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大宋海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四十七章 學生領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四十七章 學生領袖

陳東待到落座之後,和徐毅寒暄了一番,將徐毅率軍直取金國腹地的壯舉好一頓稱讚,徐毅被他幾乎捧得有些薰薰然了,然後這才提出了此行的目的,說是奉了皇上之命,特來對徐毅宣旨,希望徐毅能接受朝廷的賜官。

徐毅先是連說謬讚,但聽到了陳東提起了宣旨一事,馬上便攔住了陳東,徐毅態度十分堅決的說道:“多謝陳大人!聖上的好意草民心領了,但是在下不過一介布衣之人,之所以揭竿而起,前來征討金國,為的只是能為大宋百姓盡一點綿薄之力,從未想過有朝一日加官進爵,絕無求得富貴榮華之心,而徐某也自知才疏學淺,不足以擔此大任,現如今我們在此和金國激戰,只為能為朝廷爭取一些時間,使當今聖上得以重振朝綱,為大宋攬狂瀾於為難之中,只要聖上率大宋軍民,擊退金國,到時候徐某就會解甲歸田,至於聖上的美意徐某實在承受不起,還請陳大人將聖旨帶回,稟明聖上,以後萬莫再給徐某什麼賜官了!”

陳東聽了之後,知道徐毅心意已決,但是卻又看不出徐毅對皇上封他的這個都指揮使有什麼不滿,也不敢過於堅決,只是又勸了徐毅一番,但是都被徐毅再三婉拒,於是知道懷裡面的這個聖旨,看來是交不給徐毅了,只好作罷。

徐毅看到陳東一臉沮喪的神情,又說了一些客氣話,令人設宴款待陳東,招來了楊再興、高俊等人坐陪,席間陳東看到偌大一個帥府,酒宴很是簡單,更無美女獻舞之類的節目,顯得十分節儉,毫無奢華之感,和大宋官員之間舉行的酒宴一比,簡直堪稱寒酸,於是便更對伏波軍刮目相看了幾分。

宴罷之後,徐毅和陳東又談及了一些東京汴梁的情況,得知趙栩即位之後,十分勤政,而且也確認了趙栩確實抗金之心十分堅決,頗有一代明君的風範,也就放心了下來,他就怕自己拼死拼活在這個地方和金人猛幹一場,趙栩登基之後,卻又步了趙構的後塵,又當了一個逃跑皇帝,那他就算是徹底白忙活了,那他付出的所有努力也就徹底付之東流了,但是現在看來,他不用再為這個事情擔心了,只要趙栩不是個笨蛋,假以時日,大宋中興倒也不見得就是個虛幻,於是隨口也說了一些對朝廷施政的建議。

其中包涵了不少有關大宋政令方面的不少弊政,還有徐毅自己提出的不少相關解決辦法,聽了徐毅的這些話之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陳東被徐毅的見識大大的給震撼了,因為徐毅憑藉著後世諸多知識提出的這些解決辦法,對於陳東這個古人來說,實在是太過於新奇了,於是陳東立即徹底丟下了宣旨一事,和徐毅長談了起來,一番攀談,徐毅的見識更是令他折服不已,暗道如此一位高才之人,卻偏偏落海為盜,而沒有為朝廷所用,實在是大宋的遺憾!

思量再三之後,陳東又提及了封官一事,他乾脆將朝中因為聖上要封賞徐毅官職一事,引起了紛爭告知了徐毅,也表示以徐毅只能和所獲戰績,只給一個都指揮使實在是有些太低了一點,並表示此次回去之後,定要稟明聖上,為徐毅求得一個合適的官職。

徐毅先是聽了黃潛善居然因為阻撓給自己封官一事,被趙栩貶出了京城,很是感到意外,這個黃潛善要說他也是聽聞過的,大宋奸相之中黃潛善也算是一個,只不過沒有秦檜那麼出名罷了,沒成想現在卻因為只是阻止趙栩給自己封官,卻落得一個這樣的下場,宰相的位子沒登上,居然就被活活氣死了,可嘆大宋以後算是少了一個禍害,不由替大宋感到慶幸。

可是當他聽陳東說要再為自己進言,找趙栩為自己求更高的官職,於是便笑了起來,連連搖頭推辭,說什麼都不讓陳東去為他爭取這些東西,自己和趙栩是什麼關係呀!陳東肯定是不知道的,自己不但和趙栩早已認識,而且相處的相當不錯,更加上這次怡慶到汴梁省親,趙栩估計很快就知道自己是他的妹夫,求官一事豈用得著陳東這個芝麻小官說話呢?這大宋的官,他還真是瞧不上眼,更不愛做,即便給他封個王爺又能如何?所以徐毅謝過了陳東的美意之後,再次婉拒了他。

陳東實在想不通徐毅為何如此對當官不感興趣,要知道現如今天下沒幾個人不想當官的,可是在徐毅眼中,大宋的官職,似乎對於他來說一點誘惑力都沒有,甚至隱約中還有一點避如蛇蠍一般,搞得陳東一頭霧水。

徐毅在和陳東的交談之中,才得知了李波在汴梁城頭弄的那一出好戲,居然大逆不道的率先不顧城下的大宋朝臣還有皇室宗親的性命,開弓放箭射殺金兵,招致那些朝臣還有皇室宗親傷亡慘重,差點被趙栩殺掉,後來還是陳東領太學學生糾集了大批城中百姓才將李波救下,面露出一絲苦笑,這個李波自從跟了自己之後,現在還真是一點都不將大宋的官員還有那些皇親國戚放在眼裡,居然敢作出這樣的事情,可見自己這些手下,現在真不當他們自己還是宋人了!這些事情李波回來的時候,壓根就沒有對徐毅說起來過,想必李波也不想讓徐毅和當今這個大宋皇帝趙栩,因為此事產生什麼不快。

但是轉念一想,也幸好是他派李波到了汴梁,保護趙栩,要不然的話,李波不率先放箭阻敵於城下的話,搞不好被金軍這一弄,東京汴梁就真的要完蛋了!趙栩在城中如果也被金軍給擄去的話,那大宋此時恐怕已經就到處都是軍閥割據,一片大亂了,還何談舉國抗金,中興大宋呀!看來他無意之中派李波去汴梁,又為大宋立了一功,自己還真就成了一個改變歷史的關鍵因素了!

徐毅對陳東連聲道謝,謝他仗義執言,救下自己的屬下,陳東搖頭道:“此事本來就是我們這些士子應該做的,那些被俘的朝臣,說起來是食大宋俸祿,可是卻在金軍兵臨城下之時,一味逃走,才落得一個這樣的下場,怎麼能怪那李校尉大逆不道呢?但不知徐將軍又為何要謝我呢?難不成將軍認識這個李校尉,或者是這個李校尉的朋友嗎?”敢情陳東只是將這個事情隨口當作飯後的談資說來給徐毅聽的,壓根就不知道這個李波就是徐毅的手下大將。

徐毅這才知道原來陳東壓根不知道李波的真是身份,於是趕緊掩飾道:“哦!我只是聽說了此事之後,頗為那個李校尉感到不平,陳大人仗義執言,倒是頗令在下敬佩,所以才為這個李校尉還有天下之人謝你!呵呵!”

陳東聽了徐毅的話,也不再深究了,又和徐毅說起了有關治天下的事情,特別提了有關這次他從大連港過來的時候,沿途看到的那些百姓的情況,問徐毅是如何如此快的得到了這裡百姓的支援的問題。

“很簡單!天下的百姓什麼地方的都差不多,要知道天底下最多的還是窮人,他們的願望其實都非常低,只要有一塊可以立足之地,有田種,有飯吃,有衣穿便足矣,可是這麼一點需要,都難以得到滿足,伏波軍之中的將士們大多都是窮苦百姓出身,深知百姓的不易,我們便在到了這裡之後,殺了當地的貴族還有一些無德的大戶,沒收了他們的田產之後,分給了當地的赤貧人家,所以很快便得到了他們的擁戴,要不然的話,但是應付當地百姓的敵視,我們這點兵馬,都不足以使用了,還何談和金國對壘呢?”徐毅倒也沒有瞞陳東,這種事情當地人都知道,沒隱瞞的必要。

陳東立即恍然大悟,徐毅的這一招果真夠厲害,那別人的東西收買人心,一點本錢都不用,便立即得到了這裡的百姓的擁護,真可謂是釜底抽薪呀!於是更對徐毅不敢有半點輕視了。

其實徐毅也對陳東的這個名字很有點耳熟的感覺,彷彿在什麼地方聽說過他的名字,就是一時想不起來到底在哪兒聽過或者是見過這個陳東的名字,後來他們又聊到了徽宗手下的八賊,而不是以前歷史上所說的六賊的下場的時候,聽說了這些人全都已經被殺或者是死於非命之後,忽然才想起來這個陳東的來歷。

徐毅有點不敢相信,今天居然又見到了一個歷史上的牛人,這個陳東可不是一般的人,史上此人雖然沒有官職,但是卻很有名,此人別看只是一個太學學生,家境貧寒,但是卻不甘人下,仗義執言而聞名遐邇,史上此人以學生身份,聯絡大批太學學生,在金兵攻打大宋的時候,上書欽宗為民請願,怒斥童貫、蔡京等六賊,後來得到朝野官民的支援,硬是將六賊給扳倒在地,讓欽宗誅殺了這六賊之中的三人,徹底清除了徽宗手下這幾個超級大奸臣的勢力,給大宋贏得了一次復興的機會,要不是徽宗後來抗金之心不堅定,保不準歷史上金兵也不見得就能破了汴梁,將徽宗和欽宗二帝給抓到金國,慘死在哪兒!

由此可見此人絕對是那種嫉惡如仇的人物,這麼算來,中國歷史上曾經的愛國學生運動,此人絕對堪稱是開山之人,後來陳東還做過一件重要的事情,聯合太學學生和民眾力挺李綱為相,也獲得了勝利,算得上的大宋士子之中的一個傑出代表了。

只是徐毅技藝之中,這個陳東下場卻很慘,人生幾起幾落,先是在欽宗在位的時候,被清算學潮運動的時候被捕下獄,後來在一些有識的大臣的強烈要求下平反昭雪,重新得以功名,被任命為什麼官徐毅就不記得了,但是後來到了高宗趙構上位之後,南宋小朝廷南逃遷都臨安之後,陳東見宋高宗罷免李綱,就上書請求留下李綱,罷免黃潛善、汪伯彥等,宋高宗沒有答覆。陳東又請求宋高宗親征,以迎回二帝;對不圖進取的將領予以治罪,來振作士氣;宋高宗車駕應該回到東京,不應該到金陵去,也沒有得到宋高宗的答覆。黃潛善等人極力慫恿宋高宗去金陵,陳東又上述請求罷免黃潛善等人。

這時適逢平民歐陽澈上書建議改革政治,抵抗金人,斥責黃潛善等人。黃潛善就用話來激怒高宗皇帝,說如果不趕快殺掉陳東等人,又會有鼓動眾人伏闕上書的事發生。宋高宗為一己之私利,決定殺掉陳東等人,就和黃潛善密謀,以除掉陳東等人。建炎元年陳東與歐陽澈一起被殺於集市上。

陳東這個一代學生運動的傑出領袖,偉大的愛國者、民族英雄,就這樣魂歸天國!當想起了這個事情之後,徐毅對這個陳東也立即刮目相看,雖然這個陳東遠沒有岳飛、韓世忠那樣大將們的威名,但是此人的德操卻足以令天下人所敬仰了,於是徐毅對陳東的態度也變的更為親切了許多。

陳東當然不知道這些事情了,但是看到徐毅對自己的態度也變得更為親切了許多,心中很是高興,也不管時間了,和徐毅徹夜長談了起來。

兩個人聊的相當投機,只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陳東又忍不住勸徐毅,要徐毅接受聖上的賜官,以此得以正名,以後也可以更好的為朝廷辦事。

雖然和陳東談的相當投機,但是對接受趙栩賜官一事上,徐毅卻絲毫不肯退讓,他說什麼都不會去當大宋的官的,政治這個東西實在是骯髒的厲害,自己一旦淌到政治這池子汙水裡面,別看他以前和趙栩關係相當不錯,也保不準什麼時候,就成了政治的犧牲品,所以徐毅在這一點上毫不含糊,依舊是婉言謝絕,是哦什麼都不答應。

陳東倒是真想不通這個問題了,按照徐毅的才幹,如果徐毅能到朝中為官的話,那對於大宋是何等的好事呀,而且徐毅的好多想法,一旦實施的話,大宋何愁不能中興呢?但是他也徹底看出,徐毅是壓根就不打算當這個大宋的官了,於是對徐毅如此淡泊名利,只為一心報國的品德,更是欽佩不已了起來。

“但是徐將軍想過了沒有?即便您淡泊名利,絲毫不想為官,但是也總要為您的這麼多部下著想吧!以下官看來,伏波軍能有如此軍威,不是我腹誹將軍您,這絕非將軍一人所能為的,將軍手下肯定有一批能征慣戰的大將,要不然也不能打得金軍如此狼狽,您即便不為自己著想,也起碼要為手下的這些將士們著想一下吧!

您不為官,那您的這些部屬也不能進階,即便獲得多大的功勳,也不能得到任何朝廷的獎賞,他們難道就不會有一點不滿嗎?所以將軍最好還是能接受當今聖上的賜官,也可以以後為將軍手下的這些將士們謀得一個晉身,成就他們的功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還有就是,要知道貴軍現在只能算是一支義軍,靠得都是你們一己之力在對抗半個大金國,打仗消耗之巨下官在這些時日之中深有感觸,聖上天天為了這個事情頭疼不已,連朝廷都為軍資短缺尚在發愁,無法大批招募兵馬,出兵北上抗金,何況以你們一己之力,在此和金國對抗呢?

假如將軍接受了聖上賜封的官職的話,那麼伏波軍以後便算是大宋的兵馬了,貴軍在此抗擊金軍,也就算是大宋轄下的大軍,朝廷自會為貴軍撥發大批糧餉軍資,貴軍也可以藉助這些軍資糧餉,在金國這裡得以更大的發展,甚至還可以直接從大宋補充兵馬,豈不更是兩全齊美的事情嗎?

將軍只要接受了朝廷的任命,許多難處自然都迎刃而解,所以在下官看來,將軍接受了聖上的賜封,絕對是個好事呀!”

陳東洋洋灑灑的說了這麼多,力陳徐毅接受朝廷任命的各種好處,還有不接受任命的壞處,還是想要說服徐毅,這些道理對於徐毅來說,自然也早已考慮到了,但是陳東所說的這些事情,在徐毅眼中,並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首先,關於自己手下的這些將領們來說,都是他一手從伏波軍提拔起來的,伏波軍現在是自成體系,說白了,跟個國家沒多大的區別,這些將領們自然不會想著去大宋朝廷裡面再謀個什麼功名了,忠誠上,經過這麼多年的深交之後,這些將領們絕對不會有什麼問題,徐毅不必擔心這個事情,對於他們以後立下戰功之後,自然他會以伏波軍的體系,來對他們進行封賞,而不會讓他們去接受大宋的官職或者封賞的。

對於後來陳東說的糧餉的問題,雖然確實只要徐毅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朝廷就沒有理由不給他們調撥糧餉,可以很大的緩解他們的難處,但是這麼一來,伏波軍就要受制於朝廷的管制,失去了自主的權利,說起來也只能算是得不償失。

更加上徐毅早知道自己有一天會起兵和金國使勁的幹一場,暗中早已偷偷的在提前做準備了,這些年伏波軍積累起來的財富,他自己都數不清楚,而且他們儲備起來的糧食,別說他們這幾萬兵馬吃了,即便是再來幾十萬,他也應付的來,還有就是在兵器上來說,伏波軍早已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兵器供應體系,各種工坊種類齊全,裝備的兵器比起宋金兩國都先進到了天上,數量也足夠維持他們使用,加上近期連戰連勝獲取的大批物資,起碼在短時間之內,他不必太為物資問題擔心,所以為了伏波軍的獨立性,徐毅壓根就不在乎能不能得到大宋的支援。

所以在陳東說了這麼多之後,徐毅淡然一笑,還是給他回絕了。

陳東算是徹底沒轍了,徐毅在當官這件事上水火不侵,他再這麼勸下去也沒什麼意義了,於是哀嘆一聲,徹底作罷。

兩個人整聊了一個晚上,待到天亮之後,陳東帶著無限的遺憾,對徐毅告辭,徐毅送給了陳東不少的禮物,但是都被陳東給堅決拒絕了,陳東不是那種普通的大宋官員,此人一點也不愛財,在他看來,徐毅的伏波軍在此抗金,正是需要大批軍資的時候,這些財物,還是留給伏波軍犒賞一些有功將士更有用一些。

對於陳東如此表現,徐毅也是欽佩不已,大宋要是這樣的官員多一些的話,如何會落得眼下如此慘景呢?

徐毅留陳東稍候片刻,然後馬上又寫了一封信,請陳東轉交給趙栩,陳東不知道徐毅寫了點什麼,但是還是恭敬的接過來,保證一定轉交給聖上,二人才灑淚而別。

陳東上路之後,在車上一刻不敢休息,讓人給他準備了紙筆,就在車上伏案疾書了起來,他要趁著腦子裡面還清楚,趕緊將徐毅給他說的那些事情都給記錄下來,回去之後呈報給皇上,徐毅所說的這些東西裡面,有許多在他看來,都是十分可行的,對於大宋以後的振興會有很大的幫助。

而陳東和徐毅都想不到的是,陳東自從和徐毅徹夜長談了這一次之後,接受了徐毅很大的影響,加上徐毅臨走送他的那封信,裡面專門舉薦了陳東,在不久之後,陳東居然飛黃騰達,成了大宋朝中的宰執,陳東上位之後,借鑑了徐毅所說的很多東西,以至於成為了一個名垂青史的一代名相,不過這就是後話了!

送走了陳東之後,徐毅又投入到了備戰之中,楊再興等諸將在見到徐毅之後,知道徐毅堅決拒絕了朝廷的任命,對徐毅更是敬佩許多,不但沒有覺得徐毅擋住了他們晉身的路子,反倒覺得更安心了一些,紛紛對徐毅表示欽佩,而徐毅讓他們不必再提此事,權當沒有發生過好了!

下午的時候,一個斥候飛馬入城來報:“恭喜主公,李將軍已經在離城三十裡的地方,大敗金軍先鋒……”(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