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蜀漢的復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

西元二七零年一月,在孫皓的一再嚴令催促下。東吳交州刺史薛珝抱病出兵。

他的父親是東吳名臣、當世大儒薛琮。當年中原大亂,諸多世家紛紛南下或者北上避亂。這薛琮算是避得比較遠的:直接跑到了交州。由此奠定了薛家在交州的基礎。東吳立國以來,薛家深耕交州。在交州的影響力,其實不下昔年荊州的步家。

東吳的交州,由於這個國家的世家老是想把這裡的自由民變成國家的自耕農或者自家莊園的農奴。因此這塊地方的所謂叛亂總是此起彼伏。也因為如此,雖然交州兵團的兵力一般只有兩萬,但這兩萬人的戰鬥力,其實相當不錯。

這一次出兵,除了交州兵團兩萬人集體發動之外,還有鍾會派來的兩萬揚州兵,其領兵大將是孫皓新進提拔起來的吾彥,鍾會的侄子鍾邕以及孫皓特別派出的孫謙、沈瑩率領的五千解煩軍。全軍合計兵力四萬五千人。

“世英啊,這蜀賊的南中有多少人馬呢?我們為何要沿著元水進軍而不走牂牁郡呢?”

“嗯,據說蜀賊的南中有十萬大軍,哈哈,騙你的。根據我們的情報,蜀賊在南中以前有五千人,拿下雍涼後又把一萬無當飛軍派回來駐守。所以一共是一萬五千人。至於為何要走元水不走牂牁,那當然是敵軍主力全部聚集在牂牁郡,哈哈,騙你的。牂牁郡那邊群山起伏不說,以前和我大吳眉來眼去的雍家、朱家都被孟家給滅了。只有沿著元水走,才能節省兵糧的損耗啊。”

“世英,你怎麼老毛病又犯了。本官和你多年相處,知道你說話總是如此,可人家季和剛從建業來你就和人家如此說話。殊為無禮!”

“無妨無妨,薛使君不必在意。世英這說話的方式,很有意思。”

所謂世英,乃是當下這個交州兵團第一大將陶璜的表字。他的父親陶基也曾擔任過東吳的交州刺史,因此陶家在交州也是極有跟腳的大世家。具體到陶璜這個人而言,他有武藝軍略,也有治民理政的本事。在歷史本位面,東吳滅亡後陶璜仕晉,長期鎮守交州。陶家就是西晉時期交州土皇帝。

對於這支軍隊的統帥薛珝而言,他是真不想在這個時候出兵南中:身體真的病得不輕。可是皇帝一再催促,他也只有勉力而行——不親自領兵,把部隊交給陶璜的話。等到打了勝仗,陶璜就要上位了!現在薛家還依靠薛珝的權勢勉強壓住陶家是交州第一世家,可若是讓陶璜上位了呢?所以薛珝為了自己的家族在交州長盛不衰,真的是在拿自己的老命在拼。

至於戰敗?怎麼可能呢?作為南中的鄰居,薛珝非常清楚,南中現在就只有一萬五千士兵,由於蜀朝其他地方都被本方和晉國的軍隊牽制得厲害,這南中基本不可能有什麼援軍。雖說無當飛軍善於山地作戰,可是自己麾下的交州兵戰鬥力真的一點都不弱。因此戰敗這個選項,薛珝從來沒有考慮過。

那就拖著病體強行吧。只要這一仗打勝了,老夫就算是病死了,但至少薛家在交州的地位是保住了。

270年元旦,吳軍在交趾郡會齊。之後利用元水的便利,迅速北上。到了一月十五日,就已經到達了交趾郡和季漢興古郡的交界處(今越南老街)。

“啟稟薛使君,前方斥候來報。蜀賊興古郡臨近我方的西隨與進乘兩縣,沒有任何守軍。我方斥候最遠前出到進乘西北二十裡處,沒有發現敵軍蹤影。”

“哦?兩縣縣城內百姓是否也全部遷走?”

“回使君的話,兩縣縣城內各有大約七八百名百姓。都是老弱病殘。經斥候詢問,說是這裡的蜀賊守軍在半個月前就已經撤離。走前還搗毀了城牆,遷走了大部分百姓。這些留下來的,全都是故土難離不願走,蜀賊也沒有過分勉強。”

“哼!老弱病殘當然不用過分勉強了。丟了一點都不可惜。這個王孔碩也是個狠人啊。傳令,斥候前出到敵軍的賁古縣附近查探!我就不信了,那裡的錫礦剛剛有了點產出,那王孔碩捨得一併丟掉。”

“諾!”

斥候接到命令匆匆離去了,薛珝想了想,還是把孫謙等人請來商議。

“諸位,蜀賊的方略應該很清楚了。由於其兵力不足,所以打的是大步後退,拉長我方補給線,分散我軍優勢兵力的主意。如何應對,諸位有以教我?”

孫謙、吾彥、鍾邕、沈瑩等人聽完薛珝的分析後輕輕點頭,然後就不發一語了:我們是客軍誒,現在的揚州軍也好,解煩軍也罷。最大的問題不是戰鬥,而是如何應對這都一月份了,卻還絡繹不絕的蚊蟲以及這始終潮溼悶熱的天氣!還好這還是一月哦,要是七八月進兵,還沒見到敵人,本方的士兵就要因為瘧疾等各種疾病先躺倒一大半了。

看著沉默不語的眾人,薛珝指了指陶璜:“世英,你來說說?”

“嘿嘿!看來敵軍聽聞我大吳王師的威名,已經徹底放棄興古郡了。哈哈,騙你的,諸位上官,若是末將所料不差的話,敵人定然在賁古縣嚴陣以待。”

“嗯,若是蜀賊真把賁古作為決戰之地本官倒是放心了。左右進乘離賁古不過六十餘裡。如此,本官的意思是,請永安侯(孫謙)、士則(吾彥)、季和(鍾邕)率領兩萬揚州軍分別駐守西隨、進乘兩縣。在讓將士們休養身體,適應此地氣候的同時,也看守好我軍糧道。本官與世英、子規(交州大將修則,修家也是交州大族)、子光(沈瑩)率兩萬五千兵北進到賁古縣與蜀賊作戰。”

聽到這樣的安排,孫謙等人很不高興:怎麼?老子千里迢迢的從建業過來,你連戰功都不肯給我們一點?

可是沒得辦法啊。一方面孫皓極為強勢,對世家狠,對自己的宗室親戚更狠。孫謙這個皇弟可不像晉國那些親王在地方官員面前敢炸刺。另一方面則是,兩萬揚州兵裡,因為身體不適,蚊蟲叮咬什麼導致生病的真的不少,確實需要找個地方休息。

所以,心裡再怎麼不滿,孫謙等人還是只有低頭認是。

“善,多謝永安侯高義。如此,全軍前進到西隨、進乘兩縣稍事休息,然後交州軍與解煩軍繼續向賁古縣前進。”

……

另一邊,賁古縣。

“你是說,那薛珝分兵了?而且居然派出重兵防守西隨、進乘兩縣?”

“正是如此。下官的斥候隊、當地的百姓均已證實此事。”

“嘶~~這薛道衡也不是個白痴嘛。是本將輕敵了。”

“都督,現在不是稱讚敵人的時候。敵軍的兩萬五千人最多後日便可到達我賁古縣城下,請派末將為先鋒,先殺一殺敵人的銳氣!”

“呵呵呵,玄通莫急。”安撫住戰意昂揚的李流,王頎站起身來,背著手在大廳內反覆走了幾圈後,他猛然轉過身來:“諸位,本督的意思是,先在賁古縣與那薛道衡打上一仗,然後我軍敗退,放棄賁古縣。”

“啊?都督,大司馬嚴令不得放棄賁古縣啊!”

“無妨,大司馬也說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本督既然坐鎮南中,當然對此地的戰局有全權把控之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都督,是不是向大司馬請示一下?”

“呵呵,躬行,你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長安南中,相隔數千裡,若是事事都要向大司馬請示匯報,這仗也不用打了。此事不要多說了,先按本督的命令執行,出了任何事,都是本督一人的責任。”

馬義、李慕、李流等人互相對視了一會後,無可奈何的低頭應諾了。

一月二十日,薛珝的交州兵團抵達賁古縣城下,季漢南中軍團與其短暫接觸後迅速敗退,把賁古縣丟給了吳軍。

“嘿!這個王孔碩,真的夠狠啊。居然連賁古都敢故意丟給本官。”

“薛使君的意思是,敵軍是故意敗退的?”

“呵呵呵,子光啊,今日一戰,解煩軍打得極好。果然不愧是我大吳戰力最強的軍隊。”

“不敢當使君稱讚,還請使君為我等解惑。”

“呵呵,解惑不敢當。子光啊,今日一戰,這南中軍的戰力如何?”

“很強!單兵戰力與交州軍不分伯仲,相互配合尤有勝之。”

“然也。所以我軍雖然數量比對方多了一萬,但若真是拼死一戰,我軍就算獲勝,也只能是慘勝。怎麼可能會贏得如此輕鬆。嗯,若是本官所料不差的話,雙方這一次戰鬥,相互斬首都不超過五百級吧?”

“雖未拿到具體報告,但想來是差不了多少的。所以,敵軍這是詐敗?”

“然也。這王孔碩還是覺得賁古離我大吳的本土太近了,沒有徹底拉長我軍糧道,沒有把我軍優勢兵力徹底分散。所以,他又大踏步撤退了。”

“原來如此,那我軍應當如何應對呢?追下去?”

“呵呵呵,這麼拙劣的計謀,我怎麼會上當。不走了不走了,來人啊,張貼告示出去,讓那些南中土著都來這賁古縣。本官聘用他們開採錫礦。我們就是要告訴那自以為是的王孔碩,本官就在這裡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