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從修行界的幕後黑手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章 天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4章 天漢

離開寺廟,沈放的心一下子變得安寧許多。

這足以證明他當機立斷地選擇離開,沒有任何錯誤。只是需要換個祭劍的物件了。

風馳電掣地走出三五裡路,沈放忽然頓下,抬頭看天。

天上新月如眉,也如刀。

有殺氣。

沈放駐足而立,看著前方。

一人白衣儒服,按劍走來,他眼神湛湛,似飽含無窮智慧。如果沈放沒有猜錯,此人正是昔年名震天下的大儒謝松石。

由儒入道的奇才。

道左相逢,不期而遇。

兩人在錯身而過時,寧靜的道心均自閃過一絲驚疑。

“好厲害的真氣。”沈放明顯察覺到對方的真氣猶如烈日,殺氣不過是沸騰的大日順帶逸散出來的。

“返璞歸真。”對於謝松石而言,不期而遇的沈放猶如一塊普通至極的石頭,越是如此,越顯得對方不普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為普通人,哪可能在這個時候趕路。

錯身而過,各自往前走了九步,同時頓下。

回頭。

謝松石瞥了飛星劍一眼,撫須而笑,“小友是否來自蜀山?”

飛星劍雖然已經神光內斂,樸實無華,可落在謝松石這等修道大家眼裡,卻內藏螢火,一旦放出來,便堪比皓月。

飛星劍已經不是原本的模樣,但又比過去高了一個層數。

沈放大笑一聲回應,“謝真人不認得在下,在下卻認得你。天下煉劍的不止蜀山一派,在下和蜀山可沒什麼牽扯。”

謝松石失笑一聲,“說的是,按說小友這般人才,若在蜀山,我該當早已見過了,可惜我有要事在身,不然見得小友這般人才,難免要叨擾一番。”

沈放點點頭,“既然如此,那就告辭。”

他看謝松石去的方向是寺廟的方向,也不知是去找劍塵為不記名弟子報仇,還是為了寺廟本身。

不過無論是什麼理由,在這時候進入寺廟,都會捲入寺廟本身的麻煩中。

沈放冥冥中有種預感,寺廟本身麻煩最大的考驗不在生與死,但也不比生死考驗差。

“孟婆。”他心裡咀嚼二字,隱隱猜想,寺廟裡最可怕的麻煩,或許跟孟婆特殊的能力遺忘有關。

一個人如果失去過往的記憶,那確實跟死了沒多大區別。

很容易變成全新的人。

於是兩人如路人般作別。

只是謝松石覺得,這不會是最後一次見面。

同時,蜀山劍聖告知他京城郊外的野寺曾經鎮壓過一名無比兇邪的人物,而這裡也將是他邁入坐忘的關鍵,乃是他的機緣和劫數。

對於劍聖的話,他當然深信不疑。

故而沈放究竟有多神秘,引得謝松石好奇,也不會使他有半分猶疑,將時間浪費在沈放身上。

謝松石沒有施展道術,而是一步步向前,同時調整自己的身心,以求在最後抵達一個完美狀態。

沈放此刻踩在一株參天古木上,隱於樹蔭中,透過樹葉的縫隙,看向遠遠的寺廟,那裡已經被大霧籠罩,他看久了,突然間都會忘記他看寺廟的目的,好一會才想起,他是在觀察。

看來他的猜測確實沒有問題。

謝松石在此刻進入寺廟,怕是非常不妙。

但和沈放沒有任何關係。

回到中華閣,根本沒有人來抓憐青青,或許對方還沒來得及動手。

“沈叔這麼快嗎?”憐青青詢問的同時,閃過一絲驚喜,她實在害怕一個人呆在中華閣裡,雖然還有小白龍這頭妖怪。

可單獨和妖怪處在一個地方,不也很嚇人?

雖然小白龍人畜無害,還能聊天,誰知道主人離開後,會不會突然兇性大發?

反正話本經常這樣寫,妖魔鬼怪趁著主人不在,就跑出去,大開殺戒。

“不過是一樁小事而已,能用多久。”沈放當然不可能說他半途而廢。

畢竟要說這個,就需要解釋許多,他最討厭麻煩了。

“那鬼東西死了?”

沈放點點頭,這不廢話嗎,都已經成鬼東西,肯定死過了。而且以寺廟裡孟婆的詭異,讓沈放預感那鬼東西可能被孟婆寄生,這也算又死過一次。

鬼奪舍鬼?

想想還有點刺激。

憐青青鬆口氣,終於可以睡個好覺。

“謝謝沈叔,晚安。”

撐不住了啊。

修行人就是好,憐青青這幾天提心吊膽,都沒有怎麼好好打理自己,仍然不臭。

沈放聞了聞自己,也挺香的。

聽說修行高深的修士,往往會在大限來臨時以法劍自殺,留下遺蛻,散發出奇異的香味,千百年不腐,蚊蟲不能靠近,屍體栩栩如生。

皇城,一名年輕的太監靜立在京城內河的岸邊,這內河又稱天漢,因為走向和夏季的銀河一致,故有此名。

天漢水雖是京城內河,卻不是尋常意義上的人工開鑿。

這事情要追溯到大夏開國之前,當時京城還只是亂石堆砌的土城,曾在此發生過一場驚天動地的戰鬥,有驚天一劍,落入此城,從此就多了一條名為天漢的內河。

過了數百年,此事早已被人淡忘,或是成為不可考究的傳說。

唯有深諳武道的人,才能看到出河岸邊仍有當年遺留的劍氣紋理。

月兒落在流水中,是否曾照耀過昔年那驚天動地一劍呢?

那一劍無論是多麼動人,也歸於塵土中了。

歲月能沖刷走一切。

哪怕太監看著還很年輕,可他深深清楚,自己早已過了盛年,再過幾十年會邁入老朽的行列中。

年輕太監背後是個中年太監,名叫黃洪乃是如今皇帝身邊最信重的人物,乃是名副其實的大內總管。

可在年輕太監面前,謙卑得猶如孝順的孫兒。

不錯,年輕太監正是皇城內太監們的老祖宗。

黃洪不敢打攪老祖的凝思,在一旁等待著。事實上,從前幾年開始,他就覺察到自己和老祖的隔閡越來越深了。

那不是關係上的隔閡,而是一種仙凡之間的差距,自然形成的隔閡。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兩人已經不是同類。

雖然老祖的對他們的態度依舊沒有變化,甚至一如既往地提點他們武道的修行,但每次黃洪凝望老祖,都覺得老祖置身虛無縹緲的雲間,猶如天人。

那不是刻意營造的神秘感,而是老祖本身就在向那個方向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