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實景紅包大抽取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5章 國粹——內畫壺 五大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5章 國粹——內畫壺 五大類

十二個鼻菸壺,一共有五種材料,十二個畫面。

每一個都精緻絕倫,就好像天地之間,最為漂亮的藝術品一般。

周瑞承認,自己心動了。

這十二個鼻菸壺,他想得到。

“先說好,這是一套,不單賣”,六爺爺對著眾人說道。

“當然,這麼好的東西,如果單賣,會折壽的”。

“是啊,必須要一套”。

眾人紛紛點頭,他們要買,就買一套。

“你們還是先鑑定一下吧”,六爺爺讓開身子,讓眾人上來鑑定。

眾人看到這裡,所有人都跑了上去。

包括哪些不懂鑑定的人物。

周瑞身邊不懂鑑定的林清雅和瑞雯也跑了上去。

這麼漂亮的東西,他們也喜歡。

女人,對於這樣精緻的小物品,向來沒有多少抵抗力。

······

眾人看著十二個鼻菸壺,眼中充滿了驚歎。

這十二個鼻菸壺一共由五種型別。

第一個,也是最多的,乃是料器鼻菸壺,一共有四個。

在周瑞的眼中,這四個料器鼻菸壺是他最喜歡的。

而且這四個鼻菸壺明顯是一套。

四個鼻菸壺上分別描繪著梅蘭竹菊四君子,盡態奇研,十分的漂亮。

在背面,各寫著一首詩詞。

除此之外,還有一枚淺淺的印章。

就好像刻上去的一般。

料器,其實也就是玻璃,只不過在古代,沒有玻璃和這個稱呼。

料器鼻菸壺有其獨特好處,除不漏氣、不受溼外,還能看到所盛鼻菸的份量、成色,因此很受歡迎。

料器鼻菸壺不以質地取勝,而以做工見長。其質雖為玻璃,卻能模仿各色名質,且惟妙惟肖,生動無比,比如金星料、花料、雄黃料及各種仿寶石料等。

梅花為紅色,極其的嬌豔。

背後寫著一首詩詞。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是王安石的《梅》。

除此之外,其他的三個後面各有一首詩詞。

······

兩個象牙鼻菸壺。

可以說是鼻菸壺中特別珍貴的一個,無他,材料珍貴,工藝上也很講究,多運用深淺浮雕和鏤雕,玲瓏剔透、有時還施以彩繪,顯得十分華美。

因為是後來陸陸續續收集的,所以在圖案上可能有些重複。

兩個瓷器鼻菸壺,即瓷胎鼻菸壺。從康熙至清末二百餘年間,琺琅彩瓷皆由江西景德鎮制胎,運往京城後,由宮廷畫師彩畫燒成,其他品種則可由景德鎮獨立燒製。

清代瓷器業相當發達,因此瓷鼻菸壺種類也很齊全,什麼青花、鬥彩、粉彩、釉裡紅等等瓷鼻菸壺都應有盡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瓷器鼻菸壺隸屬於青花系列。

一個描繪著“八仙過海”之圖文。

一個鐫刻這“蓬萊仙島”——福祿壽三星之象。

就好像青花瓷一般,十分地漂亮。

那是一種不同於其他的獨特美。

一個紅寶石鼻菸壺。

各類寶石鼻菸壺乃是清代御用鼻菸壺,製作物異常雄厚,因此任何珍貴之材,皆可利用。紅藍寶石、珊瑚、瑪瑙、琥珀、水晶、碧璽、青金石、木變石、珍珠等奇珍異寶,都成了鼻菸壺的原材料,再由技藝超群的匠師們奇特構思,精心雕琢,真可謂價值連城。

讓周瑞可惜的是,這紅寶石鼻菸壺僅僅只有一個。

十分的可惜。

要是多幾個,那真的發了。

這紅寶石鼻菸壺上鐫刻著十分精美的圖案,如同八百裡秦川一般。

連綿起伏。

摸上去,及其的漂亮。

第五種乃是內畫鼻菸壺。

內畫壺是料器的一類,也有水晶質地的。因其數量多,影響大,這裡單獨列出作為一類。

剩下的幾個,全部都是內畫壺。

也是最多的一個。

在內畫壺中作畫,描繪出來的無論是書法還是圖畫,是人物還是山水都要符合人類左右兩眼的視物習慣,所以在壺坯的內壁作畫,用的是反向作畫的手法。

內畫藝術有四大流派“京、冀、魯、粵”。

京派的藝人用竹筆、柳木筆作畫,以畫面厚朴、古雅見長;魯派用毫毛筆作畫,以畫面纖巧、豔麗取勝,王習三在繼承北京明、清著名老藝人葉仲三技法的基礎上,融合內畫名家流派之特長,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在國際上被譽為“冀派”。

王習三的作品意境深遠,氣韻生動,渾厚質樸,線描富於變化,設色協調雅緻,佈局嚴謹得當,款式高雅工秀。他畫的鼻菸壺不僅技巧精湛,而且表現題材十分廣泛:山水、人物花卉、蟲草等應有盡有,擴大了內畫壺的取材領域,無論是人物花鳥,還是山水風景,他都精益求精,力求準確、逼真,形神兼備,氣魄宏大,達到真、善、美的統近年來,王習三在工藝美術上不斷創新,產品由內畫壺一種,增加了外畫壺和內、外畫壺兩種,繪畫題材由山水、人物、蟲鳥、花草,擴大到長城、山海關、故宮、頤和園、正定大佛寺、趙州橋等名勝古蹟;作品銷往五大洲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收藏家們競相爭購的珍品。

在瓶的內壁繪畫需要用一種很小的勾筆,筆端仍然是狼毫,狼毫在澀澀的毛玻璃壁上繪畫,就像在宣紙上一樣著色穩定。在這種大方向確定以後,各種流派和風格的大師以及作品便自皇宮至民間湧現出來。

內畫的題材從簡單的裝飾圖案開始,慢慢發展到山水、人物、花鳥,進而在圖畫中插入具有故事情節的傳說和神話,在繪畫技藝成熟之後,又進一步借鑑國畫藝術,給每幅作品加上題款、印章,使得內畫壺越來越具有欣賞性,也使得內畫壺有了高雅的藝術品位,而俗文化藉此承襲了雅文化的血脈。

將華夏文化精髓中書法與繪畫之雅移植於內畫壺後,內畫壺被做為國與國之間禮尚往來時的最珍貴禮物。

有句行內俗話叫:“登堂入室馬少宣,雅俗共賞葉仲三,陽春白雪周樂元,文武全才烏長安。”

馬少宣的代表作是在大拇指大的壺內,工楷書寫全篇《九成宮》,以譚鑫培扮黃忠為題材的國粹也囊括其中;葉仲三廣涉花鳥、山水、人物、草蟲、博古,擅長聊齋紅樓。

PS:感謝“叮噹喵啊咪,起點 iOS”朋友500起點幣的打賞,感謝“蹲馬路看小說”“風之天雲靈”“高唱凱歌SSS”“天如水”等朋友的百賞,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