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實景紅包大抽取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1章 乾隆三大中堂 松花石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1章 乾隆三大中堂 松花石硯

在《閱微草堂筆記》的最後面,有一個紅色的印章。

周瑞看到了,其他人也看到了。

印章上面寫著兩個字——“石庵”。

這兩個字不是很出名,但是“石庵”這兩個字確是一個人的稱號。

而且這個人相當的有名。

他就是清朝十分有名的大官——劉墉。

劉墉是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勳長子,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

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死後追贈太子太保,賜諡號文清。

在乾隆皇帝那個時期。

有三個十分有名的大臣。

紀曉嵐,劉墉,和珅,並稱為乾隆朝三大中堂。

劉墉嗜好藏書,家中藏書既廣且博,除經史子集四部之外,對於佛、道、類書、碑帖、字畫、戲曲、小說、彈詞、曲譜、平話之類無不收藏,此外收藏奇石、硯臺、毛筆、古琴等也均稱名一時。

······

書籍上面的石庵,正是劉羅鍋。

如果說,原本這書價值十萬,因為劉羅鍋一個章,價格至少翻三倍。

沒辦法,名人效應。

否則為什麼那麼多地方爭奪孫悟空,女媧娘娘,黃帝等等。

有名了,就有錢了嘛。

其他幾個人相互對視了一眼,都看了出來。

眾人回去之後,開始商量起來。

······

周瑞不知道價值幾何,他不會估價,但是他等到最後出價就行。

當然,很有可能會多花錢。

但是周瑞不在意。

他不缺錢。

鑑定完之後,他們開始給自己的老闆說起來。

“十萬”,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人喊道。

“十三萬”。

“十五萬”。

······

漸漸地,價錢越來越高,但是相應的,喊的人數越老越少。

在外面,眾人都在等待著。

因為大門已經被關上,所以並不清楚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是怎麼了?”沒有多長時間,周母便過來了。

她接到徐嬸的電話,便直接趕了過來,結果沒有想到,竟然還關門了。

“這還不是老六家,搞什麼拍賣,怕我們看到”,徐嬸說道。

她明白六爺爺的心思。

要是真拍賣出很多錢。

很容易惹人眼紅。

現在這個年頭,紅眼病的人可不少。

······

“二十五萬”,沉默了一會之後,一個人再次喊出一個價格。

六爺爺那個激動啊。

二十五萬,一輩子也沒有見過這麼多錢啊。

周瑞看了看,看到眾人都有些猶豫。

知道這東西差不多已經超過極限了。

否則,眾人不會這個模樣。

“二十六萬”,就在這個時候,周瑞出口了。

眾人都不由看向周瑞。

六爺爺也不由看向周瑞。

不過周瑞沒有任何的表情。

願意看就看,反正也不會掉幾塊肉。

聽到周瑞的價格,半天沒有人回答。

一是因為價格超出他們的意料,二是因為,不想得罪周瑞。

“好,成交”。

六爺爺那個激動啊。

二十六萬。

“周先生,這裡需要現金交易,我看你也沒有帶現金,需不需要我幫忙”,朱佔軍提醒道。

“現金?”周瑞不有一愣,他沒有想到竟然是現金交易。

這麼看來,這《閱微草堂筆記》可能遠不止二十六萬,眾人怕現金用完了,錯過後面的東西。

所以才顯得猶猶豫豫。

“謝謝你的好意,不用”,周瑞搖了搖頭。

“六爺爺,我現在沒有現金,不過我可以答應你,等這件事情結束,我可以帶著慶華去銀行,將錢儲存起來”。

“小瑞啊,六爺爺看著你長大的,能不信你”,六爺爺看到周瑞這麼說,臉上充滿了笑容。

都是鄉裡鄉親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更何況,他知道周瑞的情況,絕對不會坑他的。

“好”,周瑞點了點頭。

眾人瞠目結舌,這都行。

這有人就是好辦事。

看人家,啥都不用怕。

······

接著,六爺爺將第二件東西拿了出來。

這是一塊硯臺。

硯臺十分地漂亮。

和周瑞上一次得到的歙硯差不多大小。

但是很明顯的是,明顯不如歙硯精美。

在硯臺的下面,同樣印著一個標記——石庵。

這硯臺,竟然也和劉羅鍋有關係。

眾人心裡暗暗驚奇不已。

難道這人的祖上是劉墉不成。

否則,為什麼兩件東西都和劉墉有關係?

周瑞深深地看了六爺爺一眼。

沒聽說六爺爺祖上有什麼權貴之人啊。

不對,六爺爺不是和我一個祖宗的嗎?

窩草······為什麼?

周瑞有些懵逼。

沒有多長時間,眾人再次返回。

周瑞坐到朱佔軍的旁邊。

“朱哥,你知道這是什麼材料的嗎?”周瑞不由詢問道。

朱佔軍那個受寵若驚啊,沒有想到周瑞親自過來詢問,還喊自己朱哥。

“周先生,這位是王老,是一位資深的鑑定專家,讓王老給你說吧”,朱佔軍那半吊子的水平,他怕給周瑞說不明白。

還不如讓王老出馬。

“麻煩了”,周瑞點了點頭。

在朱佔軍的旁邊,那位老人看著周瑞,開始給其介紹起來:“根據我的鑑定,這硯臺的材料是松花石,所以被稱為松花石硯,又稱松花硯,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手工藝品,與端硯、歙硯、紅絲齊名,被稱為古代四大石質名硯。

這種松花石硯起源於明朝,推重於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對松花石硯都十分欣賞,康熙帝還封它為“御硯”,一直專供宮廷使用。

康熙帝御製松花石硯雙鳳硯識語:“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起墨益毫,故其寶也。”

乾隆帝稱讚它:“松花王,色淨綠,細膩溫潤,可中硯材,發墨與端溪同,品在歙坑之右。”認為松花石硯完全可與名硯之冠端硯媲美。

而《格致鏡源》一書雲:“松花石硯溫潤如玉,紂綠無瑕,質堅而細,色嫩而純,滑不拒墨,澀不滯筆,能使松煙浮豔,毫款增輝。昔人所稱硯之神妙無不兼備,詢足超軼千古。”

······

周瑞對於後面的話沒有聽清楚。

但是他知道,這松花石硯不如他手裡的歙硯,所以瞬間,他失去了競爭的念頭。

還是讓給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