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大宋海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派之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五十七章 兩派之爭

吳乞買立即召集來了會寧府的將臣們,在他的乾元殿議事,一幫大臣們聽了這些敗軍帶回來的訊息之後,也都是一臉的驚異之色,半晌沒人出來說話。

因為他們這些人也都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壞消息給徹底震暈了,一時間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大殿之中一面寂靜,靜得彷彿掉根針都能聽到。

吳乞買臉色陰沉的望著下面這幫大臣們,沉默了半天才問道:“諸位看現在我們該怎麼辦呢?”

聽了吳乞買的問話之後,終於有人出來說話了,此人乃遼國舊臣,遼亡之後,便歸順了金國,也算是個謀臣了,名叫韓企先,被吳乞買授為樞密副使,官位可不算小,此人出列之後,略微沉吟了一下才說道:“啟奏聖上,此事看來我們大金國上下都小看了這個伏波軍了,復州之敗和蓋州之敗兩戰之中,我們大金國便折損了十幾萬兵馬,可見這支伏波軍絕非我們當初所想的那樣,是一個小角色,看來眼下聖上該重視這個伏波軍了!

伏波軍現在連敗我們數陣,攻取了遼陽府,並控制住了遼陽府以南打大片疆土,嚴重威脅到了我們大金腹地,他們佔據了遼陽府之後,向北可以很快威脅到瀋州,打下瀋州之後,他們便可以直逼上京路,威脅到我們上京的安全,向西可以出兵大定府,便可以截斷我們金國南北往來的交通要地,無論他們再想任何一個方向發展,都勢必嚴重威脅到我們大金國!

故此以微臣看來,現在我們應該暫時和大宋議和,先停止對大宋的討伐,集中全力,集全國之兵,儘快拔除掉這個伏波軍,徹底除掉這個隱患才行!

眼下因為宗幹大人兵敗,以至於我們上京路兵力空虛,只有儘快令宗望大人和宗翰大人的大軍回援,才能確保伏波軍無法繼續北進,我上京會寧無憂,還望聖上三思!”

韓企先這一番話立即引來了不少人的附和,本來對於滅宋來說,朝中意見還是相當一致的,但是沒想到和大宋打得是很順利,卻蹦出來一支伏波軍在自己的肚子上猛插了一刀,如此一來,形勢似乎有些不對頭了,要是繼續讓宗望和宗翰的大軍繼續攻打大宋的話,那麼一旦伏波軍繼續北犯,那上京會寧府還真就沒有多少堪用的兵馬可呼叫的了!所以諸臣紛紛點頭,請吳乞買准奏,派人和大宋儘快議和,然後可以使攻宋的大軍回撤,聯合解決掉伏波軍。

吳乞買想了一下之後,也只能如此了,於是便令人擬詔,令完顏宗望為主,和大宋儘快議和,然後他和宗翰的大軍儘快撤回來,解決這支伏波軍,除此之外,他還下詔,立即徵上京路、鹹平路以及中京路諸路兵馬,立即在遼陽府以北陳兵,嚴防伏波軍繼續趁勢北犯。

吳乞買在宣佈退朝之後,諸臣離開了乾元殿,紛紛開始下去忙碌,現在金國新建不久,百廢待興,這些金國大臣們也是忙的不可開交,雖然伏波軍的事情不小,但是他們也不能就這麼把手頭的事情都給放下。

吳乞買剛剛回到後宮之中,便聽聞侍臣稟報,說有個大臣有事要向他面奏,吳乞買一聽,此人是個小官,以前曾經被他派去出使過高麗國,卻不知道他又有何事啟奏,於是想了想之後,點頭答應了下來,讓他在明德殿面聖。

當吳乞買吃了一些御醫為他開具的一些清心的湯藥之後,才擺駕明德殿,此時那個小官已經在明德殿候著了,一見到吳乞買過來,急忙叩頭參見。

吳乞買精神不是很好,但是還是揮手道:“你有何事只管說吧!”

這個叫蘇安的人這才小心翼翼的說道:“啟奏聖上,對於伏波軍,微臣倒是有個主意……”

吳乞買的眉毛猛然跳動了幾下,然後立即坐直了身體,對著這個蘇安立即問道:“你有什麼辦法?還不快快說來!”

這個蘇安於是趕緊叩頭,開口道:“是這樣的,高麗國主在對我大金稱臣之後,對於鴨綠江以東的九城一代素有要求,希望……”

吳乞買聽完了這個蘇安的話之後,半晌沉默不語,沉思良久之後,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道:“此事你去和高麗國談吧,最好能按照你說的辦,假如高麗國答應了我們的要求的話,那麼九城一帶,給他們也無妨!”

這個蘇安接旨之後,然後倒退著出了明德殿,準備了一下,便帶上了一些隨員,出了會寧府,朝著遼陽府方向而去。

趙栩這段時間不斷的接到各種訊息,而遼東一帶伏波軍的訊息,也是他很關注的事情之一,但是和北方的戰局一比,伏波軍的事情又顯得有點無關緊要了。

雖然伏波軍在金國的遼東一帶,連戰連捷,但是還是沒有能很快影響到宋軍的戰爭態勢,金兵在河北一帶進展十分迅速,完顏宗望大軍繞過邢州,陳兵黃河北岸,連續數次嘗試突破黃河天塹,對汴梁城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但是幸好這次他派出了種師中為黃河守禦使,陳重兵於黃河南岸,並將黃河南岸分為數段,著令守將嚴防死守,而種師中更是親臨鄭州督戰,接連打退了完顏宗望數次渡河的企圖,令完顏宗望在黃河上損失不小,總算是將完顏宗望的中路軍給擋在了黃河以北,暫時解了汴梁之危。

而完顏宗望看到黃河一時間不易突破,於是便帶主力回師猛攻邢州的宗澤大軍,將邢州的數十萬宗澤軍打散了不少,連王彥所部都不得不暫時避入太行山,用游擊戰的方式和宗望大軍進行對抗,而那個河北巨寇楊進則被宗望大軍打了個雞飛狗跳,潰不成軍,號稱擁有十萬大軍的楊進,只打了一仗,便被宗望給打得跑了個沒影,宗澤率岳飛等人在邢州抵抗宗望大軍,雖然依靠著岳飛,也打了幾場勝仗,但是整體上來說,還是有點孤掌難鳴的感覺。

而种師道因解太原之圍有功,故被趙栩授命為河東路制置使,總領河東路軍民抗擊完顏宗翰的西路軍,而張孝純和王稟都因太原一戰功不可沒,分別被晉升為河東路宣撫使和太原馬步軍總管,受种師道節制,而劉光世因為作戰不利,率兵逃竄,被奪了兵權,所屬兵馬盡歸种師道轄制。

河東路一帶因為种師道上任之後,立即整備河東路諸路兵馬,進行了統一的調配之後,形勢開始有所好轉,种師道親帥大軍出太原府反攻忻州,和宗翰軍在忻州展開了一場激戰,但畢竟宋軍戰力不如宗翰所率的金軍,而金軍中又出了一員猛將叫完顏活女,加上還有銀術可這樣的猛將,种師道大軍不敵金軍,連敗數陣之後,退回了太原府,再次在太原府和宗翰的西路軍形成了對峙。

雖然河東路局勢依然不算好,但是總好過前段時間宗翰軍長驅直入,以至於威脅到大宋腹地了,所以幾路大軍中還數河東路抗金形勢要好一些,失地相對河北兩路和京東東路來說最少,這也和河東路的地形有一定的關係,畢竟這裡山地較多,不太適合完顏宗翰的金軍實施像宗望中路軍和金兀術東路軍那樣的大縱深大迂迴的戰術,加上河東路軍民抗金熱情也遠比河北一帶的軍民高出不少,所以才獲得了一個相對比較好的形勢。

而金兀術所率的金國東路軍發展卻十分迅速,金兀術在打到了濟南府的時候,因為撞上了以張叔夜、韓世忠、關勝為首的宋軍,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之後,使他的東路軍無法繼續南下,於是金兀術很快便調整了戰略,放棄了濟南府,回師青州,將駐紮在青州的張清軍擊敗,然後揮軍東進,很快便取下了萊州、登州、密州三地,將大半個京東東路給控制在了金人的手中,並且在拿下了密州之後,對濟南府形成了一個合圍的態勢,而張清丟了青州之後,只得敗往了大名府,在大名府一帶,重新召集兵馬,於濟南府遙相呼應,抗擊金兀術的東路軍,整體形勢十分不好。

更讓趙栩煩心的是,叛將孔彥舟在淮南路和趙栩派去的兵馬連番激戰,居然將宋軍打敗,隱隱中有在淮南路坐大的態勢,情況很是不妙,而且湖南大戶鐘相在洞庭湖一帶的作亂也大有星火燎原之勢,附近州縣派出的兵馬被鐘相的亂軍連連擊敗,至此已經形成了多達十幾萬的規模,他們牢牢控制了洞庭湖,在洞庭湖一帶大肆造船,和宋軍進行對抗,現在可以說是大宋依舊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外有金軍入侵,內有數股巨匪作亂,讓趙栩頭疼不已。

可是這日趙栩忽聞陳東從遼東返回了東京汴梁,於是立即將陳東招入到了宮中,一問之下,才知道徐毅居然沒有接他的聖旨,拒不接受他授予的那個遼東馬步軍都指揮使的官銜,這一下趙栩可就不高興了。

不過陳東將徐毅的話給趙栩說了一番之後,趙栩還是沒有再多說什麼,於是詳細問了一番徐毅那邊的情況,當聽說伏波軍兵精馬壯,在遼東經營的相當不錯之後,心情才轉好了一些,而且經過陳東的解說之後,他對伏波軍的情況也有所瞭解了一些,知道復州大捷並非是空穴來風,也不是什麼誇大其詞之後,對徐毅的能力心中感到頗為讚許,後來還聽陳東說徐毅親率伏波軍主力,差一點就攻下了金國的東京遼陽府之後,總算是覺得心頭出了一口惡氣,金人差點攻下了他們大宋的東京汴梁,這下徐毅率軍替他們大宋也出了一口氣,差點打下了金人的東京遼陽府,雖說這麼比有點不太合適,但是還是讓趙栩覺得解氣許多!

心中暗道宋人並非是無人呀!你看看,我們不是也出了個伏波軍嗎?一支義勇軍便打得你們大金國落花流水,也夠你們大金國丟人現眼了吧!

但是對於徐毅不肯接受自己的任命一事,趙栩還是感到有些耿耿於懷,自己一直將徐毅當成最知心的一個朋友,也是最信任的一個朋友,在他看來,現在自己已經登基成為了大宋的皇帝,作為一個朋友來說,徐毅應該不去計較什麼品級的高低,而自己之所以給他一個馬步軍都指揮使,也不過是一個臺階,即不會令朝中大臣們感到出格,又可以順理成章的將徐毅納入到大臣行列之中,至於以後的晉升,有他這個皇帝在,不管徐毅想要什麼官,那都不在話下,找個由頭給他升官便是了,何況馬步軍都指揮使這個官也不算小了,大宋武將晉升十分困難,七八品的軍官一抓一大把,但是真正能過六品以上的官就少之又少了,何況一個義軍頭領直接授予五品軍職,以前很少有這樣的先例,所以趙栩才會這麼決定。

可是他萬沒有想到,徐毅居然婉拒了自己給他的封官,還是一副世外高人的架勢,將自己置身事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可就讓趙栩有些想不通了,照他看來,徐毅當初一再拒絕出仕,最重要的原因不過就是因為自己老爹的作風問題,搞得天下天怒人怨,他徐毅不肯和大宋的那些奸臣們同流合汙,才不願出仕的,可是現在大宋可已經是他在執掌了,怎麼徐毅還是不肯出仕呢?他現在正是需要用人的時候,如果徐毅能在遼東成功打擊了金軍的話,那麼即便以後自己給他個宰相噹噹也未嘗不可,徐毅這麼做實在是令他不解加不爽!

陳東將這次他遼東之行的情況詳細給趙栩說了一遍,然後將徐毅給趙栩的信交給了趙栩,並將他整理出來的一些和徐毅交談時聽來的有關治國方面的一些見解也呈交給了趙栩,並一再對徐毅的睿智表示他的敬佩,趙栩接過了徐毅的信,開啟看了一下之後,看到的主要是徐毅對陳東的舉薦,請他以後一定要重用這個陳東,此人是難得的忠臣,而且還是一個敢作敢當的良臣,完全可以出任監察御史之職,是趙栩監察百官品行的最佳人選,趙栩也深以為意,覺得徐毅識人不錯,這一點他還是能看得清楚的,要不然這個陳東也不可能冒著被殺的危險,引領學生們上書自己,請斬八賊了!

有了徐毅的這個舉薦之後,也就為陳東以後的仕途鋪就了一條光明大道,何況監察御史品級並不高,擢升陳東為監察御史也不算難事,所以第二天陳東便被趙栩擢升為了監察御史,令他監察百官行為,這一點陳東知道了是徐毅對他的舉薦之後,倒是對徐毅頗為感激。

趙栩留下了陳東整理出來的徐毅所說的一些治國之見,看過之後,不覺也拍案叫好,這個徐毅實在是太有才了,許多問題經過他一說,直接就能捅到骨子裡面,將大宋的許多弊政分析的那麼透徹,於是更令趙栩下決心要將徐毅弄到朝中為官了!

但是徐毅沒有接受朝廷封賞的事情傳出之後,還是在朝中引起了一些震動,一時間猜測其中緣故的人眾說紛紜,有說徐毅這是居功自傲,瞧不上朝廷封的這個五品官,也有說徐毅這是擁兵自重,壓根不打算當大宋的官,還有說徐毅想要朝廷封他一個更大的官職。

總之,說什麼的都有,但是也有人為徐毅鳴不平,說以他的功績,即使是給他封一個節度使也不過分,起碼也要給個郡侯一級的官爵,這個五品都指揮使是有點說不過去了。

對於這些傳言,很快也都傳到了趙栩的耳中,趙栩也是一笑置之,沒有太去重視,現在宋金正在酣戰之中,局勢至今也沒有明朗,大宋依舊是處於絕對的劣勢,只能據城而守,卻不能寸進,更不用說收復失地了。

但是他不在意,不代表其他人不在意,起碼有這麼幾個人就不樂意了,而且意見是空前的統一,其中一位不得不提一下,此人正是御史中丞,史上超級名人秦檜同志,這廝本來並非是個投降派,被金人擄去之前,還是一個比較強硬的主戰派,只是後來到了金國之後,對大宋產生了絕望的情緒,才令他性情大變,決定對大金國效死忠了,可是現在因為歷史的改變,沒有被金人擄去,也沒成為完顏昌的手下,所以得以安穩的在朝中繼續當他的御史中丞,也算是朝中現在的主戰派之一了,。

秦檜在得知了這件事情之後,立即上書趙栩,請趙栩要注意伏波軍的動向,這個徐毅不肯接受朝廷的賜官,定有圖謀,要趙栩一定要提防伏波軍坐大,以免出現在擊退金人之後,伏波軍反噬大宋云云,請趙栩斷絕對你伏波軍的援助,限制伏波軍在大宋的活動等等,好像是說的徐毅馬上就要造反了一般。

趙栩一看他的奏摺,便給丟到了一旁,忍不住對秦檜說道:“秦愛卿多慮了,現在伏波軍佔的是金國的地盤,大宋現在和金國的事情還顧不過來,要不是他在金人後面捅這麼一刀的話,並且連獲大捷,大大的激勵了我大宋軍民的抗金熱情,實為功不可沒,否則的話,我大宋危矣!

再者,此人坐擁過萬兵力,完全可以趁機在沿海作亂,而且他們擁有大批戰船,在海上來去如風,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恐怕我們也拿他們沒有辦法,但是他們卻沒有這麼做,而是毅然冒死攻入大金國腹地,金國的大軍何等厲害,你我都知道,他們卻悍不畏死的去打到了金人的遼陽府,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放著大宋這塊肥肉他去不吃,卻跑到大金國送死,如果說他有反意的話,恐怕天下人都不會相信的!

此事秦愛卿不必再提了,此人不肯接受朝廷的分封,朕想他肯定是閒散慣了罷了,等回頭朕將他招到東京汴梁之後,親自加以封賞,想必不會有問題的!現在我們需要關心的還是前方戰事,而你現在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監察百官的事情上,現在大宋之所以到了如此田地,和地方官員大肆貪墨搞得民不聊生有很大的關係,你做好了這個事情,也就等於為朕穩定了後方,所以秦愛卿還是還是先下去忙你的吧!”

趙栩可不是像老爹和皇兄趙桓那麼糊塗的人,這個秦檜從一個平民百姓年紀輕輕能坐到御史中丞的位子上,還是有點本事的,現在他正勵精圖治,這樣的人還是要重用的!所以也沒有斥責秦檜,就將這個事情給按了下來。

秦檜彈劾趙栩,沒想到卻在趙栩面前碰了一鼻子灰,頗有點不爽,他想不清楚現在的皇上到底為何如此寬容這個伏波軍的徐毅,這樣不買朝廷的面子都不生氣,真是奇怪了!

不行,這個事情不能就這麼算了,秦檜想了一陣之後,覺得如此罷手不行,於是便敲了敲轎子的窗子吩咐轎伕道:“掉頭,我們去吳大人那裡去!”

於是他的轎子很快轉向了吳敏的府邸,這事兒還是要吳敏出面,怎麼也不能讓武夫坐大,現在新皇明顯傾向於武人,一旦這樣的話,他們這些文官必定會受到武官的制衡,再也不能在朝中呼風喚雨了,這牽扯的是兩個派別的鬥爭,而不是單單針對那伏波軍的徐毅了。

當秦檜見到了吳敏之後,於是一幫本來政見還有不同的文官開始暗中糾結了起來,而且意見空前的統一,他們這些文官都意識到了一種危機,如果繼續這麼打下去,武官的地位一定會超過他們這些文官,這場戰爭不能全都照著趙栩的意思打下去,否則的話,以後大宋朝堂上哪兒還會有他們這些文官立足的地方呀!(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