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原始社會的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六章 笨辦法制麻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六章 笨辦法制麻布

宋宸也測試過光用這種磚做出來的牆,要是足夠厚實話,還是挺硬的,至少用腳也不是那麼很容易弄倒,用來做些要求不高的建築是再合適不過。

宋宸準備用黃土磚把部落裡外面所有的建築都加固一邊,這樣也能節省一些木頭的用量,木頭可都是用柴刀一刀刀砍出來的,每一刀都是會有不小的磨損,現在的柴刀已經消失了快四分之一了,非常有必要節省著用。

土坯相對於燒出來的磚頭是要大上很多的,每一塊簡直就是一塊大石頭,宋宸也嘗試過做一些小的出來,但是這東西一下就非常容易碎掉,還是做大些比較好,其實也就是搬的時候比較重罷了,其他的也沒有什麼問題。

脫土坯,練習投石索,大家雖說是在部落不用出去,但是時間依舊是被安排的滿滿當當的,加上部落裡的一些雜事,也很少能有休息的時間。

十幾天的漚制,這一捆麻終於到了宋宸想要的效果,不過這味道就太上頭了些,哪怕是宋宸帶上了自制的兔子皮口罩,臭味還是一陣陣的往腦袋裡面鑽,忍著肚子裡面上湧食物,用毅力不讓它們吐出來,這也是做麻布所必須經歷的,習慣了就好,宋宸只好這樣安慰自己了。

好在量也不是很多,撈出來了挑回了部落裡,放進缸裡稍微清洗了一下,洗去上面多餘的東西,接下來就是剝皮了,漚制過後的麻,果然是要容易收拾了許多,用手可以很輕易的就把麻皮從麻桿上剝離下來,輕輕一撕就好,一捆麻很快就被剝了出來。

這樣就得出了宋宸想要的麻纖維,一捆麻最後出來的纖維也就是一小把,數量並不多,和直接從麻上面剝下來根本就沒法比,這樣的做的損失還是非常大的。

這樣麻纖維要比麻皮細上很多,宋宸用手將它們搓成了一根根的細線,由於數量也不是很多,麻線的長度就要短上很多了,直接就按照麻纖維的長度來的,一根也就是七八十釐米的樣子。

搓完之後,宋宸才反應過來,自己還是做的長了一些,畢竟這些可做不出來多長布,可是仔細想想這也已經是按照麻纖維長度能做的最短的了,再想短一些也不是那麼容易可以做出來的,反正以後也不會只做這麼一點長,倒也不用太過糾結,只要是部落裡的麻產量跟上來,宋宸肯定是想全部都用這種麻線的。

這種完全用纖維搓出來的線,韌性要比普通麻皮做出來的好上很多,宋宸稍微捏在一起試了一下,把這種細繩做到麻皮能做的最細的,抗拉能力要好上很多,最細的麻皮繩用力還是能掙斷的,用這個就完全沒有什麼希望。

一上午的忙活,宋宸才把這些纖維全部做成了麻線,每一根麻線也就是一毫米粗的樣子,這也是宋宸能做到的極限了 ,再細上一點也不是說不可以,但是心裡面肯定是沒有譜。

再說這個粗細也不算太過分,第一次能做成這樣也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了,成線之後就是絞團了,總共也才只有兩百來根麻線,倒是可以省去這一步。

接下來就是做麻布的最後一步,把這些線按照經緯排列起來,就是一塊布了,宋宸的記憶中,做布是需要織布機的,可是後世都是機器織布的時代,哪能見到手工織布機這種傳說級別的東西,就算是一些博物館裡會有收藏,也不會讓人去好好研究研究,不過如果只是排出一塊布來的話,光憑手工就可以了。

織布機這玩意還是得仔細思考思考才能跟公輸去商量,不然光說“織布機”這三個字,仍誰也是一臉懵逼,難的織布機肯定是一時之間做不出來,但若只是簡單的經緯織布機,想來仔細琢磨一番並不是沒有可能研究出來。

而且如果想要部落裡成功做出布來的話,織布機肯定是必備的東西,好在今年的麻已經全部收割完畢了,剩下的最快也是明年收,時間上還是很充裕的,至少有一個冬天的時間用來研究。

沒有織布機,宋宸就只能使用最笨的方法了,橫豎各固定兩根木頭,經線是用兩根木頭繃緊的,兩根線之間稍稍留了一些縫隙出來,一百多根線也就是十幾釐米的長度,按照這個樣子,這些麻線也就能做出來一個手帕的樣子。

豎著的緯線一頭也栓在了木棍上,剩下的就需要宋宸一根根的從經線上穿過來了,一百多根線雖然並不多,但是真要穿起來的話還是非常費時間的,尤其是每一根線都是錯開來的,一根壓著,下一根就要被壓,來回得穿一百多次才行。

而且每次也就是能穿十來根的樣子,多了就不好弄了,好在就只弄出來這麼些,不然光就是穿線就夠宋宸崩潰的了。

雖說是比較麻煩,但是一次十根速度還算是可以,一天的時間,宋宸終於把這一塊十六七釐米見方的手帕給做了出來,而且每一根線都是宋宸親手壓實了的,布用的線雖然不是很細,但是最終的成品還算是可以,至少上面很少有什麼空洞透光過來。

麻布雖然沒有多麼的柔軟,但是也不至於硬的不能用,也就是跟部落裡鞣製不到位的獸皮差不多,如果實在沒有合適衣服穿的夏天還是非常有用的,這個程度已經能湊合著穿了,而且如果能把麻線弄的更加細一點的話,應該還會更加的柔軟一些。

這麼大小的麻布能用上一整天的時間,這也是宋宸始料未及的,主要的時間都用在了搓線和佈置線上面,最後穿線其實並不是多麼的浪費的時間,宋宸估摸著如果以後熟練了,速度肯定會提升不少,而且這還是只是最笨的方法做出來的,要是有織布機或者其他的一些工具肯定是要快上一些的。

宋宸的要求其實也不是多麼高,兩三天能做出來一件衣服所需的麻布就行,太慢了的話就

顯得太過浪費人力了些。

總的來說,一天的忙活並沒有白費,至少知道了用麻來織布是完全可行的,只是還需要再做出來幾個合適的工具,不然光憑手工很難做出來合適的布,而且速度也會很慢。

這一塊布,宋宸終究還是沒有狠下心來“據為己有”,主要還是周圍的線出來的太多了,要是光禿禿的一塊麻布,用也就用了,但是周圍這麼長的線都被切下來,這就太浪費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切下來之後最多也就是二三十釐米的長度,怎麼用都不好用,那麼多的麻最後只能利用上這麼一點布,自然是不符合宋宸風格,所以宋宸索性就將麻布又拆了開了,既然不捨得用,就還是把他當作麻線好了。

這樣的麻線用來風縫製衣服是再合適不過了,相比於麻皮繩要細的多,而且還更加的不容易斷,宋宸剛給到部落裡的做衣服的婦女們就受到了瘋搶,宋宸也不好偏心,只好一個人都給了一些,平均每個人也就是十幾根的樣子,四五個人合作起來,差不多也能做出來一件衣服了。

不過除了給宋宸和巫做衣服,估計其他人的衣服部落裡的女人們也捨不得用這麼好的線,宋宸既然把線都給了她們,自然就不會管她們怎麼去利用,只要不是浪費了就一點問題都沒有。

部落裡現在每天的伙食又多了蝦這一道菜,大一點的蝦子就用水煮著來吃,小蝦米都被宋宸用來曬成了蝦皮,用來煮湯的時候放上一些,還是非常鮮的。

不管是什麼時候,小孩子始終都是最喜歡吃蝦的,部落裡撈上來的蝦子一半都被部落裡的孩子吃了,而且都是白吃不厭,每天都吃也沒有見到有誰對它是不喜歡的。

大大的河蝦也是宋宸最喜歡的,鮮活的蝦肉煮出來非常的緊實彈牙,口感和味道都不錯。

總體來說,自從用網捉獵物以後,部落裡的收穫還是略有下降的,除了最開始運氣爆棚之外,後面這些天的獵物通常都沒有往年的多,除去必不可少的過冬儲備糧,能夠剩下來的也不是很多,運氣不好的時候,甚至不夠部落裡吃一天的,不過好在部落裡還有魚類和蝦子作為補充,問題倒也不是那麼大,至少宋宸認為是非常值得的,只要能捉到活得獵物,哪怕是一兩個月一隻,都不算很虧。

狩獵隊的收穫已經大大的超出了宋宸的預期了,平均十來天就能帶回來一隻或者的鹿或者羊,部落裡的鹿群和羊群以一個比較快的速度發展著,咩咩羊現在能率領的羊群已經有七隻了,這個速度還是非常驚人的,看著過個十來天就能增長的動物,宋宸的心裡就別提有多高興了。

部落裡一切的發展都在順著宋宸預想的道路飛速前進,甚至都有些超出預期了,按照這個發展速度,不出兩年,部落裡完全擺脫狩獵都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