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官最新章節列表 > 9.宣武鎮有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宣武鎮有變

現在高嶽也感到挺累的,這說明穿越而來的人,其實也在遭受雙刃劍的折磨:一面可以依據歷史慣性為自己飛黃騰達鋪路,可另一面卻不自覺要努力打破歷史慣性。

皇帝詢問的話,傳到高嶽的耳朵中。

將士們請求豁免敘勳的原因,幾位宰相說得挺清楚的,皇帝是要高嶽拿出解決的方案來。

“冰凍三日絕非一日之寒,不過既然將士們已拒絕敘錄,還是先請陛下將激賞錢分發到位,敘錄則停止下來。兵制是攸關國家的大事,短時間也無法猝然解決好。但只要陛下和諸位執政,能對此重視,相信最後是會豁然開朗的。”高嶽捧起了象笏,是這樣回答皇帝的。

連高嶽都暫且沒有好辦法,皇帝也只能宣佈此事按高嶽所說的先去辦理,至於兵制的根本議題,暫且擱置起來。

延英問對結束後,返歸政事堂的高嶽,得到文吏交上來的一份子。

朝廷以吏部尚書劉滋為校考使,以中書舍人韋禎為監考使,已初步將京官和外官的考課結果擬好,先給分押吏部的陸贄看,再交給高嶽看。

武元衡、韋執誼、劉德室、李桀、權德輿等都是上下,既然十分難得。

而夏州長澤縣令韓愈,赫然是個中下。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一起是九個考課等級。只要達到中上的級別,升官問題就不大,若是上下,那還可能超資拔擢。但中下,雖不會像落入“下”乘這般,會遭到處分,但卻平平無奇,等到任期滿後,便只能回家守選。

守選完後,還得來京銓選,才可能有新的官職授予。

對唐朝縣令而言,兩個任期內,閒居守選個十年的例子,比比皆是。

“退之,你家境原本就不佳,現在到底要鬧哪樣?”看到這結果,高嶽怒氣都升騰起來,他一個中書侍郎,居然還要為個小小的縣令操心,當初在興元府,退之你能把我交給你的那些東西派上用場,怎麼也不會是這個等級。

“堂老,韓縣令這中下,都算是吏部網開一面的,不然就得往下走了。”這時,旁邊站著的中書省書辦解仁集,穿著兩擋衫,如此提醒說。

高嶽一問,原來韓愈在長澤縣為令時,果然犯了最大的忌諱:戶口散失!

當高嶽知道理由時差點沒氣死,平定統萬城後,原來平夏部大部分羌人被掠賣為奴工,但也有少部分留在宥州、夏州、銀州等地,和本來就恭順唐王朝的羌屯蕃落,一起成為編戶。

但因不少羌人信奉細封移鼠創設的“帝天教”,被縣令韓愈目為“淫祠”,便把朝拜廟宇悉數搗毀,把信徒罰為苦工,當然韓愈如此做,是出於儒學衛士的目的,但整個長澤縣,卻有近一百戶逃走,去了夏州的他縣。

長澤縣原本便寥寥五六百戶,一下子跑了五分之一,他縣人丁漲了,韓愈本縣卻戶口散失,於是規定的賦稅額度肯定完成不了,韓愈又不願意像其他刺史或縣令搞“攤逃”,即將逃走戶口的稅負,轉嫁到留縣的戶口頭上,故而考課業績非常難看。

其實韓愈本人也知道這樣做的結果,便把此事寫入考狀,向吏部解釋。

最終劉滋算是比較公正的,便給了韓愈個“中下”,但警告他說你如此做的理由能理解,但朝廷現在核心工作就是戶口和稅收,切勿本末倒置,明年不希望你還如此。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在還不曉得韓愈對劉滋的勸誡,是什麼反應。

“拿,拿紙筆和墨丸來!”高嶽聽到此,已經是怒氣滿胸,他在提筆時還恨恨對旁邊奉案的文吏說,“我不寫信給這韓退之,他就是個榆木疙瘩腦袋。我寫信去宣城,給他寡嫂,通常說寡嫂如母,我就不信,這世上沒人能拗得過他韓退之的臭脾氣?”

視事結束並會食結束後,歸宅的高嶽依舊怒氣未消,便對妻子雲韶抱怨說,興元府的女校書薛濤善巧變,而這韓愈有時太冥頑不靈,恐非佳偶。

“夫妻倆的性格,也未必要處處合拍。”雲韶抱著溫順的糖霜畢羅,如此寬慰丈夫,並說這事還要等薛濤那邊的答覆再說。

“然而......”

還沒等高嶽回答妻子,門外火把大舉,阿措匆匆走進來,對他說:“聖主讓中貴人來宣,說金鑾殿內有要事相商。”

剛剛到家的高嶽無可奈何,只得又騎上馬,回大明宮而來。

“高郎,宣武鎮也要內亂了!”金鑾殿東堂內,皇帝一看到高嶽來到,就急不可耐地告訴他這個重大情報。

看到高嶽不置可否的樣子,皇帝便把一封密奏交到他的手裡。

這份密奏,正是汴宋宣武軍都知兵馬使李萬榮送來的。

在裡面,李萬榮對宣武軍節度使劉士寧的怨氣,可謂有千仞高,萬丈長!

於是他直接繞開進奏院,派遣心腹和樞密使聯絡上,稱只要朝廷能默許他驅逐劉士寧,繼任旌節,那麼此後宣武鎮便全心全意恭順,漕運之事,一聽朝廷安排。

這時有了眉目的高嶽,稍微思索下,就對皇帝說:“陛下,劉士寧的罪名可謂明顯,現在又有李萬榮作為內應,便可借平定州叛亂的餘威,不用征伐,便能解決好宣武鎮。”

劉士寧的罪狀,在密奏裡李萬榮列舉了三大條,每條都觸目驚心。

第一條,劉士寧親暱妹夫翟佐本,及宵小辛葉、白英賢,對其父親時代便功勳卓著的老將多有猜忌和殺戮;

第二條,劉士寧在其父喪期間,把父親生前的妾侍悉數“”了個遍,還讓府中的娼妓裸體相撲,飲酒觀賞;

第三條,劉士寧不但在內淫逸,還整日外出打獵,挪用軍府的留使錢供自己花天酒地,士卒沒有賞設錢,怨聲載道。

而身為都知兵馬使的李萬榮,因和士寧的父親劉玄佐同是滑州匡城鄉裡,威信最高,也最被劉士寧忌恨,眼看刀就要砍到自己脖子,便先下手為強,只求朝廷准許,他便發動兵變,至於對劉士寧是殺,還是驅逐,全聽朝廷的。

“陛下,可下詔徵劉士寧來京為官,這樣就能給李萬榮起兵的旗幟,挑唆二人爭鬥。如劉士寧勝,宣武軍自相殘殺,也將大衰;如李萬榮勝,宣武軍此後必會恭順朝廷,如此朝廷坐收其利。事態一定,臣便讓中書門下政事堂隨後出堂牒,廢除竇參昔日的‘差綱法’,把漕運大權重新收歸朝廷所有!”高嶽立刻如此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