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崛起軍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六章 倒黴的蘇聯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六章 倒黴的蘇聯人

正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軍備首長的舉動著實在高層掀起了軒然大波。

以技術換裝置,說起來容易,可問題是中國有什麼技術?要什麼沒什麼,難不成就憑著紅口白牙的嘴皮子就能牽著蘇聯人的鼻子走?

幾乎是想都沒想,軍備首長的建議還沒說完就遭到絕大部分與會人員的反對,理由很簡單,我們拿不出蘇聯人想要的東西。

對此,軍備首長可謂是心知肚明,若是放在以前,他也不會這般“魯莽行事”,充其量會把柏毅的報告當做一個不錯的提案,然後放到檔案室裡就此束之高閣。

因為沒有人比他這個主管軍工的負責人再清楚不過如今中國軍工技術水平了。

可也正因為如此,軍備首長才會大膽的提出來,原因無他,他親自領導的攻關隊伍剛剛完成熔模鑄造工藝的改進和完善。

至此,中國掌握了一種比肩世界水平的製造技術,突破噴氣式發動機渦輪葉片完好率低的製造難題。

如果這都算不上先進技術的話,那縱觀世界也就沒什麼技術稱之為先進了。

可以想象,軍備首長在政~~治局會議上公佈這個訊息時,所帶來的震撼效果,除了那幾位極少數知道內情的高層首長外,其他與會人員無不震驚的難以言喻。

中國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了連美蘇都無法企及的技術突破,更難以置信的是,這項技術的起源竟然是中國古代老祖宗的智慧。

這下,幾位曾經誤會軍備首長的老領導終於明白,軍備首長蒐羅那麼多青銅器和傳統鑄造匠人是何用意了,原來是為了先進工藝的攻關和突破。

當然最令人震驚的是哪位身在白雲廠的副總工程師,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解決了世界性難題不說,還開創了全新的工藝領域,這份眼界和學識就算是能跨進政~~~治局會議門檻的老家夥們也有些自嘆弗如。

但更多的是慶幸,中國有了這麼個年輕人!

於是接下來的事便水到渠成,儘管柏毅並沒有參與整個對蘇的計劃,但他的報告卻成為政~~~治局決策的重要依據,加之所用交換技術的開創者身份,接下來對蘇談判的節奏便等同於是柏毅在全程把控。

如果此刻,正為通用機槍選型方案苦惱的柏毅要是知道的話,不知道會不會仰天大叫,這麼好的事為什麼不叫上我,我坑人是很在行的。

此時102首長能知道柏毅的內心獨白,絕對會悲聲哀嘆,你本人不在就已經讓我們這幫老家夥東奔西跑了,要是親自過來不得把人給折騰殘了?

也難怪102首長心裡不平衡,在此之前雖說跟蘇聯人在他盤桌上角力不太容易,但整體方向的把控還是盡在102首長手中。

可自從柏毅的報告得到政~~~治局會議的首肯後,整個風向就徹底變了,102首長感覺自己越來越像個提線木偶,只需按照報告上的原則去做就行了,其他的想法一概不需要。

這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倒也沒什麼,輕輕鬆鬆完成上級佈置的任務還不好?可問題是那可是102首長,曾經指揮幾十萬大軍橫掃半個中國的軍界強人,這輩子只有他去命令人做什麼,那受過被人擺佈的下場?

可他也沒辦法,畢竟談判不比真正的戰場,更何況還涉及眾多雲山霧繞的技術,戰場上的那套終究沒辦法全部用上,於是也只能捏著鼻子當這個“提線木偶”了。

軍備首長顯然是明白102首長的“委屈”,於是從口袋裡摸出一根煙,拋給對面的102首長,旋即劃了根火柴,親自給102首長點上:“我知道你心裡不忿,可這不也是為了大局著想嘛,正所謂術業有專攻,你在戰場是這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著,軍備首長衝著102首長豎了個大拇指,可旋即話鋒一轉接著道:“可是現在我們不是在戰場,而是在談判桌上,在這方面你就不如柏毅那小子。”

“不如他?他才多大?老子吃過的鹽比他走過的路還多,還不如他!”吸著煙的102首長有些不服氣。

“剛剛二十出頭,跟你指揮紅N師反圍剿的年紀一樣大,怎麼?你那個時候走過的路就比鹽多?”

“這個……”

軍備首長一句話把102首長堵得死死的,半點脾氣都沒有,沒辦法102首長這輩子最得意的並不是指揮大軍橫掃半個中國,二十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以年僅二十出頭的年紀指揮一個師完成反圍剿勝利。

這和現如今的柏毅何其的相似,他如果抱怨柏毅鹽沒有路多,不就等於說他自己嘛,於是抱憾的笑了笑:“你看你說的,我那時那個意思?”

“那是那個意思?”軍備首長斜睨了102首長一眼,臉上的神情似笑非笑調侃道:“行了,你就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要是心裡有氣,正好,蘇聯人哪兒是現成了,任你怎麼搞!”

102首長無奈,也唯有冷哼一聲:“哼~~也只能這麼著了!”

……

102首長的脾氣可是出奇的火爆,要想讓他平心氣順可沒那麼容易,柏毅那邊是不好找了,也只有在蘇聯人身上把這口氣給爭回來。

於是乎,蘇聯人倒黴了,一連幾天下來102首長都以及其強硬的態度來對待上門談判的蘇聯人,甚至在某天下午,直接將七八個蘇聯談判代表晾在會議室裡,三十好幾度的高溫,又是在陰雨之前。

那是又悶又熱,只靠著頭頂上那兩個轉數極慢的老式風扇,根本沒辦法驅散襲來的暑氣,如此一來差點弄得幾位蘇聯代表差點沒中暑暈倒。

可既便如此,這些蘇聯代表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裡吞,沒辦法,實在是蘇聯人太想搞明白那種能讓噴氣式發動機渦輪葉片完好率提高50%的工藝究竟是怎麼回事。

不說從中國這裡得到技術吧,至少也要弄明白裡面的門道,正因為如此,先前高高在上的蘇聯人真是不忍也得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