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寫的自傳不可能是悲劇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四章 這樓它到底能幹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六十四章 這樓它到底能幹嘛?

看著眼前這個有些木訥,眼神中卻帶著希冀的年輕廠長,胡永華莫名的生出一絲好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方廠長,東西我確實是不能收,這是組織規定。”

方明頓時露出有些失望的表情。

要說他現在的感覺,基本和家裡親人病重,可對面的主治醫生卻不收紅包差不多……

這事兒看來是要涼啊……

卻聽胡永華又道。

“不過你剛剛自己也說了,你們在某些方面比不了國營大廠,但是在其他方面卻有優勢。

與其擔心受到不公平待遇,不如回去好好看看競標資料,想想如何揚長避短……”

方明還想說些什麼,胡永華卻是留下這句話便轉身離開了。

望著胡永華的背影,方明陷入沉思……

“揚長避短麼……”

當天夜裡,某青年旅社單間的燈光一直亮著,直到天明……

……

兩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剩餘24艘訂單,卻有多達數十家造船廠競爭。

這期間自然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雖說胡永華提前打了預防針,可不管是官場還是生意場,哪兒有不講人情的呢?

不能內定,可以在評估標準上做文章吧?

不能做文章,那可以透露競爭者底標吧?

甚至還有人把主意直接打到了委託方的身上,想要直接越過胡永華對高媛施壓,不過都被老練的胡永華擋了下來……

……

“……以上就是這次競標的最終結果,恭喜各位!”

“啪啪啪!”

當現場胡永華宣佈最終競標結果的那一刻,自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沒中標的懊惱沮喪,中標者歡欣鼓舞。

不過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在一眾各顯神通的大型國營造船廠中,一家名聲不顯的湖建民營造船廠,反而成了本次招標會的一匹黑馬……

“太好了!”座位靠後的方明一揮拳,滿臉的興奮之色。

果然!

揚長避短!

效率和成本就是他們最大的優勢,論技術,民營企業怎麼也比不過人才濟濟,積累雄厚的國營大廠……

所以,那個最古怪,最冷門,最沒有技術門檻的訂單……就是他們的機會所在!

沒人知道這個所謂的“養殖船”是用來做什麼的……

雖然技術上並沒有什麼難度,然而極短的造船週期,和壓縮到極致的造船成本,讓許多競爭者望而卻步。

沒多少利潤不說,加上是市場認可度最低的“非標”類船隻,和極低的10%的預付款條件……

這意味著一旦委託方毀單,等待他們的就是和濱城造船廠同樣的下場!

沒錯!方明就是在賭!

賭這個豪擲200億的委託方,不會為了這區區一艘的小訂單而毀掉自己的信譽!

同時也在賭,沒有幾個造船廠會看上這個訂單!

事實也正如他所料。

沒有多少造船廠願意冒著這樣的風險,去承接一艘市面上從未出現過的全新船型,即便願意冒險,成本也必定往高了核算。

特別是對審批流程異常繁複的國營大廠來說。

打個申請報告來回的時間,人招標會恐怕都結束了,這方面的決策效率遠遠比不上靈活的民企。

到最後,爭奪這一艘“養殖船”訂單的競爭者只有區區3家。

而“東南造船廠”,則以最短的造船週期,最低的造價,一舉拿下了這筆訂單!

雖然僅僅中標了一艘,但是對經歷了產能過剩和造船業寒冬,已經陷入絕境的“東南造船廠”來說……

這一艘“養殖船”訂單,就是確保他們不會倒在黎明前黑暗的救命稻草!

方明的孤注一擲,為自家父親留下的造船廠贏得了一線生機。

然而此時的他還不知道,這個看似全場利潤最低,最冷門的標的,反而才是這一批訂單中,最有價值的那一個!

他獲得的不是一線生機……

而是一整片的藍海……

……

“我宣佈,我公司‘農牧一體化立體式生態養殖’實驗樓正式完成封頂!”

與此同時,孟山牧業。

隨著老孟的這一聲宣佈,幾位公司領導和鄉鎮代表共同剪綵,現場“啪啪啪”響起一片稀稀拉拉的掌聲。

就這樣,世界上第一座“農牧一體化立體式生態養殖樓”,在有些寒酸的寥寥幾朵禮炮煙花中,完成了封頂儀式……

“孟經理,你們這個建築的名字倒是有些奇怪,農業就農業,牧業就牧業,什麼叫農牧一體化?

我聽了半天也沒明白這棟樓到底是用來幹嘛的?”

貴賓席上,前來祝賀的李縣長指著那棟12層樓高,幾乎沒有什麼窗戶結構的水泥鋼筋主體,一臉親近的朝老孟問道。

雖說之前有過一些“誤會”,不過經過京城領導的“開導”,這位李縣長已經與孟山牧業冰釋前嫌。

在聽說孟山牧業是國家級重大項目的主要生豬供應商之後,那更是幾乎把孟山牧業當祖宗一樣供起來。

現在哪怕是政府辦公樓停水停電,孟山牧業那都是照常經營,絲毫不受影響,享受的完全是當地企業的VIP待遇!

“這個……簡單來說,就是上層養豬,下層種菜,完了菜還能用來養豬,很環保的一種高科技養殖樓,基本不會產生環境汙染問題。”

面對李縣長的問題,老孟只能儘量用通俗的語句囫圇解釋了一下。

實際上,他最近也還在惡補學習中。

所謂的“農牧一體化立體式生態養殖”,就是最大限度利用各種養殖副產物,實現可迴圈利用的一種生態技術。

雖然總部已經派了技術人員過來組織培訓,不過這種聞所未聞,很有些超前的生態養殖模式,依舊讓老孟覺得不明覺厲。

甚至有些懷疑,以現在的技術,真的有辦法實現這種程度的養殖模式?

“那……這棟樓的造價大概多少?”

汙染不汙染的李縣長不關心,他關心的是這棟樓的經濟價值……

“嗯……大概3個億左右。”

“噗!多……多少?”李縣長剛到嘴邊的茶差點噴出來。

“3個億。”老孟臉色也有些古怪道。

雖然早知道二期工程投資至少在10億以上,不過嘴巴裡蹦出億這個單位,還是讓老孟有些不適應。

“就這棟樓?3個億?孟經理,你沒在開玩笑吧?”

“當然沒有,這建築主體當然值不了多少錢,也就是地基牢固點,水泥厚了點,鋼筋粗了點,造價不會超過3000萬,重點是裡面的各種自動化裝置……”

“立體式生態養殖樓”,以及彷造末日遊輪打造的“立體化生態養殖船”,都是孟浪為人類文明保留火種的“後勤基地”。

這棟實驗樓,包括競標中的那艘“養殖船”,其實都是第一批的“樣板間”。

它們的作用就是先行探路,為以後大規模推廣進行第一次經驗積累。

只不過養殖船比起養殖樓,還多了“海洋漁業”這一迴圈體系。

它們的內部統一採用封閉式管理,各樓層溫度、溼度等可自動調節。

並且使用了風水光等綜合新能源裝置,完全實現零排放,零汙染的可迴圈利用能源系統。

其上層的喂料、排糞等操作都透過自動化控制完成,每層樓是一個獨立的集約化養殖場,可避免人員、物資、牲畜在各層間交叉流動,從而有效阻斷疾病傳播。

養殖的糞便和廢料,可以作為下層有機生態蔬菜作物種植的養料。

下層則採用了全自動化的立體式滴灌無土栽培,畝產遠超傳統種植業,又可以種植大豆等豬飼料,反過來作為養殖飼料。

不僅如此,還能因地制宜,根據市場個性化定製每個樓層的養殖種類。

說的簡單,但其中養殖種類的選擇,必須形成一個半獨立的小型生態系統,這才是真正考驗技術的東西。

當然,還有最為關鍵的系統架構和內部全自動物流,以及搭載的半人工智慧……

它看似簡單,實際上“技術壁壘”卻十分高階!

按照設計,這一棟12層樓的最大容納量為2萬頭生豬,預計年出欄生豬4萬頭,但是最低只需要10個工人進行管理,基本實現全自動化。

正所謂窮人靠變異,富人靠科技,裡面需要用到的各種高科技自動化裝置自然價值不菲……

“什麼裝置需要這麼多錢啊?”李縣長有些不信。

就12層樓,3個億?你金子做的裝置啊?

“這個……包括自動清洗、自動投料、自動採摘、自動殺蟲,還有自動識別、數字化、智能化統籌管理……”

老孟最近死記硬背,倒是背下來不少專業名詞。

雖然技術細節或許搞不明白,不過不妨礙他拿出來繞暈業餘人士……

“停停停!孟經理,你就簡單說說,這樓它到底能幹嘛?”李縣長明顯被成功繞暈。

“嗯……”老孟想了想,想起內部培訓資料裡面印象最深的某個功能……

“李縣長,人臉識別您聽過吧?”

“這當然聽過啊,聽說現在大城市逛超市都只需要刷臉了嘛!”

“嗯……這棟樓它能‘豬臉識別’……”

“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