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官最新章節列表 > 4.袁同直歸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袁同直歸唐

袁同直怔怔看著努瓊,心裡面有點害怕,他曉得這女人是半個瘋子,先前是鹽州城的伍亭長好心收留了她,並和她結為夫妻,結髮之恩不下十載,可誰想她居然是馬重英的諜間,親手當著兩個孩子的面殺害伍亭長,開啟鹽州城門,使得城內堅持抵抗的數千軍民死難被俘。

可努瓊沒想到,大蕃的威風隨著鹽州城的攻陷,居然神奇般地一去不復返了,先是安樂川戰敗,然後是華亭大敗,接著又是臺登城,又是平戎城。

她幾乎要瘋了,他不後悔殺了丈夫,也不後悔拋棄了兩個兒子,她想不通的是自己付出所有,為的便是大蕃這個國家的利益,可而今那群尊貴的尚論、節兒們,各色告身的達官貴人們,沒人真的為大蕃考慮,人人都在圖謀自保,國家卻四分五裂,一敗塗地連她現在最尊奉的牟迪王子,也要自立為贊普了。

努瓊淚流滿面,嗚嗚嗚地淒厲哭泣著,雙手捂著臉,是跪在袁同直的面前。

袁同直是何等精明的人,他當然明白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態勢,可他不會對努瓊這個婦人闡述什麼,對付她自然有一套別的說辭。於是行者袁同直很和善地將努瓊扶起,然後輕聲對她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當年開啟鹽州城門,是靠弒了夫君,拋了孩兒還來的,這無論如何都是你做的罪孽。你那死鬼丈夫下了阿鼻地獄慘得很,你的兩個孩子怕多數也夭亡了,他們的魂往東去了,到五臺山的文殊菩薩那裡訴冤,文殊菩薩生氣發怒,才降臨種種災異在大蕃的頭上,你看這次唐軍來征伐,打的就是文殊菩薩的大旗。”

努瓊嚇得要死,腦海裡浮現出種種自己下地獄的慘酷景象,不由得渾身哆嗦,在袁同直的膝前叩首如搗蒜般,請求行者為她出策化解。

袁同直哪裡懂得什麼紱除的方法,只能胡亂搪塞努瓊,說你平日裡好好侍奉牟迪王子,得閒的時候便去禪寺,以求能慢慢消除自己的罪愆。

聽到他的這番話,努瓊跪在原地,喃喃自語著。

而袁同直即刻溜之大吉。

數日後,袁同直抵達了蘭州五泉,高嶽親自出了帳幕,和一干僚佐們來熱烈迎接。

“袁先達......”

這聲稱呼一出口,袁同直頓時淚眼婆娑,咕咚聲伏在帳幕前的土地上,長號一聲,喊到我袁七空負此身,本以為要在蕃地沉淪一生,最終客死他鄉,孰料汲公開恩垂憐,此後袁七的此有罪之身,全為汲公牛馬驅走,絕無半分怨言。

旁邊的人也唏噓不已,而這時也趕來的興元幕府判官劉德室也是用袖子擦拭淚水。

雖袁同直比高嶽早一年及第,可兩者對面時,居然好像比高嶽蒼老十多歲似的,披著半舊的僧衣,頭頂尚未受戒,亂糟糟的頭髮上染滿風塵而高嶽則面貌白皙,鬚髯如墨,朱紫金魚,威風凜凜,宛若兩個世界的人。

好在黎逢不在這裡,不然場面會更加奇特。

高嶽趕緊將袁同直攙扶起來,直接對他許諾說,袁先達在蕃中也不忘為我唐奔走勞苦,本道豈能不知?隨即便給袁先達奏請南省某部頭司郎中,便脫去緇衣穿上緋衣,而今河隴地的蕃情到底如何,還請先達有以教我。

“汲公,如今我唐軍營內到底存糧幾何?”接著在帳幕裡,袁同直單獨和高嶽密議,開口就問。

高嶽可不似曹操那般奸詐,他直接對袁同直交底我以前騙尚綺心兒密使說糧食絕無匱乏,可實際上原本從鳳翔府帶來的糧食,這段時間已耗去七成半,之前豐安軍城緊急從靈武那裡和糴運來十萬石,万俟著又在西北各鎮籌措七八萬石,隨即要運來,而現在正是青黃不接、兩稅不齊的時節,朝廷和地方都沒富餘的糧食簡而言之,整支隊伍,糧食大約還能堅持兩個月上下。

所以我才那麼慷慨,情願把兩萬俘虜直接打包送給涼州的牟迪,因為俘虜也在耗費糧食。

這時袁同直果然給了十分緊要的情報:“不瞞汲公,涼州原本西蕃在那裡就有營田,積蓄頗豐,剩下一萬五千俘虜汲公不要無償給牟迪方,可一名俘虜換五石粟麥,又可支一月軍費。”

“善。”高嶽用人不疑,表示完全贊同。

然後袁同直又說,俘虜交給牟迪和尚結贊後,便先可指使他們南下進攻河湟,反正殺來殺去死的全是他西蕃的骨血兒郎,與我何幹?而汲公這面事不宜遲,可和韋連帥、西門中尉一道,將各神策軍和邊軍的騎兵集中起來,趁尚結贊和尚綺心兒火併時,乘虛出河州鳳林關,直襲鄯州,只要取得鄯城,然後再按照和牟迪的承諾,取甘、肅、瓜三州,打通和沙州敦煌間的道路,便是大功告成。

“聽說贊普的使節旋即就要來此。”

“汲公乃是統軍的方岳,和談的事交給長安那邊來的人做就行,兩不相誤。”

“善,就按照袁七說的去做!”這時高嶽心中有底。

這次不盡取河湟,不通安西,便絕不罷休。

隨後高嶽便開始暗中齊集騎兵,並且開始把俘虜送往涼州南界,不過這次要求牟迪王子,每換回一名俘虜,要繳五石的粟米給唐軍。

涼州城內,馬重英悄悄找到尚結贊,“聽說唐軍要用糧食來換俘虜了嗎?”

尚結贊說是的。

馬重英便說,唐軍此舉表明高嶽和韋皋必然缺糧,不如我們袖手旁觀,先讓唐軍去鄯州和尚綺心兒大戰,等到兩方疲憊後,我軍趁機出擊,一殺唐兵,二殺尚綺心兒,如能得勝,便可佔據河西、河湟,那樣的話既可退外患,也可平內亂。

此言說的尚結贊心動,就和馬重英約定,便如此行事。

同時,唐軍在河隴的飛騎,閃電般地馳往長安城,把牟迪王子請求冊封為贊普,並求婚、求涼州的訊息,轉告給了皇帝。

“高嶽那邊的糧食馬上要見底了,朕正在愁苦這個,什麼冊封和婚約都是小事。”大明宮內皇帝走來走去,對前來議事的諸位宰臣如此說到。

陸贄便說:為山九仞絕不能功虧一簣,請將戶部司延資庫最後的四十萬貫取出為和糴本錢,再自山南東道、荊南的常平倉備水旱米預支三十萬石,一併運往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