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文理雙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章 斯坦福和哥倫比亞的風暴(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八章 斯坦福和哥倫比亞的風暴(上)

李三思其實沒有把握能夠真正的透過答辯和筆試,首先就是一個語言問題,雖然他在達摩堂地下書海鑽研了許多的英語方面的圖書,也在自己曾經以為根本不可能的情況下面,將英語書看了個七七八八,即使是這樣,看完也並不代表著精通,更不代表著就能聽寫無誤,他之所以會滿有信心的進入美國參加考核,很大一部分自信是來自於耳邊的微型翻譯耳麥,他對於書寫英語,還有些把握,但是要聽懂地方雜音各不相同的美式英語,最好的辦法一就是在美國生活個幾年,二就是非得藉助自己耳邊的微型翻譯機。

飛機已經跋涉在了幾萬英尺的高空,窗外的舷窗看得到一片一片棉花團的雲海,陽光覆蓋在雲團上面,半透明著金黃的暉光。

李三思記得自己曾經在海山城的魁地亞奇比賽觀覽場上空的直升飛機上跳落的場景,此刻在這種情況下,再回想起來,不免覺得當時有種魯莽的衝動,也是仗著自己有意識流,才會產生了輕視自然的心裡,實際上如果不是祖國滑翔翼後面的尾帶,恐怕他早就從那麼高的高空之上墜落,摔得個粉身碎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三思靠著窗戶,這艘飛機是大林寺的專用飛機,這裡面的人都是被送往美國國際著名大學,參加博士的考核答辯的,基本上的都是達摩院裡面不知道混了多久的武僧,熬白了鬍子,終於在這個時候出了頭。

要是他們知道李三思僅僅在半年之間就掌握了兩門領域的內容,保證這一群人都會瞬時間不再相信上帝,噢,不,是釋迦牟尼。

斯坦福大學始建於1885年,當時的加州鐵路大王,曾擔任加州州長的老利蘭·斯坦福為紀念他在義大利遊歷時染病而死的兒子,決定捐錢在帕洛阿爾託成立斯坦福大學,他將自己家裡的8180英畝本來用於培養優質賽馬的農場捐獻出來作為學校的校園,他的這一舉動,給後來的加州以及美國帶來了數不盡的財富,知識的和物質的。

直到現在,人們還稱呼斯坦福為“農場”,在這裡的學生,腳踏車幾乎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以前總是認為海山城的第一高中就應該是最美麗的學校,但是和現在的這個斯坦福大學比起來,簡直就是滄海一隅,廣闊的校園連綿不到盡頭,不少騎著單車卷著金髮有著碧藍眼睛的男女穿梭在校園道路上面,不時碾過一條水道,濺起足以惹得他們尖叫的水珠。

當李三思走進這裡的時候,才感覺到什麼是大學的校園,那一瞬間讓李三思的確的感受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廣闊胸懷。

“真好啊,這就是斯坦福大學……”

李三思已經完全被這裡吸引住了,往日裡只是在新聞或者報紙上聽說過這個本來遠在太平洋那頭和自己八竿子打不到一處的國際知名學校,卻不想今天自己卻真真正正的踏入了這裡,進行博士學歷的求取。

這樣的事情,無論和誰說,換來的都是沒法理解的匪夷所思。

斯坦福大學在最近公佈的全美學校排名當中,在物理領域和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並列第三,在這裡接受的博士頭銜,相信如果拿到大林寺裡面去,沒有人會感到絲毫的疑惑。

李三思從來就不懷疑大林寺的神通廣大,他現在的身份,是一個有著豐厚家庭背景的神童,在短短的時間內修習完物理學領域的高能物理研究的課程,參加最新的博士論文答辯和筆試考核。

筆試考核只是檢驗基礎知識的一項測試,雖然有些難度的習題,但是在李三思一眼看起來,套用以往的解題經驗和自己積累下來的知識,解開難題也不算是什麼。

他的論文已經交了上去,這是他在休息的三天時間之中寫好了的,一整篇的內容其中就蘊含了不下於同類論文幾百篇甚至上千篇的閃光點和沒法攻破找出漏洞的句子,他有把握能透過初步稽核,即使在眾多專家對於蛛絲馬跡的挑剔查詢中,也找不出絲毫的破綻。

“請你能簡述一下你在美國學習高能物理學的動機和意義麼?”

“我認為,世界上的科學不分國界,物理學是一項造福人類的學科,我所要學習的動機,全市因為生活裡一點一滴的智慧,全部的包括在這項學科裡面,從對物理學的學習中,我能窺探到世界的本質和生活的意義。”

“你能給我們闡述一下論文裡第三頁十七條的結論,在哪裡可以找到相應的證據,證明這條結論和我們物理學基本定律相互不衝突呢?”

……“minli,非常感謝你的回答,相當精彩,我們想說,如果我們把博士的學位授予給你,你接下來會做什麼呢?”

“所有的開始源自於結束之後,我將掩埋一切的榮譽,將對科學奉獻的精神用於對物理學更高深領域的探索之中,生命不息,追尋不已!”

於是李三思在斯坦福大學的考核就那麼順利地結束,他不知道評委的打分情況,但是他成功的憑藉耳邊的超級翻譯裝置,將評委們的問話一字不漏的翻譯過來,再用自己不太標準,臨時學習起來的英語,從容流利的問答,直將周圍的評委說得不斷點頭。

而後李三思在一系列測試結束之後,匆匆忙忙的跟著接應的武僧轉乘飛機去往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這些接應武僧在大林寺是一個個的武僧和尚,但是從大林寺出來過後,才換上清一色的黑衣筆挺西裝,深黑色墨鏡,像是黑社會的保鏢一樣,緊跟著自己身後。

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同樣的古老,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56年,初定名是“國王學院”,也是美國最古老的“常春藤聯合會”成員之一。

走在這所大學裡面,隨處可見歲月在這裡斑駁的痕跡,即使是現代的氣息已經將這裡改造了不少,但是在李三思看來,這裡略微鏽跡的欄杆,透露著古香古色,爬著古老蔓藤的大樓小屋,無一不揭示了他古老滄桑的歷史。

這裡是人類知識求取最高的殿堂,李三思完全不敢相信,一年前他正在自己的小城市無憂無慮讀著高一的全國許多無數的普通高中生之一,除了偶爾有些小麻煩惹上他之外,他的生活基本上是大片大片塗滿每個青草綠地和油菜田陽光燦爛的日子,他也會和其他人一樣,有些憧憬有些恐懼的細數著兩年後來臨的全國大考,和所有人一起,朝著自己夢想之中的專業和大學奮鬥,過著有所期待有所張惶的人生。

像斯坦福和哥倫比亞的這種大學,李三思在以前壓根是不用去考慮的,那就像身為一隻蝌蚪,卻妄想著要橫渡長江黃河,只是一隻蜻蜓,卻要追逐大雁南飛。

但是現在,李三思真實的走在哥倫比亞大學踏實的校園地面上的時候,在他相距著原來的城市上萬公裡幾乎在兩個不同半球頭頂著異國天空的時候,在他看到周圍的黃頭發好大外國人游魚一樣穿梭於過去過來的道路的時候,他才相信,原來那些無數故事裡出現的鯉魚跳龍門的故事,的的確確而真實的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