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蜀漢的復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

司馬亮當然要來摻和了。別看以前在晉國和東吳爭奪西陵的戰爭中這位王爺表現得很大度,很放權。但是一方面那是王渾事事請示匯報,汝南王心裡很舒服。另一方面則是汝南王那一次放權並沒有收到好結果:西陵損兵折將,上庸三郡反叛。所以從那一戰之後,司馬亮就已經開始注意抓權了。

陳騫作為晉帝國的大將軍,在軍職上比司馬亮的鎮南大將軍高得多。但人家姓司馬啊!

可以說,陳騫在筑陽的時候越過司馬亮直接向王渾、羊祜下令是非常讓司馬亮不爽的。所以這位王爺這時候直接以王爵昭命的形式給陳騫下命令,就是要給陳騫一個下馬威。

“哎,汝南王的意思是,讓襄陽的胡玄武東出漢江畔,集中我荊州水軍封鎖漢江巷道,使其不得西返。至於我等,仍然合軍一處,立即東進,對其進行追殺!”

“這…….大將軍,末將總覺得這裡有什麼地方不對啊。”

“呵呵,叔子你想到什麼了?”

“如大將軍所言,東吳的水軍強大,若是其進入漢江,則陸幼節是可以在漢江來去自如。我們可就進退兩難了。”

“哎,我豈沒有想到這一點。但是……罷了,先按王爺的方略執行吧。我們也一起向王爺上書,說明我們的意見。”

“哎,喏。”

……

而在此前一天。

拿下蔡陽城,整個後勤糧秣再次滿格的東吳軍隊,此時士氣極為高漲。

“傳令,全軍撤出蔡陽,西南方向進軍!”

“嚯~~~!”

……

作為一個有統一天下志向的大國,無論魏還是晉,在荊州都是有水軍的。但遺憾的是,由於始終在長江上無法對吳國的水軍戰而勝之,所以魏晉的荊州水軍基本上都是以漢江流域為主要活動、訓練區域,其規模也不是很大,全軍上下大概五千餘人。不過,若是在沒有東吳水軍的介入下,封鎖漢江,攔住陸抗的西歸之路,那還是沒有問題的。

是的,是在沒有東吳水軍的介入下。

四月二十七日,陸抗率軍從蔡陽城撤出。吳軍並沒有按照司馬亮的預估向東南方的江夏郡前進,而是向著西南方向的漢江再次洶湧而來。

二十八日,陳騫率領王渾、羊祜等人和四萬七千主力按照司馬亮的命令從西向東奔向漢江。想在漢江的東岸尋找陸抗的軍隊進行會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二十九日,胡烈接到命令,立即從襄陽城出發,來到鄧縣,開始召集本國水軍準備南下封鎖漢江。

然而,在這個月的三十日,陸抗率領四萬吳軍主力以極高的速度強行軍,在胡烈的水軍還沒來得及聚攏的情況下再次來到漢江邊。然後迅速的從東向西渡過漢江,一舉拿下了漢江邊的邔(qi)縣。

而此時,陳騫的部隊剛剛在距離陸抗七十餘裡的地方,從西向東渡過漢江……

荊州戰場的地形,其實和益北關中的地形有點像。在地理障礙方面也是一橫加一豎。所不同的是,關中那邊是秦嶺和隴山。荊州這邊是長江和漢江——橫的是長江,豎的是漢江。

晉國下屬的荊州,最重要的城池是三座。從北向南依次數下來,分別是宛城(緊靠洛陽,是洛陽的衛星城和荊州兵團的大後方)、新野(魏晉荊州的行政中心)、襄陽(抵禦東吳的第一線軍事重鎮)。

這三座城市,全部都在漢江西岸。

所以,平時晉國的荊州兵團也基本都是駐紮在漢江西岸。

而現在,他們被陸抗成功的調動到了漢江東岸……

“都督果然妙算啊!現在,晉賊的主力被我們甩在了漢江東岸。如此,漢江西岸是一片空虛!”

“都督真乃天人也!現在,襄陽已經是一座空城了!我們大吳多年的願望終於要達成了!”

“我等謹為都督賀!都督之兵法,我等敬佩不已!”

“是啊,都督在最初關住陳休淵的目的沒有達成時,將計就計,反過來利用我軍的不利形勢來調動敵軍。我等真是拜服了!”

“呵呵呵,諸位。如果我說我一開始就沒想關住陳休淵呢?”

“啊?!”

“典校那邊,自從陛下的親信王順民主事後。其效率提高了不少。其實陳休淵那邊從上庸退兵的速度本將一直都知曉的。本將是故意稍稍比他完了一點點到達筑陽。”

“都督的意思是,故意把我軍主力放到一個看起來很危險的境地,然後讓敵將以為有機會全殲我軍。而敵將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就會不自覺的聽從我軍的調遣?”

“然也,我為什麼要進築陽?是,先進筑陽是能關住陳休淵,但與此同時我們自己也被訂死在了那裡。而且我們的糧道會被拉得極長,一不小心我們就會比陳休淵先餓死……諸位,我大吳在荊州和魏晉糾纏了數十年。魏晉想要我國的西陵,我們想要他們的襄陽。這兩座城池都是漢江之西。所以這些年雙方的戰事也是一直在漢江之西展開。本將這十多年其實一直在想,為什麼就不能在漢江之東做點文章呢?”

“原來如此,都督大才,我等拜服!”

“是啊,可笑那陳休淵,還枉稱一代名將,原來是個草包!”

“哈哈哈~~~這下子那老匹夫在漢江東岸可是哭不出來咯!”

“誒。”輕輕的擺擺手,制止住麾下諸將對陳騫的嘲笑後陸抗道:“陳休淵絕非庸將,可惜現在荊州這一塊他說了不算。”

“都督是說晉賊的那個草包王爺瞎指揮?”

“然也,如果不是司馬亮在這裡主持軍務,我這番謀略,就算陳休淵暫時看不懂也不會入套這麼深。”

可以說,這一番巧妙的作戰,陸抗把方方面面都計算了進去。包括本方士兵野戰能力不如晉軍,同等兵力野戰東吳基本會敗這樣的不利因素也利用了起來。終於成功誘導晉軍統帥犯了致命性錯誤:在水軍不如對方的情況下居然把主力調動到了主要城市不在的漢江東岸。

“現在發布命令!”

“我等恭候都督發令!”

“本將前些時日已經派出典校南下,命令集結在夏口的水軍全部進入漢江。想來這個時候也快到邔縣了。他們的任務是擊敗晉國的荊州水軍,然後封鎖漢江。儘可能遲滯陳休淵的主力回到漢江西岸的時間。”

是的,只能是遲滯而不是完全阻止,因為漢江越往上游走,水量就越小,同時江面也越窄。終究會有東吳的大型艦船進不去的地方(進去了很容易擱淺)。只要陳騫肯繞路,終究還是可以繞回來的。

“算算時間,我們這番調動,大概爭取了十天以上的時間。現在我們距離晉國的襄陽只有五十餘裡。所以接下來,士則、季仰,你們率軍隨我急進,迅速拿下襄陽。子湛,本將給你五千人,你先南下拿下宜城縣。把我軍在陸上的糧道徹底打通。雖說本將對我方水軍徹底戰勝對方水軍,從而掌控漢江水道深具信心。但陸上的糧道能夠打通,也是多一個保障。”

“喏,請都督放心,末將定會迅速將宜城拿下。”

“善,接下來,全軍北進,目標:襄陽!”

“嚯~~~~!”

在數萬人的歡呼中,放佛要印證東吳新一代統帥的英明,在歡呼聲還未停歇的時候。邔縣城頭的眾人們,在漢江的下游,看到了無數高聳的桅杆。

東吳水軍,如約而至。

……

西元268年五月三日,陸抗率軍攻打襄陽。近乎於空城的襄陽半日陷落。這座東吳念茲在茲四十多年的軍事重鎮,第一次豎起了孫吳的大旗。

在此之前,五月二日。孫異、留慮、朱琬等人率領東吳荊州水軍與胡烈統帥的晉國荊州水軍進行會戰,胡烈全軍覆沒,僅以身免。漢江控制權至此全歸吳國。

而這個時候,陳騫的軍隊才剛剛氣喘吁吁的進了蔡陽城……

作為在曹魏時代,東、中、西三線都幹過,而且都幹得不錯的老將。陳騫的戰績總體良好,但絕對說不上驚豔。簡而言之,他是穩重型的統帥,雖然沒有什麼急智或者神來之筆。但是極少犯錯,對手很難抓到他的破綻。

所以,雖然迫於司馬亮的命令,陳騫不得不率軍東進。但一路上他和王渾、羊祜等人非常默契的把部隊的速度壓得極慢。

但是限於這個時代糟糕的通訊方式,這邊他和司馬亮用信件來回扯皮還沒進入第二輪,那邊陸抗就把襄陽給拿下來了。

“嘿!想我陳騫征戰了大半輩子,臨到快死了居然栽這麼大個跟斗。這陸幼節真是可怕啊!”

這個時候再來說什麼汝南王胡亂指揮啊,責任不在老夫之類的話是沒有意義的。陳騫也沒無聊到那個份上。在確認了陸抗的進軍路線和襄陽失陷的結果後,他是只是仰天長嘆了一口氣後,就迅速恢復了情緒。

“諸位,現在情勢就是如此。雖說襄陽是丟了。但由此帶來的好處是,這陸幼節也被襄陽給釘勞了。我們再也不用到處亂撞去搜尋他了。”

“呵呵……”擠出一張比哭還難看笑臉的,當然是前不久才接到訊息,知道自己的弟弟已經陣亡在隴西的王渾:“大將軍,現在我們怎麼辦?立即渡過漢江西返?”

“哼,東吳水軍已經北上,此時的漢江水面開闊處我軍根本無法渡河。現在我們只有一條路,北上,去湖陽縣。然後從那裡渡過比水,折返新野。”

“大將軍的意思是,襄陽暫時不管了?”

“不管了,也管不了。不過我們也不比過於擔心。襄陽到底是離長江太遠了。我大晉現在在雍涼、揚州被牽扯了大量的軍力,所以一時之間沒有足夠的力量來給陸幼節施壓。暫且就讓他在那裡得意一時吧。只要我們在雍涼、揚州能夠獲勝。洛陽的中軍就可以轉向壓到荊州這邊。那時候陸幼節就會自動退走。”

“原來如此,大將軍高見。但是汝南王那邊?”

“哼,本將本來是受陛下所託前來剿滅上庸的賊寇。荊州戰局本來就和本將沒有關係。本將出於公心前來支援,沒想到卻成就了陸幼節那豎子的名聲……回到新野後,本將就率軍進駐筑陽,防止張虎等人流竄南陽郡。”

這話嘛,就差公開罵娘了。但是陳騫這個時候不知道,再過一個多月,司馬炎就會在楊豔的勸說下給予他掌控荊州戰局的責任——兵力不增加,卻要他把陸抗趕走。那個時候,他才有的頭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