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寫的自傳不可能是悲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九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九十九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

“這件事我不清楚,巖崎先生,不會是捕風捉影吧?”

李海濤努力做出一副渾不在意的模樣,顯然還想掙扎一下。

錢不走自己賬戶,私人拍賣會又不能拍照,沒證據我可以告你誹謗哦!

然而巖崎卻是不緊不慢的拿出手機,笑著推了過去。

李海濤定睛一看,頓時心裡一個咯噔,只因為上面是一張他很是眼熟的青瓷瓶高畫質圖片……

“呵呵!巧了,買下那個青瓷瓶的,正好是我朋友。

李館長,您不覺得這件瓷器,和貴館二樓的那件展品很像嗎?”他意味深長的笑道。

李海濤看著照片,臉色發白,終於死了心。

這個青瓷瓶原本是博物館從某地農戶手中收上來的前清文物,算不上頂級,但是也價值不菲。

他一時動了貪念,卻是用贗品暗中掉包了這件文物。

而那個真的……自然是想辦法秘密出手。

這種事情他也已經不是第一次做了,沒想到,終究還是漏了馬腳……

他語氣立刻軟了下來,苦笑道。

“巖崎先生,這佛頭可不是一般等級的文物,現在警方還在盯著,哪怕就是我同意了跨國展出,上面也肯定不會批的。”

這倒不是他在找藉口推脫,而是現實情況。

明知道扶桑人想要盜寶,你還傻乎乎的送到人家地盤展覽,那不是送羊入虎口嗎?

見李海濤服軟,巖崎當即笑了。

“李館長,我從來不會讓朋友為難,只需要你接下來配合我們,剩下的不用操心!”

“這……你們想我怎麼配合?”

“呵呵!放心,自然是李館長輕車熟路的事情……”

輕車熟路……

李海濤立刻想到了什麼,臉色有些發白。

這幫扶桑人實在是膽大包天,這事兒要是暴露了,那可是牢底坐穿的幹活……

見李海濤神色掙扎,巖崎又道。

“李館長放心,事成之後,1個億的報酬就會打到您女婿的海外賬戶上,哪怕是李館長一家想要辦理移民,我巖崎家也能幫李館長安排妥當!”

1個億麼……雖然知道不太合適……

“你說的日元?”

“當然是美金!“

“咕冬~“李海濤咽了口唾沫。

他現在幾乎可以確定,之前想要搶奪文物的那夥人,跟這個巖崎絕對脫不了干係!

面對鉅額財富的誘惑,李海濤自然是心動的。

然而他也不是草包,當然知道收益越大,風險越大的道理。

這個神秘的巖崎家,一看就知道是扶桑國內能量非凡的家族。

按照現在的行情,給自己一個億美金,對方就算轉手,能有多少利潤?

和風險相比,這點錢對財大氣粗的對方來說,似乎根本不算什麼。

那對方冒著惹怒華國的風險,只為了走私一件文物賺點小錢?

這舉動未免也太令人費解……

“巖崎先生,就算這佛頭珍貴無比,但是貴方也沒必要為了區區一件文物冒著這麼大風險吧?”

巖崎見李海濤始終抱著疑心,卻是嘆了口氣,臉色突然變得無比真誠。

“唉!這也是為了滿足我爺爺的心願,不得已而為之。

實不相瞞,在下的祖上與唐招提寺的思託大和尚頗有淵源,我們巖崎家身上,其實也有著大唐子民的血脈……”

啊這……

面對這種大瓜,李海濤明顯有些錯愕。

怎麼說著說著,還成老鄉了呢?

“思託大和尚?莫非是那位唐朝時東渡扶桑的鑑真大師的弟子思託?”

李海濤能坐到博物館館長的位置,自然也有著相當的文化功底,很快便想到了對方口中的思託是誰。

“正是!”巖崎點點頭。

“正因為有這層關係,巖崎家的子弟自小都受華夏文化薰陶,學習中文。

我的爺爺更是痴迷大唐佛教文化,年輕時曾經幾度前來華國朝拜先賢,對有關鑑真大師和唐朝時期的佛教文物極為喜愛。

再過不久便是我爺爺九十大壽,我這個做孫兒的自然想要送一份老人家心儀的禮物。

前陣子聽說明堂佛頭現世,本想著讓手下人出手買下來,沒想到中途出了些變故。

我那些愚蠢的手下,更是擅作主張,差點闖出大禍來,我這才不得不親自前來華國,實在是讓李館長見笑了!”

李海濤對巖崎這番說辭自然是半信半疑的,不過自己的把柄還在人家手上,面上當然還得是一團和氣。

“原來是這樣,巖崎先生一片孝心,實在是令人敬佩!”

“李館長過獎,此事乃是巖崎家的秘辛,現在我和盤托出,李館長應該能夠感受到我的誠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爺爺自小就教導我,做事情,要先禮後兵……”

李海濤心中一凜。

這潛臺詞已經很明顯了,該說的我都說了,禮數和誠意都做到了,接下來你要是還不識時務,那就別怪我動刀動槍了。

李海濤掙扎了片刻。

本就不是什麼“無縫的蛋”,終於還是在對方的威逼利誘之下,咬著牙點了點頭……

……

“鑑真,思託……”

同樣在吃瓜的還有遠在數百公裡之外的孟浪。

順手查了查這思託和尚,沒想到歷史上還真有其人。

鑑真東渡的故事,就在歷史課本裡印著,九年義務教育過的人都不陌生。

而這思託便是鑑真東渡時僅存的少數弟子之一。

據傳鑑真大師曾前後六次東渡扶桑,而思託則是唯一“始終六度,經逾十二年”追隨的華國僧人。

“四度造舟,五回入海”,雖歷盡艱辛,備嘗漂泊之苦,而總無退心,最後更是和鑑真一樣埋骨在異邦扶桑。

相傳他曾協助鑑真建造扶桑唐招提寺,在向僧眾講授律學之外,也講授天台宗教義,撰有扶桑最早的佛教史傳《延歷僧錄》,並撰寫鑑真傳記《大唐傳戒師僧名記大和尚鑑真傳》。

這思託和尚不僅是鑑真大和尚最為親密之人,而且佛法高深,鑑真死後也深受扶桑皇室敬仰,弟子眾多……

現在聽這意思,這個不知道哪兒冒出來的巖崎家,居然還是思託和尚的後裔?

孟浪摸著下巴,臉色頗有些古怪。

事實證明,東土大唐的高僧……也免不了在扶桑破了色戒?

唐僧你慚愧不?

怪不得扶桑的和尚都能娶妻生子呢,這傳過去的時候就出了問題。

上樑不正下樑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