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五代大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章 潞州往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章 潞州往事

潞州,治所上黨,就是今天的山西長治。這個地名在五代時期出現的頻率非常高。特別是在梁晉爭霸的時候,那就是兩方爭奪的焦點。

潞州在五代已經不能用兵家必爭之地來形容了,因為那裡的得失關係到雙方的生死存亡。

如果你翻開了五代的地圖,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潞州位於黃河沿岸,距離朱溫的老巢汴州直線距離非常之近。而且它還緊鄰河陽與昭義軍距離李存勖的大本營晉陽也不遠。

既然潞州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當然圍繞它的鬥爭也相當殘酷。唐天佑三年八月,朱溫大軍圍攻滄州,後方空虛。這李克用的眼睛可是緊緊盯著他呢,一刻也不會放鬆,一抓到機會,立馬開始聚集兵力,乘機奪去潞州。

這鎮守潞州的人就是昭義節度使李嗣昭。這下子朱溫可就難受了,潞州在李克用手裡的作用可太大了,既可以阻止他據悉圖謀河北,又給他自己造了一個堅固的屏障。

河東之所以能在後梁如日中天的時候安然無恙,很大的原因就是把潞州握在手中。

朱溫廢料唐帝後,四月登機改元開平,五月就去攻打潞州去了,可見他內心的怨念之深。

為了奪回這關鍵要害之地,朱溫可是連血本都下了。陝州節度使康懷貞領兵八萬再加魏博的精兵數萬彙集在一起,圍攻潞州。

李克用一聽潞州被圍,驚慌失措,把手下的精兵強將全部都調了出去救援潞州,領兵的基本都是他的義子、兄弟。為了減輕潞州的壓力,又派兵去攻打朱溫的地盤晉州,讓朱溫不得不派兵去救。期間,因為久攻不下,朱溫換將數次,仍然效果不大。

後來李克用病死,李存勖繼位。潞州大戰還在持續著。後梁已經圍困潞州一年,城內糧草軍械消耗殆盡,眼看著就要被攻破。

還是雄才大略的李存勖親自出馬,乘著因為快要到來的勝利而鬆懈憊懶的梁軍不備,乘著夜色、大霧的籠罩,殺的梁軍丟盔棄甲,招討使符道昭馬倒被殺,梁軍損失萬餘人,丟棄的糧草軍械不計其數。

這一仗把朱溫徹底給打蒙了,調集如此多的兵力,耗費的錢糧不計其數,圍攻一年多,最後打成了這樣。自此以後,梁晉的勢力對比產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朱溫在此後一段時間內,再也沒有力量去攻打潞州,李存勖也從這次大戰中獲得了能夠獲得一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首先,他是初登節度使、晉王位,而且還是在潞州被圍,李克用去世的巨大危機的時刻。他卻率領軍隊大敗梁軍,這讓他在軍中的威信如日中天,一時無二,自己的地位算是徹底穩定下來。其次,繳獲的錢糧、軍械讓他解決了軍隊的重要問題,很長時間內都不用為了軍資而發愁。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次勝利給了他喘息的寶貴時間,河東的敵人很多,不懷好意者更多,這下子算是敲山震虎,讓那些有這些心思人徹底斷了心思。

王進在一邊靜靜地聽著張承業與諸位幕僚們談論上次潞州大戰的榮光,也是心潮澎湃,千軍萬馬之中,縱橫睥睨,接受萬人膜拜,那滋味會讓人產生一種天下無敵的感覺吧?怪不得古往今來,為了帝王之位的爭奪,殺的死去活來的人數不勝數。

“向前,這次前往軍中,你知道該怎麼做嗎?”張承業轉而問王進道。

“義父,孩兒知道該怎麼做。”王進嘴上回答的很是肯定,心中卻有些打鼓。

“很好,這次潞州節度使還是李嗣昭,只需聽從他的指揮,這潞州還是固若金湯。”張承業肯定的語氣很大程度上讓在座的人都產生了一種莫名的信心出來。

“好了,今日義兒軍中肯定要進行準備,你且去吧,出征之前在來見我,有話對你講。”張承業揮揮手,讓王進先去軍中安頓,畢竟大笑也是個都頭,總有些事情要做的。

到了軍中,氣氛果然與昨日大不一樣,大家都知道了要去被派去潞州,氣氛稍微有些壓抑。

快要入夏了,天氣也多變了起來,早上起來尚且晴空萬里,現在都下起了綿綿細雨。整座軍營都被這如煙霧一般的細雨籠罩著,軍營裡的土路也是泥濘不堪,很多穿著草鞋的士兵不時地滑道。

帥帳之中,指揮以上的軍官正在議事,議題很簡單,還是大軍開拔問題。

古代的大軍開拔可沒那麼簡單,沒有什麼兵力運輸工具,全是靠士兵兩條腿,一軍出征,隊伍能拉開十幾裡。

還有這糧草問題也是重中之重,這麼多兵趕路,一天至多幾十裡,甚至路不好走的時候,一天只能行十幾裡路。消耗的糧草也是天文數字,沒有飯吃,士兵們是不會走的,所以古代打仗最下還劫糧道,只要斷了敵人的糧草,自然就會軍心大亂,不攻自破。

“軍使,晉王撥給我們的糧草實在是有些少,況且已經入夏,路途又遙遠,遇上雨天的時日很多,算上大軍休息的時間,這兩槽恐怕是不夠用的。”

底下的指揮使們提出的問題正是李建及頭疼的事情,河東近年來連番大戰,糧草消耗甚多,再加上河東本就不是什麼土地肥沃之處,糧食產量也低,人口稀少,又靠近契丹党項,是不是被人打草谷。

這環境可謂是惡劣至極,而且河東軍中沙陀等胡人比較多,需要耗費的牛羊肉數量也是個大問題,不過河東近年來並沒有什麼大的戰爭,所以一直沒有什麼壓力,這回朱溫挑釁,看來要有大仗,晉陽城中已經開始準備糧草。

“諸位,聽我一言,晉王撥給我軍糧草數量並不少,況且河東近年來遭受天災,外有契丹人覬覦,實在是不容易。我等愚鈍,不能為晉王分憂,但絕對不能給晉王添堵,諸位有什麼辦法能讓大軍行進速度加快”?

李建及一番話說的是大義凜然,剛才提出糧草問題的那位指揮使自然羞愧難當。

軍使提出來問題來,手下的幕僚將校們自然要絞盡腦汁想法子,怎麼樣縮短行軍距離,這晉陽到潞州的路可沒有什麼平坦的地方,快速行軍的要求並不現實。

“晉王還要提防劉守光,定難軍也是對我河東虎視眈眈,難道真沒有人能夠為晉王分憂嗎?”李建及看著一幫人低下了頭,顯得很不滿意。

“軍使,末將也想為晉王分憂,可是這長途跋涉,軍糧不足,實在是沒有辦法,讓手下的士兵跑個山路也不可能跑那麼快,就算是到了潞州,中途掉隊的,走散的那該有多少,剩下的到了潞州也是累的不行,不堪一戰啊。”

幕僚們也紛紛勸道誰都不想受那鳥罪,能舒舒服服的走到潞州當然是最好,就算不能也要保證糧草供應吧!

“哎!軍使,你看那王進的法子怎麼樣?”以為目睹王進操練手下士兵們的幕僚突然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突然高聲說道。

“王進的法子,什麼法子?”李建及沒反應過來。

“就是繞著校場跑啊,那王進不是說了嘛,能堅持跑下來的人這體力不是提升嘛,到時候一陣小跑,輕裝上陣,這行軍速度不是很快。”

李建及想了一會兒,突然一拍大腿道:“哎,這個辦法可行,先讓糧草車走,大部隊在後面走,追上糧草車也可以補給。哈哈,這辦法有點意思,不過這操練多久才能讓士兵們體力大漲呢?”

李建及也不是傻子,這種增加體力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得循序漸進,可是晉王只給了十天時間讓他們準備,這十天能讓人體力大漲?“那不簡單,軍使差人把那王進叫來問問不就知道了。”

“好,來人,去把王都頭帶來帳中議事。”李建及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如何增加士兵們的體力問題了,如果能解決,以後再軍中一傳播,那豈不是大功一件?

王進剛到軍營不就,還沒有對手下士兵說些什麼,軍使的命令就到了。王進並不清楚軍中議事的規矩,以為軍官就能進去,看著手下人差異的目光很是不理解。

待王進走後,李應雄又開始嘰嘰咕咕起來:“這上頭有人就是好,臉軍使都要對他高看一眼,帥帳議事居然還叫上他,我等苦哈哈看來是沒有這個命了。”

手下士兵並不敢接茬,許良只是心中腹誹李應雄小心眼一頓,也不敢有什麼話語出來。

到了帥帳,李建及急匆匆的讓他近前答話。

“不知道軍使找末將來所為何事?

”王進,我且問你,這長途跋涉勞累如何解決?”李建及以來就問了個不找頭腦的事情,這勞累怎麼解決,休息唄。

王進沒有理解他的意思,不敢枉然回答。“軍使這解決勞累是何意啊?”

“就是怎麼讓士兵們像你昨日那樣,你不說可以體力大增嘛。”

“啊!哦,這個簡單,只需如我那般操練就可以。”王進愣住了,根本沒想到李建及會問這個問題,他還是小看了古人的智慧,其中的道理人家也是一點就透。

“那需幾日?給你十日夠不夠?”李建及得到想要的回到大喜,連忙問道。

王進聽完李建及的話差點摔倒,你是不是猴子請來的逗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