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崛起軍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國不可能造出高射機槍(第一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國不可能造出高射機槍(第一更)

“早知道這樣,就不應該指望他們!”

“不指望他們又能指望誰?很多東西就算咱們想搞,也沒那基礎呀!”

“沒基礎,也不能讓他們像打發要花子一樣對待呀,天天喊著老大哥,關鍵時候什麼大哥不大哥,還得靠自己!”

“說來說去,還是柏科長那句話,埋頭將咱們的基礎見起來才是整理,否則咱們這脖子永遠攥在別人手裡了……”

……

隨著柏毅的話一出口,辦公室內頓時炸了鍋,憤怒者有之,謹慎者有之,激進者有之,穩重者亦有之,然而不管各人是何種態度,有一個核心觀點卻是人人贊同,那便是自己的東西必須自己做主,絕不能讓人卡住脖子。

沒辦法,蘇聯人的態度著實讓在座的眾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恥辱,四臺裝置,半噸材料,這哪是什麼援助,簡直就是在打發叫花子,說穿了蘇聯人壓根就不相信他們白雲廠能研製什麼武器裝備。

不然也不會這般作為,只是如此一來,陳耀陽等人卻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要知道他們為了蘇聯援助差點跑斷腿,大大小小的技術研討會和論證會開了不下數十次,對相關武器裝備概念的介紹更是都要把嘴給磨破了。

本以為下了這麼大功夫,再加上中蘇近來的蜜月期,至少也能拿到一批成套設備和生產材料,卻沒想到廢了這麼大半天的功夫,只換來了可憐的四臺裝置和半噸材料,這讓場內之人無不有種被人玩弄的感覺,氣憤自然不言而喻。

然而氣憤歸氣憤,大談自力更生也很慷慨,和當眾人冷靜下來方才發現,現實的困難一樣也沒少,還是一個個猶如攔路虎一般橫亙在哪裡,自力更生,沒問題,只要肯花時間,憑著中國人特有的聰明才智和堅韌執著,搞出要想的裝置和材料並不是不可能。

可問題是後方耗得起時間,前線的志願軍戰士可耗不起,要知道天上的美軍戰機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播撒死亡的種子,志願軍的所承受的傷亡每分每秒都在增加,若是按部就班的發展下去,估計不等防空裝備研製出來,估計戰爭都已經打了大半了。

“柏科長,你看咱們是不是再向上級在爭取爭取?”

陳耀陽這時看向柏毅,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繼續申請或許是個快速達到目的的途徑,因此在他說完之後,所有人的目光便集中在柏毅身上,畢竟作為大家夥的主心骨,柏毅不可能只說一番冷嘲熱諷的話便不了了之,要知道爭取蘇聯的工業援助就是柏毅一手促成的,若說此次蘇聯人的援助是一個恥辱的話,那柏毅所承受的無疑是眾人眾最大的那個。

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不過柏毅卻沒怎麼往心裡去,經過這麼多天的接觸以及對歷史的熟知,柏毅對這個結果早有預料,因此談不上什麼憤怒與無奈,之所以說出先前那番“新兄弟明算賬”以及“卡脖子”的感慨,無非是想讓在場之人心裡有個警戒。

因為十年之後,蘇聯人的做法更突然,也更激烈,如果現在心裡有個準備,到那時也不至於搞得跟晴天霹靂似的。至於當下前線急需的防空武器,柏毅其實早有計較,而他所等的恰恰是這批裝置和材料。

這點東西或許對其他人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但對擁有70年經驗的柏毅來說,卻已經綽綽有餘,於是他抿了口水,便意味深長的笑了笑:“蘇聯人不是懷疑咱們的能力嗎?那咱們就造給他們看看,只要他們到時候別後悔就行!”

柏毅這番話說得很是氣勢磅礴,在場的一些人聽了也很提氣,不過還是有些老成持重的人不禁皺了皺眉,有志氣固然是好,可不顧實際情況硬撐,到最後就有可能摔跟頭,柏毅哪還不明白這些人的想法,於是放下手中的水杯,環顧了一下辦公室內人這才繼續說道:“大家記不記得半個月前,我在14.5mm高射機槍論證會上所提出的三好方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一次的白雲廠技術討論會開得很長,直到午夜時分個人才拖著疲憊的身子返回住所,不過在第二天,這些人卻精神百倍的出現在各自的崗位上,而隨著蘇聯援助的四臺裝置和半噸材料的到來,白雲廠技術小組悶頭苦幹的新式14.5mm單管高射機槍研製專案正式步入快車道……

“嗨,親愛的羅戈津同志,你聽說了嗎?白雲廠真的開始研製高射機槍了!”

二十多天後,在省城城中心的二層小樓內,身材猶如北極熊一般肥胖蘇聯駐東北聯絡處副主任奧列格斯基,推開辦公室的門,以一種好似見了鬼的誇張語調對著正在辦公桌上寫著信的羅戈津滔滔不絕的說著:“我是聽他們軍械部的人說得,而且他們很篤定表示,就算用四臺機械和半噸材料,也能造出世界一流的高射機槍,你聽聽,我親愛的羅戈津,他們說的是世界一流!”

奧列格斯基將最後的“世界一流”的話音咬得很重,至於笑聲更是爽朗而又燦爛,好似這是他有生以來聽到的最好笑的笑話一般,寫好書信的羅戈津也是啞然失笑,不過相較於奧列格斯基的粗線條,作為武器裝備技術顧問的羅戈津卻要儒雅得多。

不過他最後還是失望的搖了搖頭:“我當時就跟他們的總後首長說了,以中國現有的能力,即便給了他們全套設備,也不可能造出高射機槍,與其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引進蘇聯的同型別武器裝備,或許更實際一些,只是……”

說著,羅戈津取出杯子和伏特加,倒上兩杯,遞給奧列格斯基一杯,自己拿起一杯灌了一大口,這才無奈的嘆了口氣:“只是沒想到那些中國人比我想象的要固執得多,結果,還是鬧出了笑話!”

羅戈津如同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在品評不爭氣的後輩一般,臉上浮現出一抹恨鐵不成鋼的憤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