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實景紅包大抽取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0章 道家聖物——太清珠 紫氣東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0章 道家聖物——太清珠 紫氣東來

李墨,龜年鶴壽元青花大盤,九龍玉杯,此三件乃是故宮博物館提供給他的三件國寶。

其中九龍玉杯最為珍貴。

乃是國寶中的國寶。

其次是李墨。

不是因為元青花太差。

而是因為李墨太少了。

周瑞手裡的李墨在當今社會無出其右者。

絕對屬於“孤品”。

即使是臺北故宮博物館裡面的“翰林風月”也有所不如。

畢竟“翰林風月”不知道經過多少磕磕碰碰,而周瑞手裡的李墨乃是完整品。

三塊李墨分別為“金膏水碧”、“萬古同芳”、“梅花三弄”,每一個都十分地精緻、漂亮。

這三個紅包都十分的珍貴。

但是和“圓明園”得到的兩個紅包相比,還是有所不如。

圓明園提供給他的三件物品,那才是真正的“稀世珍寶”。

全天下,全世界,古往今來,有且只有一個的獨品。

天下無雙,獨一無二。

周瑞從圓明園裡面得到了兩個紅包,在第一個紅包中得到了兩顆珠子。

第一顆珠子,名叫——太清珠。

乃是道家的無上至寶。

據傳聞,乃是西漢時候的東西,已經有千年的歷史。

天下僅此一個。

為什麼叫做太清珠,因為這太清珠和道家的老子有關。

在道家之中,老子被封為“太清聖人”。

故此名曰——太清珠。

根據紅包裡面傳來的資訊,這太清珠放入清水之中,會有“紫氣東來”的異象形成。

可以看到一個老者騎著青牛而來,周身紫氣浩蕩。

正是當初老子西出函谷關的場景。

所以這太清珠又被稱為“紫氣東來珠”。

只見在百變怪的手中是一個灰不溜秋的珠子,其大小和一個核桃差不多。

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散發出金屬一般的光澤。

熠熠生輝。

讓人嘖嘖稱奇。

在太清珠的上面,可以看到有很多細小的溝痕,縱橫交錯,似乎遵循著一定的規律。

但是這種規律又讓人難以捉摸。

好像是人後天雕刻上去的,又好像是天然而成的。

摸上去有些輕,但是卻給人一種質地感。

根據紅包軟體提供的資訊,周瑞瞭解到,這太清珠乃是一種叫陰沉木的材料雕刻而成。

很多人不知道陰沉木是什麼。

這陰沉木乃是一種十分珍貴的材料。

十分地稀少。

陰沉木由於其渾身烏黑,所以天府之國那邊一般就形象稱為“烏木”,後來就流傳開了,變成了對“陰沉木”的俗稱。

陰沉木是兩千年至四萬年前,天府之國地域天體發生自然變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窪處。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樹木,在缺氧、高壓狀態下,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過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炭化過程而形成,故又稱“碳化木”。烏木(陰沉木)嚴重碳化,一碰即碎。

因乘天地靈氣,集日月之精華,乃萬木之靈,靈木之尊”,有活化石之美稱。烏木歷經歲月滄桑、飽受多種自然外固和內固之力,使其天然形狀怪異、古樸、典雅,儀態萬千,難怪外國人參觀後,均驚歎為“東方神木。

因樹種的不同,市場價值又有不同,以楠木屬的金絲楠木最為昂貴,可達八至十五萬元每立方,而年代越久,儲存越完好,價格也越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古人雲:‘家有烏木半方,勝過財寶一箱’。”

清代的學者袁枚,在他的著作子不語中,也有關於陰沉木的描述。他是這樣說的。相傳陰沉木為開闢以前之樹,沉沙浪中,過天地翻覆劫數,重出世上,以故再入土中,萬年不壞。其色深綠,紋如織錦。置一片於地,百步以外,蠅蚋不飛。

身如炭黑,顏色有殊,遇水黑亮,塗油色駐,燒灰為黃,異於普木。

輕重有異,能沉能浮,香味有否,皆有存數,樹種有別,氣味可無。

千年碳化為陰沉,長年水下水沉木,皆是良材好樹木,多年歲月靈性足。

······

周瑞手裡的太清珠,正是不知道多少年的陰沉木。

乃是無價之寶,價值連城。

在周瑞的命令下,百變怪拿出一件玻璃杯,裝滿清水,然後將“太清珠”放入到水中。

只見這太清珠直接沉入水中。

不過並沒有沉底,而是懸浮在半空中。

接著,讓周瑞目瞪口呆地事情出現了。

這太清珠不知道受到了什麼樣的力量。

竟然旋轉起來。

而卻旋轉越來越快。

大家都知道,用玻璃棒攪動玻璃杯裡面的水會出現旋渦。

這太清珠旋轉也產生了這種現象。

但是很快,一道紫氣直接從太清珠上散發,接著旋轉而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一道紫氣直衝天際。

接著,周瑞便看到一個老者騎著青牛從遠處緩緩地駛來。

速度很慢。

在老者的身邊,還可以看到其他的景象,比如天,比如花草等等,十分地神異。

整個玻璃杯完全變成了紫色。

就在眾人以為快要結束的時候,一個又一個的文字浮現。

周瑞仔細一看。

竟然是《道德經》裡面的文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只不過這些文字都是繁體字。

也幸好周瑞認識一些。

否則就悲催了。

當然,周瑞認識的並不全。

但是《道德經》三個字他恰好認識。

這異象持續了三分鐘才消散。

然後又停了一分鐘,這異象再次開始,十分的神奇。

周瑞猜測,很可能和太清珠上面的溝壑有關。

但是上面的溝壑太密,而且有的淺,有的深。

有的長,有的短。

有的人為雕刻,有的天然形成。

縱橫交錯。

根本無法複製。

很快,百變怪將其從水中取了出來,然後十分鄭重地將其放到一邊。

······

這東西實在是太珍貴了。

乃是道家的無上聖物。

如果被道家的那群人知道。

周瑞估計自己以後的日子就熱鬧了。

他相信,那些人肯定會天天來糾纏他。

至於另外一個珠子,也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