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八百年春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一章 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一章 鍾

薛平貴心中急轉,臉上表情卻是不動,藏得很深。? ? 而在同時,他這才現實力最強,身份最神秘的黑衫老者竟是不在車中,原本以為那黑衫老者與這宣舟是同乘一輛馬,而此時車內卻是再無他人。

宣舟斜撇一眼這薛平貴,嘴角微微翹起,仰頭望向前方,只見山下赫然已是能夠看見那浮屠寺的山門。

此時張環也已回到了崔元士的身邊,看了雲瑤一眼問到,“怎麼樣?好些了?”

雲瑤沒好氣地回到,“當然好些了。”

張環苦笑一聲,看向崔元士,只聽他道,“這武漢城地處三國相接之地,屬中原最亂的地方,那叫宣舟的小子,看模樣是跋扈不羈,其實心裡卻是打著極大的算盤。瞧見那滿身血汙點頭哈腰的傢伙了嗎?”

張環皺眉望去,起先以為這人只是個攔路劫財不成反被擒的傢伙,此時定睛一瞧,倒是覺得這人也不簡單。

只聽崔元士道,“這人腰間所配劍鞘鑲有七顆寶珠,成色質地非凡,一看就是價值不菲的寶貝,能鑄造得起這樣奢華劍鞘,還敢帶著行走山間,這傢伙兒在武漢城裡的身份肯定不簡單。能讓他以身犯險,這幫人裡肯定是帶了什麼不得了的寶貝,加上這些種種條件,這幫人應該是與秦國皇室有著莫大的關係,而他一路如此挑事,並非無腦地徒生事端,恐怕是為了攪亂這武漢城的勢力分佈,好讓秦國早已安插在武漢地界的奸細更加肆無忌憚地掌控這片地方。”

張環若有所思道,“先前那宣舟確實對我坦言他是秦國皇室之人,但是若真如前輩所說,這楚國的人難道就不會察覺?不會出手?任由他如此放縱?”

崔元士道,“楚國當然會出手,不過,這得看他們來不來得及,這幫人進入楚國地界的時間也不長,想必現在訊息才傳到朝廷裡邊,而且看模樣他們的目的不僅僅只是想在楚國這裡開啟一個缺口,而是要在這三國之中都挨個開啟一個缺口。若真如我所料,那這幫人在走完浮屠寺之後的下一步就是要進入宋國魯陽,最後再到衛國鄭州,等到他們回到秦國之時,便是中原大亂之日。”

張環皺眉,這中原大亂不就是說四國開戰嗎?不知不覺張環與雲瑤的視線撞在了一起,張環低聲道,“春秋之後數百年的時間裡中原都沒有過大的戰事,反倒是在這最後五年的時間裡趕上了,這說明,”

“這說明四國之中定然有一方掌握了世界之心,以我猜測...”

崔元士乾咳了兩聲打斷道,“算了,以後再說。”

頓時兩人紛紛住口,不再多說,言多必失,這高手眾多,說不定就被誰偷聽了去。

只是三人心中都大致明白過來,若是要使用時間重置這一扭轉戰局的逆天能力,以現在所見,絕對不會是秦國,以秦國現在的實力,只要時機成熟,一統中原都不是太大的問題,時間重置只會對他們不利,所以關鍵就在到底是這其餘三國中,哪一個掌握到了世界之心的訊息,而其中最有可能的,便是長白山所在的衛國。

張環忽而又皺起眉頭,他問到,“他們若是真要走魯陽再到鄭州,這與我們的路線不是差不多嗎?”

崔元士道,“確實差不多,所以今天到了浮屠寺之後,我們儘早離開,連夜離開東嶽山,在山外找輛馬車儘快離開楚國,之後路線再作更改,儘量不與他們扯上關係。”

張環點了點頭,當下自然是要這般行事才是最妥當的。

只是如今三人還猜不到這宣舟去那浮屠寺到底是要幹什麼。

一想到這個崔元士眉頭皺起,以現在所看,去那浮屠寺必然不會有什麼好事兒,只要出現意外,他們立馬走人便是。

崔元士既然敢與他們同行,這就是有著絕對的信心能帶著張環兩人安全離開。

隨著在山中越走越遠,穿過茂密的山林遮擋,這東嶽山的全貌漸漸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整座山很大,大得出奇,卻又不如其他的大山一樣,遮擋前方的視線,而是如同一口銅鍋,邊高內低,一眼可看全貌。

當看清這東嶽山內裡的面貌之後,眾人都是一樣,眼中露出一絲驚奇,只見這東嶽山六十餘座高峰,圍成環形,中間高高低低,但在最中間處,十餘座山峰連成一條曲線,使得整座山地恍若一副陰陽魚圖!

張環詫異道,“這東嶽山倒還真不愧當年能引來那麼多的高手大戰,這地方怎麼看都怎麼像一座洞天福地啊,只是這浮屠寺就算再怎麼名不副實,這好歹也是掛著佛教的名號,這為何會在這樣一座山中建起一座寺廟呢?”

崔元士微微輕嘆,“陰陽互根互用,消長平衡,對立制約,陰陽互藏,相互轉化,可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極則陽,陽極則陰,一副陰陽魚的圖,黑白兩色,其中的道理可謂無窮無盡。誰說這佛教就一定與道教相沖?說不定這兩教在數千年前還是皆出一脈呢?”

張環不置可否,畢竟佛道儒三教殊途同歸的話在他那個年代聽的也不算少。

此時看得清楚了東嶽山,自然也就看得清那浮屠寺所在的位置了。

只見在那連成一線的十餘座山峰的最中間一座,幾座氣勢恢宏的飛簷大殿,豎立於山頭之上,偶爾還隱約還可瞧見幾個和尚從山下挑水上山。若是不知情者還真以為這是一座佛教聖地。

一路走得安靜,不免有些乏味。

只見那馬車內的宣舟又掀開了側邊的車簾笑道,“佛教道教都有敲鐘的習慣,這佛教在一口佛鐘上鑄有這樣的銘文:“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佛寺的鍾都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緊敲一十十八下,不緊不慢再敲一十八下,如此反覆兩遍,共一百零八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環問到,“為何是一百零八?”

宣舟一笑,“這有兩個說法,一說是這一年有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五天為一候),合為一百零年輪迴,天長地久。另一說是,人有一百零八種煩惱根,鐘鳴一百零八響,以盡除人間煩惱。鐘聲深沉、洪亮、綿長,才能震撼人心。形大體重的鍾基頻低,儲能大,使鐘聲深沉綿長。用加入錫的青銅制鐘比黃銅和鐵製鍾聲音青脆。鍾的下部和鍾唇加厚外張,使聲音向外輻射能力強,就會使鐘聲洪亮。所以,大凡具有感染力的佛事鍾的鐘聲,都是由形大體重、鍾唇厚而外張的青銅鍾出的。敲鐘時,可別忘了耳聞心誦:“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如此心,福慧雙修,功德無量。嘖,只是可惜,咱們來晚了點,沒能趕上早鍾,這晚鐘估摸也是聽不著了。”

張環聞言微微皺眉,不知這宣舟廢了半天口舌說話到底是何意。

只是那身前的兩個和尚,神情頗為複雜。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