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蜀漢的復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四零章 洛陽與建業(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四零章 洛陽與建業(二)

“嘩啦”、“嘩嘩”……

晉國皇宮內的一間書房裡,站了大約七八個人,這些人都沒有說話。一個個鐵青著臉看著一個老頭兒表情嚴肅的翻閱近期前線送來的各種報告。

少頃,這位老人將最後一卷戰報合上,然後閉目沉思了一會後,雙眼在開啟的那一剎那,露出了一絲精光:“陛下,大事危矣。若我大晉稍有應對不當,涼州就會徹底丟了。”

“啊?!大司馬豈不是危言聳聽?”

“臣豈敢在這種事情上和陛下開玩笑。陛下,結合子初和玄衝的報告。蜀賊的戰略已經非常清晰,陛下請看……總而言之,蜀賊這次是下定了決心至少要拿下隴西和涼州。為達此目的,這關子豐不惜以權臣之身,親自來充當誘餌和第一道防線。只為給姜伯約拿下隴西爭取時間。以老臣之見,上邽必不可保,廣魏郡是丟定了。只求胡玄衝還沒有蠢到不可救藥,知道派出一支部隊先去防守街亭。只是,那街亭已經三十多年沒有防務了,就算胡玄衝派人去了……”

街亭確實是極為重要的戰略節點。但問題在於自從三十多年前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深入隴西五郡以來,蜀漢後面的十幾次北伐從來沒有越過上邽一線。所以街亭的防務早就近似於零了。因此石苞才說,就算派人去守也未必守得住。

魏晉禪代才剛剛過了兩年,若是晉帝國這個新生的國家建立不到兩年就把隴西五郡和涼州那麼大一塊地方給丟了,那這個國家本來就不怎麼樣的聲望估計就要降到谷底了。所以聽完石苞的解釋,司馬炎也急了:“大司馬,現在應該如何應對?請大司馬不吝賜教,朕無有不從!”

現在態度端正了?早幹嘛去了?我和陳休淵早就藉著和嶠的嘴告訴過你,西線不可小看。篡位完成後就把我們派到西線去。結果呢?你始終都只信任你的親戚。

長吸了一口氣,石苞道:“陛下,現在戰局態勢極為惡劣。若臣所料不差的話,最多還有二十天,上邽陷落的報告就會進入洛陽。所以,我們要按照廣魏全郡丟失,街亭失守,隴西與關中的聯絡被切斷來進行準備。”

“請大司馬接著講。”

“昔年葛賊第一次進犯,隴西五郡丟了三郡。前魏明皇帝做了什麼,陛下也做什麼就是了。”

魏明帝曹叡當年做了什麼?御駕親征啊!直接率領洛陽全部中軍奔赴長安。做出一副如果張郃沒能拿下街亭,老子就算傾盡全國之後勤,繞道走隴山都要在隴西和諸葛亮死磕到底的樣子來。這樣的舉動,一下子就振奮了軍心民心,同時把剛剛有了點小心思的雍涼世家大族給徹底的穩住了。

可是,世易時移。曹叡當年可以這麼做,司馬炎卻不大容易這麼做。

首先是領導人本身膽氣的差距。曹魏五代皇帝,曹叡是裡面最傑出的一位(曹操不是皇帝)。而司馬炎呢?好吧,就算把歷史本位面裡西晉東晉所有司馬家的皇帝都算上,他也是不錯的。但司馬家的皇帝應該是歷代國祚超過一百年的大王朝裡,平均綜合素質最低的了。總之,和曹叡比起來,他的軍略、膽量差遠了。聽到石苞御駕親征的建議,他本能的就不想去。

其次呢,曹叡那會兒,北方的少數民族比起這個時候弱得多。那時候也就鮮卑有個軻比能。可是同樣的,曹魏的北方戰線那時候有牽招、田豫。現在的晉國北方就一個衛灌。真要把洛陽最後的十萬中軍全都拉走,萬一北方有事怎麼辦?

第三呢,曹叡的時候洛陽中央政府總體是能有效掌控全國的。曹丕雖說採納了陳群的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開始抬頭。但也僅僅是開始抬頭。那時候的曹魏治下的實際人口比今天的晉國少,但是政府掌控的戶口比今天要多一些不說,曹魏當時還有大量的軍屯。二十萬大軍啊,說走就走。這得多少庫存錢糧做支撐?今天的晉國,府庫裡是有不少存糧,但一次把十三萬中軍全部撒出去,別說司馬炎,裴秀的腦袋都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最後就是,曹叡時期風調雨順,沒那麼多地方受災需要賑濟。而現在的晉國……

所以,御駕親征什麼的司馬炎是沒興趣的。十三萬中軍傾巢而出,也是困難的。

“呃……大司馬,現在蜀賊進犯,東吳很有可能,最遲在明年也會發兵呼應吧?這洛陽中軍全部西進……”

“尚書令,東吳不是很有可能。是必定來犯。但是那些吳狗,哼!臣和他們打了幾十年交道,知道都是些什麼貨色。那些傢伙,自保有餘,進取嚴重不足。所以,以荊揚軍團現有的兵力,足夠守禦!”

“……好吧,但是如今朝廷裡的存糧,就算把在長安、冀城的庫存算上,也已經不足一千五百萬石……”

“什麼?!”咋然聽到裴秀說出這樣的話,石苞的眼睛一下子就瞪圓了:“這怎麼可能?”

不過石苞不是鄧艾那樣的政治白痴,他話一出口就迅速的醒悟到這話說得極為不妥:這麼大的國家,庫存降到如此低的程度。一方面確實是最近幾年天災不斷。一方面也是親王郡公封得太多。還有就是,嗯,他石苞在裡面的貢獻也不小。

司馬炎的意思很明確,皇帝不表態其實就是以沉默的方式告訴石苞:朕不願意御駕親征。裴秀的意思也很清楚:朝廷現在一下子出動所有中軍是不可能的。

然後石苞也不想說話了:我不想接招了。

“哎~~~國是艱難,還請大司馬多體諒。這樣吧,邕伯不是已經率領三萬中軍出發了麼?朕請大司馬再率五萬中軍前往關中支援義陽王如何?”

“呃,陛下,臣不敢保證什麼,隴西和涼州那邊,若是街亭不丟,臣定能讓姜伯約無功而返。若是街亭丟了,那臣只能說盡力而為。但無論如何,有了這五萬援軍,關中是絕對無恙的。”

這話司馬炎是不能接受的。可是到底司馬炎的智商還是線上的,他非常的清楚:這個時候有的是年輕的世家子出來打包票,說什麼陛下你給我三千人馬,我分分鐘把關彝和姜維的人頭給你拿回來。但是這些話,他又怎麼可能會去相信?

“大司馬好好去做吧。”很是抑鬱的嘆了一口氣:“尚書令,給徐州的七叔去一道旨意,讓他在今年之內,發青徐兵三萬和五十萬石糧草入洛陽。”

“臣領旨。”

又要從青徐軍團抽人?想到這個裴秀就牙疼。作為整個帝國唯一沒有邊防任務的兩州,青徐從來都是大後方。但也是被抽血抽得最狠的。別的不說,現在的青徐軍團可是在今年才剛剛完成重建啊!別看有五萬士兵,可那些士兵能不能把長槍端平行走都是問題!

但是不從青徐抽人又能怎麼辦呢?想到這個裴秀都是一陣頭大:司馬家實封親王的策略確實保證了帝國內部不會有任何異姓權臣冒頭,但也大大的降低了國家的執行力和動員力。而且作為一名學者,裴秀非常清楚,這樣的分封制,一旦第一任皇帝去世之後,那些實封親王之間的關係,他們與帝國中央的關係到底是怎麼樣還兩說呢!

哎,我想那麼多幹嘛?要是這次應對不好,這個國家有沒有第二任皇帝都還不知道呢!

咦?我怎麼會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蜀賊和東吳再怎麼強還能威脅大晉的生存不成?我真的是想多了啊。

……

拋開神魂不捨的裴秀,另一邊,吳帝國的首都,建業。

“哼!貴國就是這麼對待盟友的嗎?兩國共同出兵,如此重要的大事上面都敢對盟友撒謊,讓我國如何相信貴國的誠意!?”

“呵呵呵,陛下。這個事情呢,確實是敝國做得不對。但是也因為如此,敝國可是把晉逆的主力全都吸引到了西線啊。這樣貴國的中線和東線要出兵不就更容易達成目的了麼?敝國這麼做,真的是為了盟友犧牲良多啊。”

西元267年十一月十五日,蜀漢的使者諸葛京抵達建業。其目的只有一個:催促東吳快點發兵,分擔己方雍涼戰場上的壓力。

由於馬過執意跟隨北伐,簡無雙作為留府長史必須要在成都看好家,所以這次不能出使東吳了。這一次復興社派出的是諸葛亮的次孫諸葛京。

這位諸葛家的人現在年齡還不到二十歲。才華什麼的是有的,但還需要更多的磨鍊。之所以派他出使,一方面是鍛鍊,另一方面是,不會被噴得太慘。

每個君主都不喜歡權臣。如果實在出現了權臣,那所有的君主都希望這個權臣是諸葛亮。所以,在諸葛亮得以善終後,其在魏(晉)、吳的地位越來越高,已經有了後世“人臣典範”的苗頭。也因為如此,雖然孫皓的脾氣很差,但一聽到是諸葛京來了,還是馬上予以了高規格的接見。

這個事情對於諸葛京來說很簡單:求見,說話,走人。因為蜀漢透過東吳達成戰略欺騙,提前出兵已經是既成事實了。再怎麼瞎嚷嚷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所以,在打發走了諸葛京之後,孫皓趕緊的召開重臣會議,商議如何應對。

“陛下,老臣的意思是,應該立刻命令部隊集結。爭取十二月出兵合肥!”

老將丁奉的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所以其心情相當的急迫。但是……

“陛下,右大司馬的意見臣有不同的看法。”

“哦?士季的意思是?”

“我們不必急著出兵,還是按照原定計劃,明年春耕後再出兵。”

“尚書令不行啊,西蜀國小力弱,若是我國不出兵,晉逆的中軍全線壓過去,說不得西蜀就撤軍了。他們一撤,我們還沒出兵。到時候晉逆的中軍又壓到我們這邊來了。”

“呵呵呵,右大司馬,西蜀有關子豐執政,國力今非昔比。今日西蜀北伐的部隊,絕不是昔年動不動就糧盡退兵的弱旅。所以會斷定,半年之內,西蜀不會撤軍。而且,陛下,那西蜀關子豐何等了得,將來遲早是我大吳的大敵,若是能夠藉著晉逆的手…….”

“……嗯,尚書令說得有道理。但是!兩位丞相,右大司馬,你們要提早行動起來。籌劃各類出兵的準備。朕希望明年三月下旬,春耕結束後就立即發兵。再不要像五年前那樣,整整四個月都不得寸進!”

“諾!臣等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