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實景紅包大抽取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1章 被坑的周瑞 未卜先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1章 被坑的周瑞 未卜先知

那個時候周瑞還小,也就七八歲的年齡。

周母也是閒著無事,所以想著給兒子看看命。

誰不想自己的孩子好。

於是帶著周瑞來到馮瞎子的那裡。

周瑞坐在小馬紮上,也不說話,就那麼靜靜地看著。

周母很配合。

要生辰八字,給生辰八字。

要抽籤,就抽籤。

最後,算出來周瑞乃是天上的“牧童”下凡。

說好聽是牧童,其實就是個放牛娃。

所以必須地“保”,否則在十八歲的時候,將有一場大災難。

周瑞現在才八歲,十八歲那得十年之後。

那個時候,馮瞎子說過什麼自己可能都不記得了。

即使算錯了,誰還來找他啊。

周母當時那個害怕啊。

當然要問清楚了。

馮瞎子告訴周母,周瑞乃是天上長青仙人身邊的童子。

幫助長青仙人放牧。

後來因為一個機會,將牛給放跑了,怕被責罰,所以偷偷下凡來。

現在長青仙人還沒有發現。

但是時間長了,長青仙人肯定會發現,會來找周瑞,然後將其帶走。

周母那個害怕啊。

還真信了。

不要感覺這些人傻,迷信的人,他真信。

更何況當時還是《西遊記》熱播的時期,神仙下凡那是非常平常的事情。

別說這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情,就是現在,相信的人也不少。

去農村看看。

不說算卦的。

每年去廟裡還願的人,數不勝數。

一些觀香的人,更是發了大財。

······

周母相信之後,當然要尋求破解的辦法。

馮瞎子再次忽悠起來。

讓周母買一個扎好的紙人,小男孩,也就是七八歲的年齡。

然後三腥。

三腥就是豬肉,雞肉,魚肉。

水果四種。

用黃裱疊的元寶,九百九十九個,活公雞一隻。

香燭一對。

然後到廟裡去還願。

還要在早上沒有人的時候。

當然,還有更為重要的香。

需要點香,虔誠禱告。

周母回去之後,就去準備,花了一百多。

還請了一個老婆婆去幫幫。

要知道,二十年前的一百多,和現在的一百多不一樣。

那個時候的錢是錢啊。

周母和周父將周瑞交給周奶奶,然後大清早就起床,給周瑞去還願。

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周瑞確實很得寵。

不過現在想想,似乎被坑了。

但是千金難買爺樂意。

圖個心安也不錯。

否則周母天天想這事情,生病了更麻煩。

(根據老北真實故事改編,我信佛,所以對著事情深信,經常給老北算卦相親,快笑哭了!)

······

周瑞想起小時候的事情,不由會心的笑了起來。

他真的沒有想到。

竟然是“算卦”的本領。

難道讓自己去當神棍?

周瑞其實猜錯了,“算卦”其實並不等同於“神棍”。

只是有些人才疏學淺,卻想著洞察天機,所以只能半斤八兩,讓人笑掉大牙。

同時,也因為這些皮毛都沒有學會的人,敗壞風氣,讓這個行業變得更加的艱難。

同時,不相信的人也越來越少。

“算卦”一般依據的乃是《周易》。

《周易》博大精深,從周朝的時候便開始出現。

那個時候是周文王演化《周易》,並將其傳承下來。

如果《周易》真的垃圾,一文不值,相信五千多年的歷史,也不可能流傳到今天。

可以說,這算卦和學醫的差不多,學不好,誤人子弟;但是精通之後就不一樣了。

各行各業似乎都這樣。

······

有些人相信路邊攤的算命先生。

可以這麼說,十個有九個騙。

真正牛逼的人物,才不會在大街上擺攤,他們不是在深山道觀,就是在國家機構之中。

關於“卜筮”、“算卦”,很久就有歷史了。

據《尚書·洪範》記載,箕子告訴武王,“天乃錫禹洪範九疇”,九疇“七日明用稽疑。”稽疑之法,“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士從,庶民從,是之謂大同。身其康強,子孫其逢吉。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庶民逆,吉。庶民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卿士逆,吉。汝則從,龜從,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內吉,作外兇。”

這就是說,參與決策的是五種意見,卜和筮是其中兩種。

卜筮經常運用於軍國大事中,這個時候有三條原則:

一是先筮而後卜。

古代華夏人民認為物先有象而後有數,龜為象,筮為數。卜筮時先以蓍草筮,如得吉數,不必再卜,如不吉,再卜其象。

二是卜筮不過三。

古代華夏人民卜筮是為了求吉利,但有時並不是一卜就能得到吉兆,一卜不吉可以再卜、三次卜筮得到的如果仍不是吉兆,就不能再進行再卜、三卜,三次筮等到的如果仍不是吉兆,就不能再進行第四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古代華夏人民認為,即使進行第四次得到了吉兆也不靈驗了。

因此,通常情況下卜三次還不是吉兆的話,要進行的事情就暫時中止,待擇吉日再卜。

這就叫卜筮不過三。後人常說事不過三,當是從“筮不過三”音而來。

三是卜筮不相襲。

卜筮是先筮而後卜,筮之不吉,可以再卜,如果卜之還不吉,就不能再筮。

古代華夏人民認為卜為象,筮為數。

物先有象後有數,象數不能倒置。

因此,即便卜之不吉,可以再卜,但卻不能筮。

上述三條可以說是上古時代卜筮所應遵守的原則。至於卜筮時卜官沐浴更衣、焚香禱告,則是題中應有之意。

後來卜筮之術流佈中國民間廣為流行,而軍國大事則常常藉助《易》卦或占星來預卜吉凶。

卜筮從統治者輝煌的共堂來到了華夏民間,卜筮之術因而得到了迅速發展,被廣泛地用之於人們的日常生活,許多迷信神靈的人遇有疑難不決或其他一些事情,總是下意識地想求術士占卜一下。

······

僅僅關於“卜筮”,周瑞就看了半個多小時。

好像一本小書之後。

周瑞看完之後,腦子有點漲,資訊有點多。

“華夏文化,博大精深啊”,周瑞心裡不得不感慨。

“不過這個郭璞是何須人也?”周瑞不有嘀咕著。

關於算命,周瑞也知道很多牛逼的人物。

比如說伏羲,先天八卦,河圖洛書,這個不用說。

比如說周文王姬昌,後天八卦。

還有姜子牙,鬼谷子,黃石公,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諸葛亮,唐朝著名的大相師袁天罡、李淳風,《燒餅歌》的劉伯溫等等。

但是這個郭璞,周瑞真不知道。

PS:感謝“葉落寒傷”朋友300起點幣的打賞支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