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五代大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七章 決勝柏鄉(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七章 決勝柏鄉(五)

這些事情就在短短的三天之內完成,這種軍制上的巨大改變當然讓所有人都有些接受不了,特別是那些軍中小軍官們,從入伍那一天起接受的就是五代十國的軍銜制度,現在突然改變如此之大,也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前途,畢竟團什麼的聽都沒有聽說過。

但是在王進超強的個人威望和動盪的時局下,沒有人能夠拿他怎麼樣,五代十國藩鎮只要有足夠強大的兵力或者天高皇帝遠,沒有辦法征討,一般都是聽調不聽宣,任何不利於自己的命令一概當作放屁。

對於這樣的情況,中央也是對這幫陽奉陰違的節度使們沒有一絲辦法,而且天下有樣學樣,就是節度使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照樣有割據勢力的存在。

現在的晉州就是這樣尷尬的存在,從梁國手裡搶奪下來,立馬就開始了大戰,後晉基本上是無法顧及,後梁也是孤注一擲的想要集重兵攻打河北,以斷絕李存勖外援和緩衝,為以後直取晉陽做鋪墊。

王進就成了博弈中的幸運者,五代十國就是這麼荒誕,有些人莫名其妙的就成了一方諸侯,然後官位就越來越高。

晉王下詔,五天內出發,王進花了三天時間整編了一千軍隊,共一個團,三個營的兵力,總計一千人。但是隨他出征的只有五百人,剩餘的兵力仍然要守備晉州,所以說兵力是十分吃緊的。

出征前的一天,王進召集了晉州數得著的世家大戶,請他們吃飯。這頓飯明擺著是鴻門宴,恐怕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進去了不一定能出來,一時間,晉州富戶人人自危,許多家住都紛紛稱病,把族長讓給年輕人。

…………

宴席間,王進一落座也不客氣,對著幾桌世家子弟便道:“此戰諸位恐怕也是知道的,關乎我河東存亡,不可不用命。然河北路途遙遠,糧草馬匹、缺乏嚴重,今日找大家來就是想讓大家出出主意,看看有什麼辦法能為我國民軍弄些糧草輜重。”王進開門見山,十分霸道的說出了這次宴席的目的。

王進覺得自己說的已經很委婉了,不希望有人不識抬舉,可是這些世家子弟聽在耳中卻十分不是滋味,心中狂罵王進不要臉,盡會敲詐大戶,遲早有一天要被這王進給吸乾,連骨頭渣都不剩下。

可他們也沒有辦法去反抗,他們在城中的勢力早就在梁晉大戰中消耗殆盡,現在控制晉州的人是王進,手下有千餘兵力,不是自己家中那些家丁能夠擺平的,但是前幾次已經被王進搜刮夠多的財物了,再這麼下去,恐怕是要破產。

這年頭,兵荒馬亂的,生產破壞嚴重,而且官道損破,商路艱難,他們的收入來源也銳減,實在是難以承受王進一次次的壓榨。

瞬間,本來是氣氛熱烈的飯桌上鴉雀無聲,所有人的臉上都透露著為難、痛苦、怨恨的表情。

王進當然明白他們的顧慮,不過這次他沒有準備明搶,二十準備搞一點看起來有些保障的憑證,他想要模仿後世的債券,先行跟晉州世家大戶舉債。就叫戰爭債券,利息一分,回報非常高,回報就要看王刺史去柏鄉的結果了,勝了皆大歡喜,雙贏,輸了這錢就算打了水漂。

王進詳細的把他的戰爭債券的計劃跟在做的人說了一下。對於這些世家來說可以作為一種穩定的投資,國民軍借債進行戰爭並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以晉州五年稅收作為擔保,按照一比一的模式發行債券。…………

王進說了好半天看,桌子上的眾人還是一副呆呆的模樣,根本理解不了王進所說的含義。

王進也知道,他提的這個概念卻是有些驚世駭俗,畢竟債券的發行要有強有力的政府作為擔保,現在是五代十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年代,你讓這些人去相信官府的信用,恐怕有些強人所難。

“那我就說明白點吧,就是跟大家借點錢,我給打欠條,利息一分,戰後賠付,如果失敗就用晉州稅收賠給你們。”晉州本來就沒有多少稅收,王進也只是給這幫人開空頭支票,現在是非常時期,沒有辦法跟他們慢慢磨嘴皮子,實在不行,就動用武力威嚇,不怕他們不就範。

“王刺史,這國民軍需要多少糧草軍資呢?”有人小心翼翼的問道。

王進曾經仔細算過,現在的軍隊由於一個人三天需要有三斤半的糧食供給,這還是普通的行軍需求,如果是戰爭狀態海選喲更多。五百人每三天就需要一千七百五十斤糧食。一個月則是一萬七千五百斤。現在的度量衡標準中,一百二十斤為一擔。每個月大概要消耗兩百擔左右的糧食,王進必須要籌措至少兩個月的糧草才能保持住軍隊的戰鬥力,到了柏鄉後河東方面肯定會有所表示。

還有關鍵問題,運送糧食的民夫也要消耗一部分,五百人的軍隊至少要配個三四百人的輔兵,這就是一大筆開銷。

王進思索片刻,直接報出一個數字,一千擔糧食,加三百匹騾馬。騾子加上驢二百匹,馬一百匹,其他的物資國民軍自己想辦法。

結果王進剛說出來,就引起一陣驚呼。一千擔糧食加上三百匹騾馬,王進這是瘋了嗎?經過這麼多次的軍人洗劫,大部分糧食早就被搶光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三百擔,加二百匹騾馬。”經過一番嘰嘰喳喳的討論,最後一位看起來德高望重的來人站了起來對王進說道。

這個數字與王進心目中的目標相差甚遠,自然不能同意。經過一陣討價還價,最終定在了五百擔加二百匹騾馬,馬匹五十匹,其他的都是騾子跟驢。

宴席散了,一副如喪考妣面容的眾人紛紛出了刺史府,回家準備糧草去了,這次王進至少給了他們一張證明,雖然所有人都覺得那張所謂的債券就是幌子,連擦屁股都嫌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