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荒野挑戰[綜英美/美娛]最新章節列表 > 52、獸皮水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2、獸皮水袋

詹妮弗一路走來在沙漠中看到的骨架不在少數。

撒哈拉雖然不是生命禁區, 卻也是人間地獄。整片沙漠的主宰只有永恆的太陽。

太陽使掙扎在這裡的生靈受到嚴峻的考驗, 奪走它們的食物,有時候直接奪走它們的生命。太陽還蒸發地表的水分, 千萬年來,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在撒哈拉沙漠中銷聲匿跡,只留下了無數細微的藻類顆粒。冬季的風每日每日地把數十萬噸塵土從撒哈拉吹向南美,使這些富含礦物質的沙土滋養了亞馬遜雨林。

太陽創造了死,然而太陽也創造了生。

不過生在茫茫遠處,死卻總近在眼前。

在詹妮弗行來的路上,這些因為各種原因死在撒哈拉的動物在高溫又乾燥的環境裡被風乾成了乾屍, 然後慢慢地消減,最後變成白森森的散落一地的骨頭棒子。其中有駱駝龐大的屍骸, 跳鼠小巧的骨骼,一些地方甚至還有人類形狀獨特的肋骨。

而水源附近倒伏的這具從外表來看應該是頭瞪羚。

詹妮弗繞著它部分風化的骨架轉了一圈, 蹲下身來仔細觀察,在脊背、眼眶和面部的骨頭上都發現了還沒有被風沙磨平的深深的凹槽。

只有鳥類的指爪會留下這樣的痕跡。或許過去幾個雨季河道還沒有乾涸, 那時動物們湊在河岸邊飲水,而這頭瞪羚不幸地受到了猛禽的襲擊。

無論如何,這些骨頭現在都便宜了後來的旅人。

沙石中散落著整個的羊頭, 兩隻眼睛的地方只剩下黑色的空洞, 冰冷地凝視著天空。本該是身體的位置則散落著許多七零八落的骨棒, 其中一些顯得十分粗糙,另一些則留有斷折的痕跡,切面足夠尖銳。

論鋒利程度, 十根羊骨頭棒都比不上隨意敲擊碰下的碎石片,但敲出來的石片更適合用來磨石斧,要做鏢頭就太不規則了。重心不穩會大大影響投矛的準度,在這一點上,天生就有形狀的骨棒更勻稱,不需要太多塑形。

詹妮弗在沙土裡翻檢,仔細挑出能用的部分。

這廂她在努力工作,期間抬頭眺望時總能看見那只鷹在遠處的斷崖上徘徊,發出尖細的啼鳴。

那裡可能是一座荒谷,有鳥類棲息的狀況下,還很有可能是座有水的荒谷。可惜太陽快落山了,陰影已經爬了上來,現在就算用照相機也看不清太遠的地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越來越多的耳廓狐開始在沙漠中活動,尋找著體格更小的沙鼠和跳鼠。這些齧齒動物窸窸窣窣地磨蹭到綠色植物邊,小心翼翼地啃食著沙漠西瓜的藤蔓——後者對人類來說是個巨大的威脅,可在動物嘴裡倒好像完全無毒似的。

除了哺乳動物之外,各種顏色的蜥蜴和昆蟲也漸漸在冷卻的沙地上現身。螞蟻圍著黑甲蟲腐爛的身體,試圖把它搬運到巢穴裡去;蜘蛛划動長腿,在沙面上遊走就像在水面上游泳;蜥蜴則在黃沙表面飛速奔跑,其中一頭通體銀色,另一頭渾身都是古怪的稜角,簡直像個外星生物。

詹妮弗把正在用刀削的骨棒放下,手忙腳亂地掏出照相機來拍攝。

她是分不清蜥蜴和蟲子的種類,但相機自帶的ai系統能分辨,一時間四號機顯示的數字大幅度向上跳躍,很快就從可憐巴巴的“6”變成了勝券在握的“17”。

按照節目組的設計,第三輪的特點就是先易後難。

沙漠中適合動物棲息的只有一小部分地區,剩下的大部分對人類來說都是荒蕪的地段。

在撒哈拉進行挑戰就像在探索一張鋪開的大地圖,上面只有分散的資源點。每到一個新資源點都有可能拍到新物種。

但增長曲線是急速下彎的,一個資源點窮盡了,就必須挪動到下一個資源點去,循環往復,除非運氣好碰到終極大禮包——綠洲。

詹妮弗摸摸鼻子。

綠洲要是人人都能碰到,它也就不叫夢幻之洲了,還是著眼現實吧。

她趕在夜色降臨前削好了骨刺,又用刀從長頭巾上割下兩條布帶,把骨刺固定在了登山杖的杖尖上。做完雛形後,對著沙地試著投擲了幾次,發現只綁了一面的金屬杖在丟出去時往往會發生劇烈抖動。

這不太對。

詹妮弗抿了抿唇。

不過很快她就恍然大悟,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了。

這兩根登山杖握把處的重量遠遠大於尾部的重量,每次投擲時,梭鏢的尾巴都在影響它的重心,怎麼會達到平衡。等到將橫著舒展的握把拉直,將骨刺換了個端綁在這上面,再次試著投擲時,一切就顯得容易多了。

為了防止刺不破獵物皮毛的事情發生,詹妮弗在連結處纏繞了數圈,把整個梭鏢死死地固定住,多次練習熟手,這才拎著它開始了狩獵之旅。

螢幕那頭的觀眾們對她常用的這種武器毫不陌生,連兩名專家都對她投矛的能耐有所耳聞。

只消看準目標的一擊,頭重腳輕的登山杖就劃破空氣,帶著頂端尖銳的骨刺一起扎進了耳廓狐的身側。被擊中的小狐狸瘋狂地尖叫著,試圖逃竄,但拉動梭鏢對它來說是個異常艱鉅的任務。

不出百步它就被獵人輕鬆寫意地追了上來。

人類用一個傍晚把自己嵌入了這片河岸的食物鏈之中。

***

這天晚上詹妮弗睡在附近的巖洞裡。

通常求生者喜歡的地方動物們也喜歡,不過現在她是鳩佔鵲巢,拾人牙慧。窄小的巖洞原本是一家子狐狸的住所,洞裡面清理得很乾淨,沒有絲毫蛇蟲的痕跡,只有一些氣味古怪的毛髮和排洩物。

對狐狸來說大小合適的沙坑對人類來說就太小了點,坐直身體頭就會磕在石頭上,大長腿也無處安放,只能選擇把入口的沙壑繼續往下挖,刨出半個坑洞,半躺著靠在洞壁上。

巖洞外用打火石生起了一堆火,燃料是附近找到的枯枝和糞便。

詹妮弗藉著火焰的光處理獵物的皮毛。

這三只狐狸都被她扒了個乾淨,用的是最不會損壞皮毛的手剝法,切口也都開在骨刺扎入的地方。

長長的頭巾成了繩索來源,她用頭巾上撕下來的布把皮毛的四肢、尾部和頸部死死繫緊,做成一個近乎封閉的背囊。

這樣做之後,雄狐皮毛就變成了一隻水袋,而雌狐皮毛配置更加豪華,甚至還有自己的出水口——哺乳器官。

獸皮水袋在缺水時非常實用,就是用起來不太雅觀。

詹妮弗揉了揉痠痛的手腕,把皮子放在身邊,轉而轉動火上烘烤的肉塊。

她這幾天都不太想趕路了。

***

原地停留的決定在第二天早上得到了充分的論據。

這天攝像機組打出的資訊是——【day 3:倖存者人數292。】

這畢竟只是個遊戲,要勝出只需要比另外200個人拍到更多的動物就可以。人數再一次大幅衰減,剩下的選手中有多少人能找到淡水,又有多少人碰到了小資源點?

恐怕不多吧。

詹妮弗現在拍到了17種動物,她有避難所,有淡水,還有食物,只要保持身體健康,坐在原地就能被送進下一輪。

現在倘若是真的極限求生、逃離撒哈拉,她一定會考慮冒險外出探路;不過當下只是在真人秀裡,何必貿然離開水源去挑戰冷酷無情的大沙漠?

抱著這樣的認知,比賽第三天的首頁九宮格非常“好看”。

周圍填上來的八名選手都在風塵僕僕地吃沙子,只有中間的一名選手窩在避難所裡收拾風乾肉條,一副我要在這裡住到永永遠遠的模樣,以至於來上班的解說員齊齊揉了揉眼睛。

“詹妮弗在幹什麼?”萊斯狐疑地說,“——噢,我明白了,她不準備繼續走了,狡猾!太狡猾了!”

“應該說是太聰明了。”貝爾在他邊上笑著搖頭。

解說員被逗樂了,連觀眾們都驚得不行,紛紛刷屏留言。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珍妮耍賴皮,這也太休閒了吧,明明前面兩輪的畫風都是實打實上去硬扛的,突然從鬥獸場頻道轉到居家頻道我好不適應。】

【你大概記性不好,第一輪的山洞不賴皮嗎?第二輪的木筏不賴皮嗎?只是前面運氣有點差,這輪運氣回來了而已。】

【珍妮不動只能說明撒哈拉比其他環境都危險,按照野外求生四要素,現在什麼都有。遊戲就有結束的時候,養精蓄銳很對。】

【可是都做好了水袋——對不起,這個真的看著太殘忍了,但也算是水袋吧,肯定有繼續行動的打算吧?】

在直播間的激烈討論中,詹妮弗穩坐釣魚臺,根本沒有半點趕路的意思。

第三天她沒有移動。

第四天沒有。

第五天也沒有。

等到第六天,整個荒野挑戰的倖存者人數降到了198人,超過半數的選手宣告退賽,她才對著藍盈盈的攝像機露出半個微笑。

這幾天一共製作了五個水囊,現在統統派上了用場,其中三個被小心地塞到包裡,一個掛在腰間,一個提在手上。

這些獸皮水袋為她提供了額外的淡水儲備,有著皮毛的保護,裡面的淡水不會輕易蒸發。

和它們形成對比的是長頭巾,原來的長頭巾能覆蓋整個人,現在只能蓋到上半身。

不過有舍有得,水就是生命線,自然比其他因素都更重要。

詹妮弗沒有費心用照相機檢視方向,這三四天裡她多次看到鷹的蹤跡,早就對遠處的斷崖心生期待。那裡必定是處資源點,就算只是個荒谷,再往前走也可能找到新的水源。

要去往斷崖就要沿著河道繼續行走很長一段路。

是時候該出發了。

作者有話要說:  動物頭骨裝不了多少水的,會漏出來,而且不是封閉的,會蒸發,在野外還是要封閉的水袋才能用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