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大宋海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王登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王登基

宗望看了看金兀術,覺得兀朮說的這個辦法也不錯,於是便點頭說道:“兀朮說的不錯,這倒也是個不錯的辦法,以漢制漢,倒也不錯,只是你們看這些宋臣之中有誰比較合適呢?”

於是宗望一邊將他們的決定派人急報金帝吳乞買,一邊宣佈廢掉徽宗和趙恆二帝,被俘大臣們聞聽之後,立即有不少人失聲痛哭,紛紛哀求宗望不能這麼做,可是完顏宗望才不會搭理他們的這種哀求呢,當場命人上去扒下了趙桓身上的龍袍,結果有宋臣想要阻攔,立即便被金人一刀砍翻在地,於是再也沒人敢去阻攔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趙桓身上的龍袍被金人扒去。

可憐趙桓這個皇帝,實在是窩囊到了極點了,登基的時候,他是被眾臣給硬套上了黃袍,架到了皇帝的位子上,可是登基一天時間不到,便被金人給抓了起來,成了金人的俘虜皇帝,這才沒多少天,身上的這身龍袍便又被人強行扒了下去,結束了他短短的皇帝生涯,這麼窩囊的皇帝,這世間還真是不多見呀!徽宗也被扒去了龍袍,兩個人就此成了廢帝!

廢掉了徽宗二帝之後,宗望立即便對這些大臣們說到:“假如你們想活的話,那你們就推選出來一個人,當皇帝吧!當然,你們中的人當了皇帝,應該向我們大金稱臣,聽從我們大金的吩咐才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些大臣面面相覷,誰都明白這個所謂的皇帝絕不是個香餑餑,誰坐上去,恐怕誰就要倒黴,對於他們來說,還是大宋的臣子,幹這個事情,那可是忤逆之罪,以後萬一趙氏復辟的話,那這絕對是個誅九族的大罪!所以沒人當這個事情是好事,相互推脫扯皮,搞了一天,居然連一個人選也沒有推選出來。

宗望這些金將們聞之後,登時大怒,威脅要砍掉他們這些人的腦袋,將一幫宋臣嚇的屁滾尿流,又是一番商議,結果一夜過去,各個都熬紅了眼睛,還是沒有商量出來一個結果。

最後宗望他們這些金人實在不耐煩了,於是便親自在這些宋臣中劃拉了起來,首先進入他們視線的就是蔡攸,這廝是大宋朝的太宰,可是宗望搖頭不許,這廝是大宋出了名的奸臣,任用他當傀儡皇帝,那絕對不行,估計命令一出,大宋就舉國造反了,這廝絕對幹不長,所以宗望和諸將說了,只要是大宋這些大臣中,被稱為奸佞小人的大臣,都不能考慮,最好能找一個名聲既不算壞,身份地位還不能太低,而且還膽小怕事,嘴皮子能說會道、當了這個傀儡之後還能聽話的人出來頂缸,最後劃拉過來了一遍之後,金人將目光最終鎖定了一個人身上。

張邦昌同志在聽聞了金人要他當這個皇帝的時候,當場便暈了過去,好不容易被人救醒之後,坐地上便放聲大哭了起來,他雖然沒什麼本事,但是對大宋姓趙的還是一片忠心的,這金人該死,怎麼能把他扶上這個該死的皇位上面呢?這擺明是要他死呀!他寧可這會兒被砍了,也不願意幹這個事情,於是張邦昌撒潑耍無賴說什麼都不肯當這個破落皇帝,誰勸就跟誰急,這一點張邦昌還是做的不錯的!

宗望聽聞張邦昌堅辭不許,說什麼都不幹這個傀儡皇帝,於是立即大怒起來,將這幫落魄大臣們給都弄來,告訴他們,只要張邦昌不幹,他們這些人全都要跟著死!不但他們要死,而且他們的家人也要跟著一起死,但是他們如果勸張邦昌上位的話,這下便把一幫混蛋給嚇壞了,於是他們聯名勸進,要求張邦昌說什麼都要當這個偽皇帝,張邦昌這次也下了狠心了,還是說什麼不肯答應,你們死就死去吧,反正被金人抓了,名節早已不報,那就死去吧!

張邦昌繼續堅辭不出,弄得一幫混蛋大臣們哭爹喊娘,只差叫張邦昌爺爺了,張邦昌還是不答應,最後宗望乾脆來了個更狠的,威脅張邦昌道:“你如果敢不答應的話,那也行,你看到沒有?這些大臣和他們的家眷,還有這大名府中二十幾萬百姓,就會因為你而死,只要你不答應,我們將立即血洗大名府,將這裡屠一個雞犬不留!”

訊息傳開之後,大名府的百姓不幹了,誰愛當皇帝誰當皇帝,你們別扯上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呀!反正這些年趙家皇帝也沒給老百姓幹過多少好事,換了就換了拉倒,別鬧得我們也跟著被殺呀!於是大名府出現了非常吊詭的一幕,大批老百姓湧上街頭示威遊行,堅決要求張邦昌登基當皇上,這下倒好,群臣勸進,百姓逼迫,張邦昌真是沒轍了,只好答應了下來。

此間,宗望大軍也沒有閒著,大肆在大名府蒐羅財物,同時派兵向西猛攻相州,向北威逼邢州,沿途燒殺搶掠可以說是無惡不作,直鬧得河北一帶饑民遍野,土地荒蕪,大批難民逃往了京東東路和南方,說這一帶赤地千里也不為過之。

可是這個時候,金人在攻向邢州一帶的時候,終於還是遭遇了抵抗,抵抗金兵的不是什麼正規宋軍,而大多都是義勇,說白了就是一幫老百姓抄起了傢伙和他們幹了起來。

這些義勇其實也不算是為大宋拼命,他們之所以抄傢伙和金人幹,主要原因還是出於自衛,他們不但和金人幹,還猛打宋軍,因為和金人比起來,這些宋軍更是可惡到了極點,他們不敢和金人打,可是劫掠起百姓來,卻毫不手軟,老百姓實在是被逼的沒有了辦法活下去,於是一些有本事的人便揭竿而起,管你是金兵還是宋兵,只要敢來找我們的麻煩,就跟你們幹!河北一帶徹底亂了起來。

可是幸好邢州有一個新上任的知州大人,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開始四處徵召義勇,收攏殘軍敗將匯聚在了邢州一帶,開始組織抗金大業,說起來宗澤也只是個文臣,不通什麼兵事,但是貴在他抗金決心十分強烈,剛到邢州的時候,他便開始整頓器甲,修葺城池,招募鄉勇,操練兵馬,在金兵過境的時候,他因為羽翼未豐,兵馬不多,只能眼睜睜看著金兵越過邢州而去,現在經過一番整備之後,他聚起了大量的義軍收攏了不少的敗兵,將他們重新整編,在邢州一帶開始操練佈防,當宗望軍出現在邢州一帶的時候,宗澤立即派兵四下伏擊金兵,居然連連打了幾個勝仗,於是河北路各地聽聞了這個訊息之後,立即人心大振,不少人開始朝邢州一帶趕來,投奔宗澤軍中,加入了抗金的行列之中。

宗望聽聞了這個訊息之後,覺得此地不宜久留,畢竟他們離金國還太遠,一旦宋人聚起來的話,鐵了心要和他們打,那就是讓他們隨便砍,也會砍鈍了戰刀的,於是他立即命張邦昌在大名府登基,賜張邦昌國號為“大楚”,張邦昌實在無奈,只好面東登基,小心翼翼的當上了這個大楚的偽皇帝,歷史似乎又回到了原來的軌道上面,不過地點卻由汴梁城改到了大名府!

這個時候,宗望和趙栩都收到了一個訊息,兩方一憂一喜,因為這個時候,金國傳來的訊息說,金國的遼東一帶,突然有一支大宋的悍軍越海而過,攻佔了遼東一帶的蘇州關和復州等地,將遼東一帶牢牢的控制了起來,命宗望軍立即回援遼東,主持剿滅這股宋匪。

完顏宗望聽聞之後,和他的部下們都覺得大驚,他們一路打的大宋國以不國,可是沒成想大宋居然還有人敢跑到他們老窩裡面在他們金國的小肚子上插了一刀,這件事似乎有點讓這些金人承受不住了,宋人在他們眼中如同羔羊一般可以任意宰割,豈能容他們攻打自己的大金國呢?

而趙栩是聽了李波傳來的訊息,李波自從趙栩因帶頭放箭一事抓了他,要問罪於他之後,雖然最後被無罪開釋,但還是脫下了身上的這身軍服,帶著他的人離開了趙栩的王府,不論張虎如何勸解,都堅辭不入王府,只是在王府四周住下,必要的時候,可以援助一下趙栩,為此,趙栩對李波頗有一些感到歉意。

這日李波忽然前來王府,要求見趙栩,正在和大臣們商議事情的趙栩聞聽之後,立即遣散了大臣,將李波招入了殿中,還破格命人賜座給他,李波面無表情的拒絕了之後,然後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交給了張虎,讓他轉交給趙栩。

“啟稟王爺!這是我家公子的親筆信,令在下轉交給王爺,請王爺過目!”李波跪著對趙栩說道。

趙栩本來是想和李波敘敘舊,可是一聽說徐毅來信,便立即接過來抽出信紙看了起來,信紙上的話語不多,趙栩趕緊看去,只見上面徐毅寫到:

“驚聞東京鉅變,在下深為王爺的膽識所折服,二帝蒙塵之事已無法挽回,望王爺節哀順便,此時國不可一日無主,萬望王爺立即登基繼承大統,力挽狂瀾於危難之中,重整大宋河山,光復大宋失地,於今之計,王爺必須安內方可禦敵於境外,在下已率軍攻佔金國遼東蘇復等地,願為王爺拖住金兵,萬望王爺速速登基繼承大統,重整大軍直擊金國,以雪大宋之恥!徐毅拜上!”

趙栩看完了信之後,心頭更是感慨萬分,自己的大宋兵將們各個被金兵打得抱頭鼠竄,可是徐毅卻率軍攻入了金國境內,如此行為,恐怕足以令大宋天下將士汗顏了!

“啟稟王爺,在下還聽說我們公子前些日攻破了金國的薊州城和開州城兩地,在那裡大敗金軍,斬首過萬,金人聞訊之後,定會退去,還望王爺儘快重整大宋兵馬,解太遠之圍,光復失地!現在汴梁城局勢已安,勤王大軍紛至,王爺身邊也不缺人了,在下就此告辭,希望趕上我們公子和金人的大戰!”李波今日心情也很是不錯,於是將他所知的事情告訴了趙栩,這可是臉上倍有光彩的事情,伏波軍此戰之後,恐怕天下再也不會有人不知道伏波軍的威名了,只是他多少有點遺憾的是他不能跟在徐毅身邊,參與進去了,於是便趁機對趙栩請辭到。

趙栩聽了李波的話之後,更是驚喜萬分,趕緊說道:“這些日訊息隔斷,我還未聽說伏波軍居然已經幹出了如此大事,大宋能有徐公子如此的忠心之人,實乃我大宋的洪福呀!如果大宋上下軍民皆有你家公子的宏志,那大宋何愁不能中興呢?”

送走了李波之後,趙栩立即召集眾臣議事,有了徐毅這支奇兵之後,趙栩也覺得心中有了一些底,連徐毅都說要讓他立即登基繼承大統,那他也就沒什麼好猶豫的了,伏波軍在金國這一鬧騰,勢必會牽制金國大批兵力,那對於大宋來說,也就為大宋爭取到了一定的喘息的機會,趙栩終於下定了決心,現在大宋能站出來頂住這個皇位的恐怕也只有他一個人了,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趙氏百年多基業就這樣土崩瓦解了吧!

當眾臣到了王府之中後,趙栩先將伏波軍的這些訊息告訴了這些大臣們,聞訊之後,眾臣無不感到震驚,原來他們都聽說過伏波軍的名號,但是真正重視他們的卻沒有幾個人,只是知道伏波軍是海上的一股海賊勢力,貌似很強,居然以一己之力猛攻安南,還打得安南李朝割地賠款,本來大家都很惱恨這個伏波軍,覺得要不是他們襲殺了金國使臣的話,金國也不至於會和大宋翻臉,只是這段時間只顧忙著抵禦金人了,所以才沒有人提出發兵圍剿這支伏波軍的建議。

可他們沒想到的是在這個國家危難的時候,所有大宋軍隊都在金兵鐵蹄下連連敗退,這支伏波軍反倒以義軍之名,主動發兵攻打起了金國,還破金國數城,連敗金兵數陣,如果這話不是從濟王口中說出來的話,而且還說的這麼篤定,這些人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正在這時,京東東路也傳來了訊息,說京東路滄州守軍武節郎韓世忠派人來報,伏波軍薊州城下大敗金兵數萬,斬首無數,另外伏波軍還攻破金人平州城,逼得金國大定府派去的援軍主將自刎謝罪,同時還聽聞伏波軍在海上大敗一支金國遼陽府派出的大軍,令金人損失慘重,殿中眾臣這才真正確認了這個事情不假,不是趙栩信口開河忽悠他們,於是殿中立即人心大振,紛紛大發起了感慨。

看著殿中的大臣們臉上的表情,趙栩也覺得輕鬆了一點,畢竟好久都沒有見到過這些大臣們露出過一點笑臉了,有了這個好消息之後,對於大宋軍民上下來說,無疑等於是打了一劑強心針,起碼讓大宋所有人都知道,金人並非是不敗的神話,大宋也並非無人能打敗金人,對於全國來說,此事完全起到了鼓舞軍民上下士氣的作用。

訊息傳開之後,汴梁城內外立即人聲鼎沸,原來破口大罵伏波軍的那些人也都改變了態度,開始重新審視起這支海賊軍隊來,都紛紛打聽這支伏波軍到底有多少人,怎麼會如此厲害,將金人打得吃了這麼大的虧呢?

一時間伏波軍的威名立即像長了翅膀一般,飛向了各地,令舉國上下都為之一振,悲觀情緒減輕了許多。

趙栩也重提了主持大局的事情,大臣們馬上再次要求趙栩立即登基繼承大統,趙栩終於欣然答應了這件事情,因為此時大名府的金兵廢掉二帝,並將張邦昌被推上皇位的訊息也已經傳入了東京汴梁,東京汴梁上下又是一片譁然。

趙栩聞之以後,再也不敢耽擱下去,如果再這麼下去,天知道大宋會不會一夜之間又冒出無數個皇上,那麼大宋就算是徹底完了!

雖然玉璽不在東京,可是皇帝的儀仗器具還在,當即便宣佈接替皇兄趙桓,昭告天下宣佈登基稱帝,並派出了大批信使前往大宋各地下旨,要求地方官員向他稱臣,同時因為這些勤王大軍留在東京汴梁實在是個隱患,戰不能戰,還整日為了糧餉等物,動不動就發生大規模的械鬥,完全一副無政府主義的架勢,於是趙栩力排眾議,下旨各地勤王兵馬的主將進城面君。

諸將入城之後,趙栩立即留下他們,命他們派人抽選出他們軍中精銳兵馬,歸於秦鳳路的种師道軍中,由种師道為河北路討金都統制,統一進行操練,其餘老弱雜兵們立即就地解散,令他們返回各自原籍,否則的話就以某亂為名,治他們的罪,此舉也是趙栩無奈之舉,東京汴梁現在實在養不起這些閒人了,雖然李綱等人上表反對,但是趙栩還是堅持了這個意見。

這些各路兵馬主將們看看也沒有其它辦法,只好派人陪同种師道之弟種師中帶領秦鳳路的將官到城外大營中將精幹一些的青壯兵馬挑選出來,宣佈趙栩的聖旨,令其餘的人立即返回各自原籍。

城外的這些落選雜兵立即一片譁然,試圖衝入汴梁城找趙栩評理,他們覺得自己是來勤王的,不該被這麼解散,可是趙栩也早有準備,立即命趕至京城的姚平中率兵馬彈壓,同時令汴梁城中的禁軍關閉城門,嚴陣以待,通令那些試圖鬧事的散兵們立即散去,否則的話就弓箭伺候他們。

這些被淘汰的老弱雜兵們無奈之下,只得在姚平中率領的兵馬看押下,啟程返回各自原籍,各個都是滿腹牢騷,當送走這些人之後,趙栩長長的松了一口氣,這樣一來,雖然看起來東京汴梁的兵馬數量減少了大半以上,但是相對來說統馭起來,卻方便了許多,而且最大的好處是這些兵馬相對比較精銳一些,在种師道兄弟和姚平中等大將的率領下,起碼也有一些戰鬥力了!要知道勝捷軍在大宋來說還是頗有一點威名的!

雖然趙栩解決了聚集在汴梁城的亂糟糟的兵馬的問題,但是這麼做同樣弊端也很明顯,大批被解散的兵馬雖然返回各自原籍,但是許多人在離開了汴梁城之後,都成了流寇,開始四處流竄,成為了各地的一害,給他以後找了不少的麻煩。

張邦昌勉為其難在大名府名不正言不順的登基稱帝之後,假模假樣的下了個偽詔,大赦天下,也算是暫時安撫一下金人,宗望看到張邦昌登基之後,心急火燎的立即宣佈北還金國,問張邦昌是否給他留一些兵馬替他看門面,張邦昌在大臣們的慫恿下,表示不用,宗望於是立即起兵離開了大名府,押著徽宗、趙桓等皇室成員,撇下了那幫俘獲的眾臣給張邦昌充門面,朝著北方而去。

張邦昌看著金兵離城而去,立即將大名府的眾臣給召集在了一起,商議如何應付接下來的事情,這個時候,大臣們看到金兵已退,便紛紛要求張邦昌退位,南返汴梁,將皇權重新讓給留守東京汴梁的濟王,畢竟在他們眼中,也只有濟王趙栩眼下還能算得上是正宗的皇室一脈了。

張邦昌聽了之後,也不敢怠慢,他現在說起來是被金人任命為大楚皇帝了,可是手下可以說沒有一兵一卒,大宋上下有誰會聽他的呀!於是立即寫了一封請罪信,派人送往東京汴梁,對趙栩一再稱罪,說願意帶這幫大臣們返回汴梁,讓出這個狗屁大楚皇帝的位子。

趙栩此時剛好授予傷愈的种師道為同知樞密院事,兼京畿宣撫使,統轄城外的十萬新軍,準備北渡黃河,攻打大名府,以懲治張邦昌這個所謂的大楚偽皇帝,而此時張邦昌的書信卻到了東京汴梁。

(許多朋友都猜到了,濟王鐵定是要接手大宋這個爛攤子的,但是卻不要亂猜以後劇情的發展,出來叫罵說豬腳是狗腿之類的話,因為劇情還會有新的發展的!)(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