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蜀漢的復興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五章 人生不如意(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五章 人生不如意(二)

大朝會散了後,關彝回到家裡用過午膳,稍稍休息了一會後一邊派人去譙周家接媳婦回家。一邊則是叫關小七帶人備了五輛大車,然後帶著這支車隊去了姜維家。

聽到關彝到訪,姜府大開中門,姜維親自出迎。

“誒!子豐,你人來就好了,帶這麼多東西幹嘛?”蜀漢現任大將軍姜維,今年五十七歲(實歲),多年的征戰,使得他的兩鬢已經完全花白,瘦長的臉龐上,有著許多如同刀刻一般深深的皺紋。雙手供拳為禮的時候,手背上的老繭更是層層疊疊不知凡幾。不過,脊樑筆挺,精神矍鑠,看得出,身體還是很健康。

“呵呵呵,大將軍,這可不是俗物哦。相信您一定會喜歡的。”

“哦,那倒要見識見識。”

“大將軍府上有沒有比較寬闊的地方?”

“寬闊的地方?有啊!維平時很少回CD,回來了也沒什麼事情做。所以修建了一座小校場。”

“善,那就請大將軍派人帶路,彝的車隊直接去校場吧。”

一行人來到校場,關家人開啟車上的布幔,姜維只看了一眼,目光裡就露出驚喜的神采。

關彝送給姜維的,是板塊狀的木製沙盤。

作為穿越前的歷史發燒友,關彝是嚴格遵循本朝太祖教導的:“看歷史書,一定要配歷史地圖。”而且關彝看的不是平面政區圖,而是立體的地形圖——惟其如此,才能對歷史上的大事件,尤其是軍事事件有一個非常直觀的瞭解。

(最典型的正面例子是,戰國後期的長平之戰。你只有先看到長平地區的立體地形圖,然後把白起的進兵路線放入這地圖中,才能真正明白白起這一戰指揮的精妙之處。而反面例子,請參考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紅軍的軍事洋顧問在平面地圖上指揮,鬧出了極大的烏龍和笑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沙盤這個東西古已有之,中國的始皇帝陵裡面據說就有全國性的大型沙盤。但對於一般人來說,沙盤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不夠精緻——古代社會誰能開上帝視角啊。二是沙盤不易製作和儲存——也就是戰前臨時用泥巴堆幾個土堆意思意思一下。

但這些對關彝都不是問題,他穿越前最喜歡的就是在立體地形圖的基礎上看歷史書。而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和姜維的九伐中原,是關彝穿越前反覆驗證的軍事事件。所以他對漢中、隴西一帶的地理是非常熟悉的——託衛星和現代測繪技術的福,他有上帝視角。

隨著關家的隨從在關彝的指點下將大小一致,但正面內容各不相同的五百多塊木板按照一定的順序逐一的拼好,一副長寬各達六十米的特大型雍涼、益州北部地圖完美的展現在了姜維的面前。

“大將軍,彝在後方,頗有閒暇。所以依據各類輿圖書籍,製作了這個雍涼益北沙盤。彝從未親身去過雍涼,所以這裡面難免有錯謬之處,還請大將軍多多體諒……呃……大將軍?大將軍?”

對於姜維現在的呆滯狀態,關彝表示非常的理解。叫了兩聲看姜維沒有反應後,關彝也就安靜了下來,陪著姜維靜靜的看著這副耗費了他一年多業餘時間才做出來的嘔心瀝血之作。

過了好半晌,緩過神來的姜維對著關彝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禮:“子豐深情厚誼,維銘記在心。”

“不敢,彝能夠在後方享受榮華,還不是靠了大將軍在前線奮戰。為大將軍做這麼一點小事,真的不算什麼。”

“這真不是什麼小事啊,有了這個,我大漢在雍涼的進軍就有如神助了!子豐,我北伐軍將士,都欠你一份天大的人情啊!”

“彝愧不敢當。大將軍,彝從未到過雍涼,所以這裡面可能存在謬誤,還請大將軍指正。”

“呵呵呵,子豐過謙了,維剛才粗略的看了一下。明顯的謬誤是沒有的。相反,糾正了很多維以前的認知。唔,原來如此啊,怪不得鄧艾上次能夠佔到先機。原來這裡的地形是這樣……”

“大將軍,彝還想請教一事。”

“子豐請講。”

“這魏文長的子午谷奇謀……”

“哦,子豐也對這個感興趣啊。吶,這樣如何。我來做夏侯懋,你來做魏文長……”

然後一老一小就開始在沙盤上輪流扮演起漢魏兩國的統帥,對漢魏兩國三十多年來雍涼地區的征戰進行了覆盤和推演。

作為穿越者,關彝擁有的優勢就是:他非常清楚漢魏兩國指揮官每場戰役的實力,後續部隊的位置,而且有著穿越前多次在論壇和鍵盤指揮家們拌嘴的經歷。因此,單論沙盤作戰,姜維居然未能佔盡優勢。

“呵呵呵,哈哈哈,子豐大才!待你和陛下的十年之約完成,就可以到我北伐軍來做個副帥了!”

MB的鋪墊了這麼多,總算讓你這個傢伙認可我地圖軍事家的實力了。

然後,關彝終於露出了他這次的終極目的。

“大將軍,這司馬家現在基本把偽魏朝堂上的反對力量清掃乾淨了,為了方便他們家謀朝篡位,差不多三五年之後應該會大舉進攻我大漢了吧?”

“嗯,子豐兩年前的分析我已經知曉。在維看來,此事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原來你也知道啊。

但是,姜維下一句話把關彝雷得不輕:“所以,待最近兩年積蓄夠了錢糧後,還得再次北伐!”

MB的你這個瘋子!老子不是不贊同北伐,但是像你這樣頻繁的北伐真的不行啊!五年伐八次!這種頻率曹魏的國力都受不了,更遑論蜀漢這樣的小國、弱國!

“大將軍,不如咱們來最後一場推演。這一次,彝來扮司馬昭?”

“哦?善!”

“先來說兵力,偽魏常備兵四五十萬,彝動用十萬以上的兵力不過分吧?”

“當然。唔,我大漢應對的話,機動兵團加漢中兵團,五萬人吧。嗯,再加上CD和南中的援軍,一共七萬人?”

你四年後有個屁的七萬人,從頭到尾你手裡的軍隊就沒超過五萬。不過這話關彝沒辦法明說,也只好點頭認可。

“嗯,我若是司馬昭,當兵分三路。一路三萬人攻陰平,一路三萬人攻武都,一路五萬人攻漢中。敢問大將軍如何應對?”

“居然分兵攻陰平和武都?子豐啊,這一點有問題:偽魏要攻陰平和武都幹什麼?不拿下漢中的話,就算陰平和武都攻下了,他們退兵後也是守不住的。正因為如此,所以當年不管是曹真還是曹爽,都是集中一路攻漢中的”

“不然,大將軍,正因為以前偽魏兩次單攻漢中,使得我軍能夠集中一點進行防守,所以真要是司馬昭來攻我,一定會吸取教訓,多路進攻,如此才能分散我軍不多的力量。”

“好吧,這樣的話,武都和陰平我不要了,我集中全力防守漢中。”

然後雙方的推演主要集中在漢中上演,但是推演的結果是:從長安出發的魏軍主力無法透過各個谷口。從武都郡側翼過來的魏軍支隊攻不下陽安關。

“呵呵呵,子豐。我大漢有重險之固。只要堵在漢中,敵人是奈何不了我的。”

MB的你也知道有重險之固啊。可為啥後來你又自己放棄了這有利的天然地形呢?

這時候關彝把代表鄧艾三萬人的兵棋從陽安關下取出,向西南的橋頭一擺……

“唔,這倒是個問題,不過此時CD的援軍最慢也該到劍閣了吧?只要守住劍閣,這一支部隊依然不得寸進!”

MB的四年後因為種種原因,CD政府的反應堪稱龜速啊。要不是你一路退到劍閣,劍閣差點直接丟了!哎,好痛苦,這話也沒法說啊!

關彝想了想,又把代表鄧艾支隊的兵棋往西南擺了擺,放到了在後世赫赫有名的陰平小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