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實景紅包大抽取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7章 彈琴峽 大聖遺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17章 彈琴峽 大聖遺音

登高望遠,看著遠方起伏的山川,鬱乎蒼蒼。

周瑞走一回,停一會。

看看外面的風景,然後拍攝幾張照片。

長城的城牆上面,殘留著風吹雨打之後的痕跡。

當然,也有不文明現場的殘留。

那就是“某某某到此一遊”。

以前的時候,對於這種行為監管力度不是很大。

所以導致了很多不文明行為。

後來國家開始加大整治力度。

對於這樣的不文明行為,加大了懲罰。

罰款。

甚至是拉黑。

這種拉黑,不僅僅是這個景區將你拉黑,而是,全國各地的景區,都將你拉黑。

······

周瑞看著城牆上面的文字,眼睛裡面充滿了羨慕。

可以說,這“某某某”,從此就銘刻在了長城之上。

不過這事情,羨慕,不代表可以去做。

羨慕老王娶了一個漂亮媳婦,你不能犯法去把人家給啥了吧。

羨慕富豪錢多,你不能去做綁架的事情吧。

那銀行錢更多,你還去搶銀行不成。

走走停停,周瑞來到了八達嶺。

長城最為著名的地方之一。

接著,周瑞便在周圍遊玩起來。

和別人不一樣,別人是玩,而周瑞是為了瞻仰先人的智慧。

感受先人在八達嶺上凝聚的心血。

可以這麼說,在長城之上,不知道染了多少士兵的鮮血。

不知道有多少亡魂駐守在這城牆上面。

說起來那是相當的裝逼,其實這貨就是來找紅包的。

還別說,這一路行來,還真讓周瑞找到了兩個紅包。

全部都是歷史紅包。

第一個歷史紅包,是在彈琴峽那裡獲得的。

彈琴峽位於八達嶺南,三堡村北,五貴(鬼)頭山間。為關溝七十二景之一,峽西壁上,留有“五貴頭彈琴峽”六字。

關於彈琴峽,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是從古時候就流傳下來的。

據說,早先居住在彈琴峽附近的黎民都是從山西大槐樹底下那兒遷來的。

當初移民時,有一家夫妻沒能同時遷出,只丈夫一人先來到這裡落戶謀生。

因他彈得一手好琴,就用琴聲表達對愛妻的深情思念。沒想到因逃避官府追趕的妻子雖誤了與丈夫同行,卻能在千里之外聽到熟悉的琴聲。

於是妻子便費盡了千辛萬苦,尋聲而來,回到了丈夫的身邊。

夫妻倆在過上了團圓美滿的生活之後,丈夫仍不忘日日彈琴祝賀。

他的琴藝和作法感動了天上神仙,到他死了以後,神仙們就把他居住過的峽谷命名為“彈琴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並讓這裡的高山流水學他彈琴的聲音。

聽起來十分地美好。

但傳說畢竟是傳說。

至少,周瑞沒有看出來多麼的美。

古時候的彈琴峽極為美麗,峰迴路轉,山清水秀。兩山相峙,石壁相對,清溪中流。溪水從緩坡瀉下,淌流在石罅之間,淙淙有聲,兩岸的石壁為之共鳴,悠揚婉轉,如彈琴聲清脆悅耳,元朝詩人陳孚到此,曾寫詩“月作金徽風作弦,清聲豈待指中彈?伯牙別有高山調,寫在松風亂石間。”

不過後來修京張鐵路時,將東北面小山和峽谷削為平地,修八達嶺公路,開山鑿洞的泥沙石塊,填平了溝谷。如今石壁題字依存,但是溪水旋蕩於峽谷的優美聲音再也沒有了。

可以說,人類改變了自然。

在方便利己的同時,但是卻少了一個美景。

總體來說,利大於弊。

雖然少了一處風景,但是卻造福一方。

周瑞在彈琴峽那裡,獲得了一張古琴。

彈琴峽裡面出古琴。

不得不說,這一個紅包給的有意思。

周瑞領取了紅包之後,開啟紅包空間,然後在上面輕輕一點,然後古琴的資訊顯現出來。

這一張古琴,乃是傳說之中的——大聖遺音古琴。

“大聖遺音”古琴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即使不熟悉,也應該聽說過她的名號。

大聖遺音產生在唐代,當時的皇帝是李亨。

大聖遺音就是其即位後所作的第一批宮琴。

因為當時的聽琴人是由盛唐開元、天寶時代過來的。

因此,所作“大聖遺音”琴依然保持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具有秀美而渾厚的氣度。

而它的渾厚感表現在琴面大而厚的弧度。

“大聖遺音”琴具備了奇、古、透、潤、靜、圓、勻、清、芳等九種美好音色。可以說是集韻味於一器,是目前傳世古琴中很難得的。

······

周瑞曾經得到過琴,但是從來沒有得到過這麼好的古琴。

而是還是華夏十大名琴之一的“大聖遺音”。

如果讓一些喜愛古琴的收藏家之後,還不為之瘋狂啊。

更為關鍵的是,這“大聖遺音”保持十分地完好。

沒有任何的瑕疵。

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而且,這大聖遺音特別的完美。

上面的琴絃,也保持完好。

都知道,琴棋書畫乃是華夏古代文人引以為傲的四項技能,也是四種藝術。

其中,琴樂是華夏史上淵源最為久遠而又持續不斷的一種器樂形式,據傳聞,伏羲時期就有。

也就是最為著名的“伏羲琴”。

堯舜時期,更是創琴曲,制禮樂。

古琴是最古老也是最純粹的樂器,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

古代稱為琴,近代為區分琴與西方樂器中的琴,因此新增“古”字,稱之為古琴。

古琴製作的技藝,十分的複雜,被稱為斫琴。

它需要有專業技術的琴師完成操作,以體現其散、泛、按音質的勻稱等諸多專業要求。

除了對工匠技師的出身派系的正宗性要求極為苛刻外,對選材和工藝流程的完整性也極為考究,歷來素有“爺爺備料、兒子制琴、孫子彈琴”之說。

一張好的古琴,選好材之後要經過一到三年的晾曬,即便是晾好的材料,從定胚成形,再到定音上弦成品,時間跨度也達三年之久,再經過百餘道工序製成。不能使用機器,全是靠鏟子、銼刀一點點打磨出來。

儲存得當的話,古琴可以存世上千年。

所以華夏的古琴,只要保養得當,傳承千年不成問題。

不要以為是贗品。

周瑞就非常喜歡古琴。

具體來說,他喜歡華夏古文化。

琴棋書畫,瓷器,詩書畫印等等。

PS:感謝“風之天雲靈”朋友100起點幣的打賞支援,謝謝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