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收割韭菜從陽神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章試問天下舉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五章試問天下舉人

“陰總管,你說平安先生給了一份考題,卻拒絕了主考官的位子?”太子急切地問道,自從昨天聽了那份規劃,他對武力的渴望直線下降,倒對謀士有了極大的渴求。

因此手下出了一個妙計就想讓平安幫他評估一二,順便聯絡感情。

“正是,平安先生說這份考題是為殿下選拔真正的有用之才,還給了奴才一百兩黃金,說是——”陰憐花及時稟報,以免未來太子殿下知道,自家的信用也會受損。

“這點小錢,陰總管收下便是了,快讓孤看看先生的錦繡文章。”太子是個急性子的人,他信得過陰總管,連忙奪過書卷,全然沒有注意到陰總管古怪的表情。

“殿下,那份考題——”

“這,這是平安先生的考題?”太子殿下看完第一道題後,瞠目結舌,旋即又看了一遍,一臉迷茫。

難道自己是個文盲?

不應該啊。孤也是讀聖賢書的啊。

為什麼上面的字都認識,合在一起,孤卻看不明白啊。

他沒用冷門的典故啊。

《治國考題》題目一:

“雲蒙派遣武聖一名,潛入大乾,準備刺殺朝廷命官,而朝廷命官,共有10名大宗師可供指揮,保護自己,擊殺賊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已知條件一、1名大宗師面對1名武聖必死無疑。”

“已知條件二、3名大宗師面對1名武聖可保持不敗。”

“已知條件三、5名大宗師面對1名武聖可成功圍殺。”

“已知條件四、大宗師每天至少保持4個時辰的休息,以防止疲憊帶來戰力下降。”

“已知條件五、那名武聖最長保持7天不眠不休作戰,但每隔3天降低1名大宗師的實力。”

“已知條件六、……”

……

“請分別思考,若你為雲蒙武聖當如何刺殺朝廷命官,若你為朝廷命官,如何消滅雲蒙武聖?言之有理即可。”

陰憐花也是搖頭不止,方才平安先生解釋了半天,希望自己給殿下解釋,但他的考題委實太過古怪,不談聖人,不講禮法,不懂心學,完全是在就事論事,可天下哪有這樣的考題?

“也許平安先生頑童心性,故意想為難他人,殿下或可另選考官為上。”

“讓孤再看看。”太子感到一陣頭疼,他也是諸多大儒教導出來的皇子,在學問上傾向君臣禮儀,在政治上傾向理學,尤其是君臣之道,哪怕有人拿出歷代科舉考試的文章,讓他來做上一做,他也渾然不懼。

而如今看平安先生的題目一出,他簡直無從下筆,不知如何是好。

“恆州發生蝗災,蝗蟲第一天會吃掉價值1萬兩銀子的糧食,第二天會吃掉1.1萬兩銀子的糧食,以此類推。”

“而恆州總督每僱一支傭兵消滅蝗蟲,可每天減少1000兩銀子的糧食損失。”

“但每支傭兵需花費2萬兩銀子以及每日伙食費用500兩。”

“請問恆州總督需僱用多少支傭兵,方可將損失降到最低?”

這題目似乎有點意思,看上去確實跟治國息息相關啊。

太子雖然自己一道題都不會做,但不代表這些題目沒有用處,不能用來選拔人才。

恰恰相反,比起上古聖人昨天做了什麼,代表了什麼,具有什麼重大的意義而言,平安出的這些題目,難歸難,卻具有真正的現實意義。

如果太子府的人能解開第一道題目,意味著以後真遇到類似的情況,有辦法從危險中找到真正的生機,這世界武力鼎盛,用謀略的反倒不多,概因武力方便好用,抑制了智謀的發展。

這一次舉辦治國集會,讓眾位舉人暢所欲言治國方略,本就是為挑選真正的治世之才,那麼平安先生的考題,就有用。

“孤要白龍魚服,直接拜會先生,詢問考題真意。”多看了幾遍後,太子有所明悟,卻還不能貫徹,想到平安不願意做主考官,便是為了避嫌,那麼自己微服私訪也是應當應份的。

“嗻,奴才這就去準備。”陰憐花能受太子重用,除開收錢不辦事以外,便是他從來不問為什麼。

等太子扮成秀士,像個閒逛的讀書人那般走到了天機商行的門口,護衛李武趕忙上前迎接,低聲說道:

“殿下,平安先生讓我來迎接您,請隨我來。”

“你看看,我早就說了,先生一定會派人來等我的。”太子總算猜對了一回,心情頓時好上了不少。

“那是殿下與先生惺惺相惜,君臣相和。”陰總管用著傳音,偷偷地拍著太子殿下的馬屁,讓他看得起更加得意了。

很快兩人就在客廳裡面見到了平安,剛進客廳,侍女便捧上熱毛巾供兩人洗臉去除冬天的寒意,太子見到侍女的瞬間還微微愣了一下,因為這侍女儀容儀表都屬上上之選,做侍女簡直可惜。

莫非平安先生好這一口?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小小年紀就天賦異稟。

但太子不是俗人,美色對於權貴而言,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他們總是能夠挑選自己喜好的美色進行享用,哪怕平安先生特別突出,也不礙著他的事情。

因此太子很快恢復了冷靜,放下毛巾與平安一番寒暄之後,平安便讓那位明豔動人的侍女給他們送上了兩杯蜂蜜牛奶做成的熱飲。

“先生這熱飲,可是來自青州?孤還真是有了口福。”太子品了一口,發現意外地對胃口,主要是調製得很恰當,甜而不膩,不僅沒有掩蓋奶香,反而愈加醇厚,相得益彰。

換在地球時代,這些蜂蜜牛奶的卡路里高得驚人,想喝也得節制點。

但在這陽神世界,就不怕這點能量過剩,所以在口感上比地球人更嗜好甜食。

“青州野花遍地,野蜂甚多,去年請了蜂農,築蜂巢,採蜂蜜,儲藏了些蜜塊,殿下要喜歡,這就讓人給殿下送些過去。”

平安在享受方面可以說整個大乾無人能比,他弄這些蜂蜜也不是為了賺錢,就是改善一下飲品方面的缺失,畢竟大乾的飲料說穿了就兩種,茶和酒,太過單一了。

“那孤就先謝過先生了。”太子有些高興地說道,這平安的做派確實沒有把自己當做外人,可惜自己送他點什麼好呢。

等等,聽說平安先生不僅好財物,好享受,還喜歡女色,或許可以從這方面下點功夫。

陰總管一不留神也喝了許多,眼見太子使了顏色,連忙說道:

“平安先生,咱家帶回了那本考題,卻因嘴笨舌拙,沒法給殿下講解。”

“故而殿下親自拜訪,來聽先生解答。”

“這倒是在下考慮不周了。”平安佯裝歉意地答道,而太子則聞弦歌而知雅意地補充道:

“先生哪裡的話,請教先生,本該由孤親來,聆聽教誨,只是怕人誤會,方才派了陰總管過來。”

說完,兩人同時哈哈一笑,各自心領神會。

“那平安便直言了,殿下欲選拔人才,那寫得一手錦繡文章,可為人才否?”

“當然不是,孤要的不是那些雕章琢句之徒,而是腹有韜略,如先生般的大才。”太子極為肯定地說道,雖然文章寫得好,亦能賞心悅目,但終究抵不過治國方略。

所謂強國之道無奇術,荒誕之謀不濟邦,便是如此。

“那殿下可知天下事皆有法度可尋,不外乎分析,決策二者,能做到這兩點者,便是真正的謀士,殿下所需的人才。”

“分析,決策?”太子咀嚼著這兩個詞的含義,眼睛逐漸發亮。

“事發何時?事起何地?事由何因?與誰相關?此為分析。”

“何種辦法?由誰處理?何時完成?效果幾何?此為決策。”

“天下事皆在其中,能熟練運用分析與決策者,方為人才。”

平安毫不客氣地拿現代常見的工作分析法,改頭換面便拿出來忽悠太子楊元了。

不得不說,這是方法論的降維性打擊,也許大乾的聰明人也是按照類似的辦法來處理事情,但迄今為止仍沒有人能從理論高度上進行概括,並簡練地用來充當工作流程,作為判斷人才的根本標準。

什麼是人才?

是熟讀經書,出口成章,過目不忘,學富五車?這些大乾判斷人才的標準,平安根本不認同。

這也是封建王朝在科舉方面最大的問題,耗費巨大的社會資源培養與訓練了大量寫作能力出色的寫手,卻沒有培養處理事務的官員。

只有極少數的天才能夠在學習文章中頓悟並掌握邏輯分析與處理事務的本領。

簡而言之,浪費大量的社會資源,製造出一堆堆的廢品,從投入與產出來講極為低效浪費。

“先生大才,陰總管快拿紙筆來,孤要記下來,時時觀摩。”太子越想越有道理,用這樣的標準去判斷人才,比任何文章都要符合他的心意。

什麼是人才,在太子看來也有一套標準,那就是把事情做得漂亮的就是人才。

而平安提出的兩大標準就是判斷對方做事能力的高低,完全符合他的心意,怎能不叫他暢快淋漓,要把這言論統統記下來。

“殿下請。”陰總管像是未卜先知一般,早就帶好了紙筆,直接鋪在桌上,任由太子揮墨寫下分析決策法。

“先生的分析、決策四字,孤已知曉,莫非這些考題,便是要考驗那些舉人的真實水平?”

“正是,這些題目並無標準的答案,但卻很考究遇事不決的處理方法。”

“遇到雲蒙武聖,是要原地待守,主動出擊,請求援兵等等,這些決策之法便稱量出舉人們智慧的高低。”

平安侃侃而談,一點也不在意自己的行為是多麼地歹毒。

這些考題放在地球時代,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名叫數學建模,其含義便是要訓練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今讓他拿出幾道簡單的題目改編一下,那是看得起大乾的舉人們。

能做出來的,自然是有本事的人,可以招攬。

做不出來的,只會雕章琢句的人,不必理會。

早在青州的教學裡,平安就用了這些題目來考自己的學生,經常把他們折騰得死去活來,還被惡狠狠地鄙視智商。

“小先生,你這題目也太惡毒了,什麼四條腿一樣長的方形椅在地面上一定能站穩?還要證明?”範桐最不擅長數術,這種題目簡直要了他老命。

“青州牛羊染病,還要推測傳播的速度?採取何種方法阻止傳播,小先生,我們又不是醫生!”左小飛也是一臉便秘的表情,號稱學生裡面最聰明的傢伙,自然進度要快上那麼一點點。

一想到自己可愛的學生們痛苦的模樣,平安的心情都會更加地愉快,但眼下面對的是太子,還是不宜笑得太過放肆,於是斂容說道:

“這些題目有簡有難,足夠殿下篩選人才。”

“只是數理不分家,這些題目偏向術數居多,平安只怕心學舉人為此不滿。”

“殿下可要做好準備。”

太子一聽方才驚異,原來這些考題還有這樣的深意,自己竟然半點沒有想到,理學對於數術之道極為敬畏,洪玄機在《理學》一書上這樣寫道“理由數顯,數自理出,理數可相倚而不可相違。”(注1)

而當代四季書院的院長黃天波雖然與洪玄機在學術上頗有矛盾,但在術數之道上同樣敬畏,在《天元術》一書中寫到:“苟能推自然之理,以明自然之數。”(注2)

認為明了理,就能明白數,甚至把數放在理之上。

數是理的皇冠,唯有明白天理的人,方能明白數的奧妙。

心學雖不至於排斥數術之道,但主要追求“致良知”,堅持以“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注3)

可想而知,兩大學派的學子在數學方面的能力存在著某種差距,考題更偏向理學,自然會產生較為嚴重的後果,那就是佔據大半的心學舉人會有不滿。

“先生放心,孤也不是怕事的人,不怕告訴先生,宰相有難,怕是做得不長遠了。”太子冷笑了一聲,他不是個怕事的人,天底下除了楊盤與姬皇后外,他誰都敢鬥上一斗。

“竟然還有這等事?”平安吃驚道,雖然宰相是被他搞下來的,但眼下訊息尚未傳出,就連太子也只是隱約知道,對方要倒大黴,而不知道幕後兇手便是眼前這位男孩。

“平安先生不知朝廷動向,自然不知。”

“更何況,當朝太師乃是理學大家,他的嫡長子洪熙乃是孤的左膀右臂。”

“若是心學舉人不滿,孤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