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蜀漢的復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

西元264年一月三日,姜維、馬傑等率兵從陽安關開出,抵達萁谷南端出口後,荀愷等人全軍退回長安。漢魏兩國的這次大戰,徹底落下了帷幕。

在蜀漢軍隊抵達興勢後,還收到一個訊息:晉公司馬昭已經於去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強行登上了晉王之位。這個訊息對於蜀漢來說,無疑是一顆徹底的定心丸:司馬昭終究沒有發瘋,沒有立刻組織二次攻擊。

說起來,曹魏全國的兵力也就六十來萬,要守禦的地方又那麼多。可以隨時抽調的機動兵力其實也是很有限的。這一次性的在秦嶺巴山之間丟了十五六萬。即便曹魏這樣的大國也是傷筋動骨。

司馬昭當然可以孤注一擲繼續發動更多的兵馬繼續征討蜀漢,但是,再動員二十萬以上的兵馬出征,先不說糧食、民夫的問題,也不說必然招致所有曹魏世家大族劇烈反對的問題。你真當人家東吳是擺設嗎?真當北方的匈奴、鮮卑是擺設嗎?到時候曹魏一不小心就亡國了,你司馬家去篡誰的位?

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司馬昭早就過了一口氣不順就要拼到底的年紀。知道什麼時候該忍。

不管如何,短時間內曹魏是不會大舉進攻了,已經筋疲力盡的關彝等人也徹底的松了一口氣。

“接下來,就是要按照我們事先的安排,安置降兵,遣返部分俘虜,並且想辦法換回那三位降將的家眷了。我需要一位兄弟以非官方使者的身份,代表我個人去洛陽面見司馬昭,誰願承擔此任?”

說起來,魏蜀吳三國的國際關係有點扯淡。

蜀漢和東吳都是不承認魏國這個國家的。蜀漢對曹魏的稱呼是偽魏,魏逆。東吳呢,官方上也是稱偽魏或魏逆,但私下一般還是稱魏國或者曹魏。

蜀漢和東吳之間互相承認,但是東吳不承認蜀漢是漢朝的繼承人,在官方往來檔案上一律稱蜀朝。當然,蜀漢發給東吳的文書自稱大漢,東吳也不反對。

曹魏當然不承認蜀漢和東吳這兩個國家。對這兩個國家分別稱為西蜀和東吳。私下對蜀漢的稱呼是蜀賊(這一點東吳同曹魏)。而在對東吳私下的稱呼上,曹魏和蜀漢難得的意見一致:吳狗。

不管怎樣,蜀漢和東吳使節往來還是比較頻繁的。東吳和曹魏偶爾也有使節往來。但曹魏和蜀漢,那真是除了打還是打。所以大家一聽關彝說到要出使曹魏,還真的感到非常的新奇。

“兄長,我去!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想給兄長請個長假,去涿郡老家看看我們張家的老宅!”

“兄長,我也想去。順便去常山看一看。”

“哧~~你們兩個都想什麼呢?這種好事哪裡輪得到你們兩個呆瓜。兄長,這出使的事情如果改之不去的話,只能是我簡單去吧?”

別說,關彝的第一人選還真是簡單。

“是為兄的錯。這樣,有些事情我先安排一下。改之,你接下來的工作是負責和步家聯絡俘虜交換、安置的事情。”

“諾!太守,此事繁瑣,還請調撥一定軍隊給我。否則不好辦理。”

“嗯,理當如此。我是這樣想的,此次大戰,羽林的表現實在讓人失望。所以我和大將軍的意思是羽林要進行輪換。安南將軍帶出來的那五千羽林去漢中編入漢中軍團。在去年八月由兩位車騎將軍帶出來的一萬羽林,分為兩部。一部跟隨安南將軍去南中,負責押運被分到南中去的俘虜。一部交給你,先幫你完成俘虜的交換和安置,然後就地編入永安軍團。”

“如此當可穩當。屬下接令。”

“善,令行。你的任務是,把鹽工槍陣的倖存者全部帶回去。主要負責押運分配到自貢亭的那部分俘虜。之後暫時你要在自貢亭駐防一段時間,防止這部分俘虜作亂。”

“啊?好吧。小弟接令。”

“國威,短時間內我是不回涪陵郡去了。你的任務是,率領兩千涪陵軍,押運分配到涪陵郡的俘虜。然後在涪陵郡駐紮一段時間。等候新的任命。”

“諾!”

“定烈、承祚,你們兩位的任務也不輕鬆。短時間內,我會和北地王率領剩下的五千涪陵軍駐紮在雒城。你們要協助我與朝廷的各方勢力進行會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是的,接下來蜀漢朝廷以及各郡地方官員會經歷劇烈的人事變革,這些東西都必須事先和方方面面協調好。最後的任命才能有效透過——何謂有效透過?不引發大面積的叛亂爾。而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想見,那些既得利益者會有多麼不情願,多麼的劇烈反抗。所以孫剛、陳壽的任務一點都不比其他人輕鬆。

“這可真是苦差啊。小弟等領命!”

“確實很辛苦,只有偏勞二位了。”看著孫剛不到三十歲的年紀,額頭上已經滿是皺紋,關彝也是一陣陣於心不忍:自己這個兄弟以前可是個膚白貌美的娘炮啊。這才幾年?完全比老農還老農!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七年多來,復興社的股東們哪個不辛苦?單說關彝吧,一身上下,到處都是刀疤劍傷,完整的皮膚都沒幾塊。若不是復興社的年輕人們七年如一日的忘我奮鬥,那麼今日的他們,就會運氣差的死於亂軍之中,運氣好的坐在囚車裡期待著敵人的慈悲,又哪裡會有資格坐在這裡裁定別人的命運?

“無妨,只要是兄長交待下來的,弟拼命也要做好。”

“好,我對此深信不疑。那麼,簡無雙、令伯。出使曹魏的事情,就交給你們兩位了。本次出使,無雙為正,令伯為副。我另外緊急聯絡大將軍,讓他把仲英借給我們一段時間。讓他帶著一百騎兵陪你們出使……因為漢賊不兩立,所以你們不能是官方的使者。所幸北地王在這個事情上還是有擔待的。他已經把郡王印信給了我。因此,這一次出使,是大漢北地王的使者拜訪偽魏的晉王。”

“哈哈哈哈哈~~~還是兄長知我懂我。哦哦哦,中原的妹子們,你們的無雙哥哥來咯!”

“呃……”雖然知道簡單荒誕不經的外表下,有著一顆縝密玲瓏的心。但看到這個花痴樣,關彝也不禁一陣頭大:“令伯,這廝這個樣子,還請你多多擔待點。這是漢魏兩國六十多年來第一次有使者往來,休要讓偽魏的文臣武將們小看了我大漢的人物風華!”

這個壓力才叫大啊。李密也只有苦笑著拱手。

“偽魏這些年流行的是玄學,和我們大漢的管荀之學完全不同。玄學者,探索的是天地萬物存在的依據……”

大致的和李密講解了一下玄學的概略後,李密的頭就更大了:“太守,聽您所言,偽魏的名士們一天到晚都是不幹實事的麼?密這些年只知道埋頭做事,從來沒有思索過這些縹緲無用的問題。這去了洛陽,豈不是對牛彈琴?”

是啊是啊,蜀漢的官員們因為諸葛亮的原因,崇尚的是實幹。孔孟之道在蜀漢都不是主流,管仲和荀子的思想才最為諸葛亮所欣賞。而這兩位又是儒家裡面最講求實用性,已經大幅度偏向法家的。和曹魏現在不講實用,只講逼格的玄學比起來,完全就是風馬牛不相及啊。

(管仲的核心思想是‘富國強兵’。即用盡一切手段增加國家收入,國家有錢了軍事力量自然就強了。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以發展解決問題’。荀子的核心思想是‘隆禮重法’,轉換成今天的語言就是:對內統治要以殘酷細密的法律為主,但表面上要披上一層溫情脈脈的外衣。這個思想從南北朝後期開始就成了統治階級的指導思想並一直延續到清末。)

不過還好,玄學這玩意聽起來牛逼哄哄的,其實就是辯證法的一種表現方式。而作為紅朝穿越者,誰沒學過辯證法?有哥的填鴨式教育,以李密的智商,去了洛陽只怕會讓那些空談高手們驚為天人吧。

西元264年一月初,關彝釋放了鍾會的帳下督丘建。透過丘建搭上了坐鎮長安的杜預。向杜預轉達了關彝開啟談判,交換俘虜的要求。杜預在接到這個要求後深感事情重大,立即上報司馬昭。司馬昭在經過長期思考後,向關彝提出了如下要求:

第一、蜀漢使者不得高舉“漢”字大旗。

第二、在非正式外交場合中,雙方互稱表字,不稱官銜。

第三、在正式場合,蜀漢使者要對魏帝、晉王稱臣。不得自稱大漢。

第四、蜀漢使者團隊不得超過兩百人。魏國朝廷負責保護蜀漢使者團隊的安全。

第五、使者團隊入境期間,服從魏國上下的安排。

關彝迅速做出了回應:

第一條,蜀漢使者不舉“漢”旗。但要舉“劉”字大旗。

第二條,無異議。

第三條,蜀漢使者自稱外臣,對曹魏皇帝稱陛下,對司馬昭稱晉王。同時附帶北地王賀表一張,恭祝司馬公上位晉王。

第四條,無異議。

第五條,蜀漢使者團隊只能由鴻臚寺(外交部)全程接待。不接受理藩院(屬下藩國事務處理部)一類的部門接待。

在經過雙方如此討價還價後。終於達成共識。簡單的外交使團得以成行。並在西元264年的一月二十八日,進入了洛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