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八百年春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章 老頭張春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章 老頭張春秋

天地之中悄然出現的神秘力量,天下人將其稱之為靈力,天道一途即是引靈力入體,直達丹田,又至丹田而出,傾瀉於外,以達摧山撼地之威。

靈力對武道的作用同樣受益無窮,傳統武學招式可引動靈力共鳴加持於招式之上,從而提升威力,但其終究敵不過將靈力納入體內的天道一派。

楚秦宋衛,四國平分天下。

其中以秦楚兩國實力最強,佔據大片江山。

而宋衛兩國之間年年衝突不斷,經常爆發戰事,但均是小規模的交接,並未有太大的動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秦楚兩國樂意著坐山觀虎鬥,並不時煽風點火。

宋國定都彭城,國界至黃河以西,過華山,再到武漢,再到南京,數四國之中國土面積最小。

安陵在當年本是地處楚魏相交之地的一個小國,依附於魏國之下,在歷史中本是被秦國以遷地為由滅國,但卻是在偽紀元後於亂戰之中被宋國收入囊中,編納為一個郡。

安陵郡建城於北,命名北陵城,原本遭受戰亂之後是一片荒涼,後因當世四大宗門之一的太王宗的宗門就坐落於距離北陵城不遠的太平山上而繁榮起來。

天下四大宗門皆受王朝權貴的重視,只要能夠進入四大宗門,日後定然能夠被王朝派遣軍中委以重任,在這個亂世之中,地位便是一切,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導致天下聞名而來妄求拜師入門的人集聚在了北陵城中。

因修習天道者的莫大威能傳遍天下,諸多宗門派閥趁熱打鐵大張旗鼓地鼓吹造勢收納錢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諸多有實力的大派接連在天下露頭,而其中是以秦國的黃老道教,衛國的清風寨,楚國的月宗,以及宋國的太王宗實力最強,並稱四大宗門。

但如今的天下四大宗門中無一例外皆是修行天道,武道一途已是落寞如斯。

但天道一派亦非所有人皆能修行,受人資質影響,初次引靈氣入體幾分便是代表著日後能有多高的修為。

平均每十人中只能是有一人能夠有足夠的資質修行天道,而如今四大宗門門人弟子逐漸趨於飽和,對招收新人弟子的要求自然也就是嚴之又嚴。

已是達到百中挑一的地步。

而每年慕名而來想要入門拜師的年輕人就多達數千人,長此以往,留在北陵城的人也就是越來越多。

倒是讓這本不起眼的小城如今越發地繁榮。

張環跟著張春秋一直走到了北陵城的城門外,與之前一樣,他的腦中一直迴盪著那一個問題。

“我到底是誰?我到底是張環,還是張書誠?”

“不對啊,我現在既不像張書誠,也不像張環啊,我到底是誰呢?”張環他喃喃自語,勾著頭不知不覺就超過了張春秋,自個獨自便是直接朝著城門走了進去。

張春秋皺著眉頭在後邊望著,也沒想叫住他,腳下輕輕一踢,便是瞧見一顆石子正好砸中了張環的腦袋。

張環這才揉著腦袋轉過頭來,望著張春秋他憤憤道,“幹嘛啊?進城啊。”

張春秋是個子不高的老頭,比這才年僅十六歲的張書誠都還矮上半個腦袋,頭髮鬍子各白了一半,皮膚黝黑,胳膊腿粗壯有力,看著就是個成天在田地裡務農沒見過什麼世面的老家夥。

只聽張春秋瞪眼道,“老子走在後頭,你這當兒子的就得跟在後頭。”

張環聞言臉上一陣的抽搐,看著張春秋說罷又邁著步子向前邊走去,他這才慢吞吞地回了一句,“有病吧你。”

這兩句話都是張環沒有加以思考就脫口而出,這半天之後張環才回想起來當時的情況,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心中道,“剛才不是我在說話吧。”

其實那兩句話都是張環自己說的,只是這張書誠的記憶在腦中山為完全融合,從而影響到了他大腦的思維,讓他自己分不清主次。

這張環此時連自己到底是誰都分不清楚,自然也就不懂其中的緣由,心中一直感到莫名的驚恐。

張春秋這半天以來見多了自己兒子身上這些奇怪的表現,自然就會有了一些多疑,他問到,“你病了?”

張環連忙搖頭加擺手,“沒有。”

“沒有就好,今晚咱們還得睡林子裡。”

張環長大了嘴巴,一臉的不情願道,“又睡林子?這都到城裡了怎麼還睡林子啊。”

張春秋白了他一眼,老臉一翻道,“那你先數數咱們包裡還剩多少銀子再說。”

張環這不數也知道,銀子是一顆沒有,就剩十幾個銅板,頂多撐到明晚一人還能有一個包子。

“可你不是說這城裡有你老朋友嗎?咋這一晚都招待不下嗎?”

張環腦海中想起了張春秋前幾日對張書誠所說的話。

張春秋那眉毛一挑,一臉的不耐煩道,“你得有那厚臉皮去啊。”

張環這不解了,“怎麼就沒那臉皮了呢?你不好意思去,那我去還不成嗎?”

張春秋真是恨不得一巴掌拍這不孝子的腦門上,“我的面子重要,還是你的面子重要!”

說罷,這張春秋就是氣鼓鼓地走了,褲腿在地上拖得呼呼作響。

張春秋穿的這褲子本是自個親自給張書誠做的,後來做短了,便是留著自個穿,結果自個穿著又長了些,懶得改,便是這樣一直在地上拖著。

張書誠自打出生就沒見過自己的孃親,每當問張春秋,他都說是讓自個給氣死的。

父子兩相依為命在山間種地,順便再上山砍點柴去附近的鎮上換點銀子,這半年在路上花費的六十多兩銀子,兩個人都是攢了足足三年才攢下的。

路上也是省吃儉用,能吃饅頭就絕不吃包子。

張書誠從小就懂事,不跟鄉下的熊孩子瞎玩,每天幫著張春秋忙農活,手上的老繭已經是不比任何一個莊稼漢子少。

而張春秋說走的時候就說了一個字,“走。”

這張書誠便就是跟著走了,路上想起問個原因,張春秋不說,便就是不再多問。

張環在腦中回想起這些事兒就覺得奇怪啊,這些古人都是如此?腦袋沒開竅不成?

即使擁有張書誠整整十六年的記憶,可關於這個叫張春秋的老祖宗,在張環得眼裡簡直就是一個迷啊。

這好不容易不再糾結自己是誰的張環,跟著張春秋一路朝前走著,徹底地把自己當做張書誠了。

這北陵城果然是名不虛傳,不愧是挨著太王宗的一個大城市。

街道比之張書誠記憶中的其他任何城市都要寬敞,就連城門都氣派不少,街上車輛馬匹不少,人來人往,英姿颯爽器宇軒昂的年輕人不在少數,這打扮豔麗花枝招展的漂亮姑娘也是一步見一個,張環知道,這些人多半都是衝著太王宗來的。

如今的太王宗不僅僅有著四大宗門的勢頭,其宗主立陽天更是如今天下十大高手排名第一的人物,僅憑這個名頭,那就決定著想要來太王宗的人絕對比其他三個宗門都多。

忽然,張環從這些路人身上回過神來,卻是發現原本走在前邊的張春秋沒了人影。

正當焦急,卻是聞見一陣酒香飄來。

張環恍然大悟,這傢伙兒多半是去找酒了。

一般農家一年的收入就能有個好幾十兩,自給自足在生活上可以是不花一分銀子,但這父子兩人攢了整整三年才攢下六十多兩,這原因就是因為張春秋這老頭好酒。

好酒不嗜酒,這倒算是老天保佑了,不然這兩父子恐怕還得再晚三年出來。

張環循著酒香走進了一條小巷,越往裡走酒香越濃,而那個熟悉的身影也就越發地清晰。

張春秋墊著腳在一家酒家的門口使勁朝裡邊張望,皺著眉頭不停地抓弄著自己的鬍鬚,似乎是在考慮著什麼。

察覺到張環走了過來,他頭也不回地問到,“兒子,咱們這包裡還有多少銀子?”

張環這直接道,“沒銀子了,你,你這就別想著喝酒了,身上就是十二個銅板,只夠咱們明晚填個肚子,這,這酒我看著可不便宜,能換一碗就不錯了。”

張春秋聞言,低頭沉思半響,繼而抬頭又問到,“當真能換一碗?”

張環感覺大事不妙,擺了擺手,“我看,應該換不了一碗。”

張春秋一張老手乎地攤開在張環的面前,“拿來。”

張環使勁擺手,“不行。”

“拿來!”

“不行!”

卻在這時,從酒家裡走出一店小二模樣的精瘦男人,他靠在門延上望著兩人偷偷笑出了聲,“喲,哪來兩叫花子啊,怎麼?想喝酒沒錢是吧。”

張春秋聞言怒道,“誰,誰說沒有。”繼而又轉過臉去瞪著張環,“拿來。”

然而卻是瞧見張環已經沒了人影。

“這小兔崽子!”

張春秋狠狠地在地上一跺腳,一溜煙地就朝著外邊追了出去,只留那店小二站在門口望著張春秋的後背在那兒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