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實景紅包大抽取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3章 回程 《富春山居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93章 回程 《富春山居圖》

周瑞在錢塘之地並沒有呆太長時間。

因為“廚神爭霸賽”快要開始了。

周瑞不得不終止了自己繼續向南前進的打算。

接著,周瑞直接上了高速,然後一路向北,回到了東海省天海市。

雖然沒有高鐵和火車快。

但是走高速也不慢。

周瑞從早上開始出發,到了傍晚便回到了九鼎山上的別墅。

他這麼著急回來也是有原因的。

他要為“廚神爭霸賽”整理食材。

世界大變,世界各地都出現了奇特的變化。

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未知的食材。

他們美味,富含營養。

比原本世界上,大多數的東西都要美味。

即使是周瑞,也要認真對待。

因為走高速的原因,在回來的時候並沒有遇到多少紅包。

其中有一段經過大山,周瑞獲得了幾個大山的饋贈。

讓周瑞很是激動。

在回來的道路上,周瑞一共收穫了七個普通紅包。

第一個普通紅包,他獲得了一架星海的鋼琴。

黑色的,十分的漂亮。

而且質量也不錯。

用手摸上去,質感十分地細膩。

不是那種粗製亂造的鋼琴。

當然,這鋼琴算不上最為頂級的鋼琴。

這鋼琴也就差不多兩萬塊錢。

富裕一些的家庭,基本上都能買得起。

······

第二個普通紅包,周瑞得到了一塊石頭。

就是一塊石頭。

一開始的時候,周瑞還以為系統給他開玩笑。

但是仔細檢查之後,什麼異樣也沒有發現。

接著,周瑞將石頭放入到山河空間內。

這石頭除了個頭大一些,沒有什麼稀奇的地方。

周瑞並不指望他裡面可以蹦出一個石猴。

······

第三個普通紅包,周瑞在裡面獲得了一本書——《唐詩三百首》。

周瑞不敢說裡面的詩詞全部會背,但是他有自信,裡面有一半多,他都會背。

不過這《唐詩三百首》製作確實精良。

無論是紙張,還是其他,都十分地漂亮。

這東西用來收藏確實不錯。

······

第四個紅包,周瑞得到了一件古董商品——晚清人物故事廣彩特大碗。

直徑:40.5CM,高:13。

此盤造型規整碩大,用彩鮮明沉穩,繪工流暢古樸,胎釉細密潤澤,施彩及紋飾描繪風格明顯,傳世包漿自然,足底露胎幹老,綜合判斷為清晚期製品。

這人物故事廣彩特大碗乃是一對。

放在一起,相當的漂亮和精緻。

不過雖然是一對特大碗,但是上面描述的故事卻不一樣。

左邊的特大腕描述的乃是“武松打虎”的場景。

在特大碗上,描繪著山林,奇石,高山等景色,在正中央,描繪著一個大漢騎在一個老虎的身上,掄起拳頭大的拳頭,正要打下去。

不過還沒有打下去。

在下面,是一個巨大的虎頭,張著嘴,一動不動。

栩栩如生,十分地逼真。

頗有一種清朝晚期的那種繪畫風格。

而右邊的特大碗上,繪畫著“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場景。

不用說,一看就能看出來。

一個光頭大和尚,雙手抱著一顆柳樹。

柳樹下面已經被拔出了一般。

和尚的臉上十分猙獰,胳膊十分地粗壯。

異常的恐怖。

······

第五個普通紅包,是周瑞穿過大山的時候,大山的饋贈。

乃是一包種子。

一包沒有任何資訊,誰也不清楚是什麼的種子。

第六個普通紅包,周瑞得到一條名貴香菸。

第七個普通紅包,周瑞得到了一條圍巾。

除了這七個普通紅包,周瑞還得到了三個異世界紅包。

第一個異世界紅包,周瑞得到了來自某電影世界的——《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書畫,畫家黃公望為鄭樗所繪,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佈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溼並用,極富於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被稱為“華夏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明朝末年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被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

較長的後段稱《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前段稱《剩山圖》,現收藏於江浙省博物館。

前半卷名稱:《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尺幅:縱31.8釐米,橫51.4釐米

後半卷名稱:《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尺幅:縱33釐米,橫636.9釐米

不過這個異世界紅包給了周瑞一個驚喜,同樣也給了周瑞一個遺憾。

驚喜是,紅包裡面的《富春山居圖》是完整版。

也就說前半卷和後半卷都在周瑞的手中。

遺憾的是,此畫還是被燒了。

成為了一大段和一小段。

因為電影裡面演出的時候,就是一大段,一小段。

對此,周瑞也有些無奈。

不得不說,這《富春山居圖》不愧是華夏十大傳世名畫,確實不一般。

據說,黃公望把“畢生的積蓄”都融入到繪畫創作中,嘔心瀝血,歷時數載,終於在年過八旬時,才完成了這幅堪稱山水畫最高境界的長卷——《富春山居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它以長卷的形式,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峰巒疊翠,松石挺秀,雲山煙樹,沙汀村舍,佈局疏密有致,變幻無窮,以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表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

此畫卷為六接的紙本,即是由六張紙連成的畫卷。

為了創作《富春山居圖》,他在“領略江山釣灘之勝”時,“袖攜紙筆,凡遇景物,輟即模記”。

他為完成此畫而潛心觀察、揣摩費時三四年。

張庚在《圖畫精意識》中記載了董其昌對此畫的讚譽,“子久畫冠元四家……如富春山卷,其神韻超逸,體備眾法,脫化渾融,不落畦徑。”

······

當用鑑寶術看完《富春山居圖》上面的資訊之中,周瑞不由對《富春山居圖》的作者——黃公望,產生了深深的佩服之情。

這樣的人,才是值得尊敬的大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