪秀全急率主力馳援長沙,但此時清軍已重兵雲集,太平軍攻長沙近三個月,未克,遂撤圍北上,攻克嶽州...”

......

“有燒餅的賣,香噴噴的燒餅哩。”

“雲吞麵十文錢一碗!”

“薄荷涼茶,只要兩個大子兒!”

“熱包子!-新鮮出爐的東園肉餡包子。”

“賣臭豆腐嘞-臭豆腐-王麻子臭豆腐-”

“南瓜子,五文錢一包的炒南瓜子。”

“這位貴客,上樓吃飯咧!本店大廚上好的手藝,白切雞、白灼蝦、明爐乳豬、掛爐燒鴨、蛇羹,甲魚湯...正宗地道廣府菜,荷葉包飯額外奉送嘍。”

“磨剪子嘞----鏘菜刀---”

“飲咗茶未啊?”(喝茶了嗎?)

“麼啊!”

“爺,來玩玩吧,波斯貓,大洋馬...任您挑!”

“......”

...臭豆腐、羊肉湯、蘿蔔牛腩的清香飄滿街,各種叫賣吆喝聲此起彼伏。人如潮湧,熱鬧非凡,城市的繁華撲面而來。

這裡是西關。

西關在老廣州城西門外,因為地處水鄉澤國,河涌如網,交通十分方便,是以人口稠密,是廣州城外的繁華所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廣州有句俗諺,“東山少爺,西關小姐”,意思是,東山是權門顯宦的聚居地,出入的多為官家子弟,“東山少爺”由此而來。而西關是商業繁華區,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是地道的大家閨秀。

西關一帶到處是各色騎樓、店鋪、酒旗、招牌。餐館、茶寮、青樓、客棧、南北乾貨店、布莊...香粉鋪子節次鄰比。沿街叫賣的小販,招攬生意的門迎,忙碌奔跑的夥計,招搖過市的抬轎,四處張望的遊人,滿頭大汗的苦力...好一副喧囂繁華的市井圖畫。

廣州的飲食自古聞名,色、香、味、形俱全的粵菜及中外各色風味飲食,為廣州帶來“食在廣州”的美稱,各式粥、粉、面、飯、點心享譽盛名。

廣府菜(廣州菜)彙集各地民間美食之精華,借鑑南北菜系所長,融匯貫通而成一家。口味上以清、鮮、嫩、脆為主,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

“飲茶粵海未能忘。”

廣州人喜飲茶,愛飲早茶也是出了名的,大家喜歡去茶座品茶,飲早茶,飲涼茶,飲功夫茶等。品茶尚在其次,主要是吃點心,聊天,以茶會友。

......

“客官,您是喝茶是吃飯還是住店?我們這裡有宮裡御廚房出來的廚子,功夫一流,用材講究,味道西關稱絕。店內還有粵劇名角獻藝,邊吃邊喝邊聽曲兒,包您滿意...”

“夥計,你就照最好的上,要好酒好菜。”

“好咧,幾位尊客樓上請!貴客七位,樓上雅座包廂一間...謝謝爺打賞,大老爺公侯萬代,福壽延綿...”

夥計接了一兩銀子的打賞,連連鞠躬答謝,沒口子地說著不要錢的吉利話。

“好好伺候著,讓唱曲的登臺吧,唱的好,我家少爺大大有賞。”

“放心您咧!這就喚人上場,好酒好菜立刻送上。”

夥計腳不著地地跑後面找人催菜去了,一行人在樓上坐定,慢慢品茶聊天。

“少爺,這西關我是好多年沒來了,熱鬧比往日更勝啊。”

“哦!”

“戲子上場了,這八和會館的粵劇,那可是廣州城一絕啊。”

“依依呀呀...”

“少爺,小的敬你一碗!”

“哦,好!”

這位心不在焉的大少爺,正是登岸數日的周曉峰。自從到了廣州外海,他們就將船隊停在南山一個漁村附近,那裡大多都是以前紅旗幫的熟人,接應慣了的。

換了身打扮,紮上一條豬尾巴,帶著幾個親信一行數人坐了艘漁船就往廣州城而來。

相隔百多年,再度來到這裡,打量四周磚木雕欄的樓閣,感受這份質樸與繁華,周曉峰真有隔世的恍惚之感。

“依依呀呀...”

“唱功真好!”

“...”

臺上唱著著名的粵劇曲目《帝女花》,大家紛紛叫著好,而周曉峰尚在慢慢適應這百多年時光流轉的錯覺,就像是,倒時差。

“這就是一八五二年的中國,這就是一八五二年的廣州,我終於又回來了。”

廣州古稱番禺、南海,簡稱穗,近代別稱花城、羊城、五羊城,乃華南第一大城市,中國的南大門。

兩千多年來,廣州一直都是華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商代稱“南越”,周代稱“百粵”、“南海”,三國時孫權命名為“廣州”,由此得名。

趙佗建南越國,定都番禺城,城區擴大到周長十里,俗稱“越城”或“趙佗城”。到了唐代,廣州已經發展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上地位顯赫的商港,形成了牙城、子城和羅城的“三重”格局。至宋代,廣州擴築東城,五年後又擴築了西城,形成了三城的格局,後世又一再擴大,到清代增修東、西兩翼城,向南拓至珠江邊,形成了現在老廣州城的格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滿清實行“一口通商”,廣州成為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外國商人來華交易,都要找指定的行商作為貿易的代理,這些指定的行商所開設的對外貿易行店,就是“十三行”。

鴉片戰爭中,滿清戰敗,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遂開廣州為港口。

因為海上絲綢之路,也因為近千年來通商海外,讓廣州又有“千年商都”的美稱。這是還是著名僑鄉,廣府當地有海外華僑、歸僑、僑眷近百萬之數。

“繁華之盛,不輸與百數十年後啊!”

“動亂四起,這裡依然是歌舞昇平。”

...

“少爺,初次歸國,很有感慨吧?”

黎明也察覺到了周曉峰的恍惚,離家數十年,歷經祖孫三代,今日遊子歸來,有些感慨,有點小小不適應也是情有可原的。

他帶頭提起了話頭:

“廣府富庶,那是有名的,比起南洋海島,那熱鬧風光是不可以道裡計了。”

“這裡是兩廣總督府、布政司、廣東都司、廣東巡撫衙門、廣州將軍府官署衙門所在。”

“還有十三行,洋行夷館...南北貨行。”

“...廣府乃是名城,天然形勝,風景甚多,名勝古蹟有趙佗墓、光孝寺、六榕寺、懷聖寺等等,都有上千年歷史。此外,始建於隋朝的南海神廟,明朝五仙觀、鎮海樓、蓮花塔,本朝的陳家祠、餘蔭山房等,都是遊客必去之地,老三就陪少爺好好逛逛這廣州城吧。”

黎老三作為積年海賊,又是自己家鄉,對廣府風情地理熟稔的很,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他紅旗幫百數十年來,已經打劫過廣東福建沿海數十上百次了。

哪裡富庶,哪裡貧窮,哪裡防守緊,哪裡漏洞多,哪裡停靠,哪裡上岸,哪裡銷贓,哪裡採購...那簡直清楚得如同反掌觀紋。

老前輩就是老前輩,比周曉峰這半道走私販子要敬業多了,聽得他連連稱道,自愧不如。這廣州城的底細,都不用找人打聽了。

“光耀哥哥真是行家裡手啊,門清!”

“那是,那是!”

“除了黎叔,咱紅字頭的誰不服三爺?”

“...”

“如此甚好,就聽三哥的,這幾日就好好逛逛這繁華富庶的廣州城。”

此時各式菜色已經陸續端上,周曉峰恢復了神色,端起酒杯,與一眾手下觥籌交錯。特色大菜,陳釀美酒流水價送上,讓一桌客人吃得汁水淋漓,好不痛快。

“夥計,給樓下打賞五兩銀子。今兒個少爺我吃得開心,玩的舒服,這幾日就住你這八和會館了,給我定個單跨院。再賞你五兩,幫我跑趟腿,送封信到湖湘會館,找姓周的主事。”

“謝爺的賞!往後鞍前馬後的,您儘管吩咐!湖湘會館不遠,小的伺候好爺入住,這就過去。”

看這店夥計機靈通透,招呼的周到,飯菜酒水也口味上佳,周曉峰吃飽喝足,遍體通泰,龍顏大悅之下,出手就是十兩銀子。

前後得了這位大金主六兩銀子的厚賞,小夥計簡直樂得合不攏嘴,這是喜從天降:十兩銀子可以買一畝上好水田,六兩銀子,回鄉下都能娶上媳婦了。

待他殷勤帶路,收拾下一套雅緻闊氣的獨院,再安排好茶水、點心,交待停當幾個過來伺候的丫頭、婆子,便出門一溜煙送信去了。

下節預告:湖湘會館

與天地會、周氏家族的聯絡即將接續...

******

即將開啟新情節,求收藏、紅票支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