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氣運神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五章:一路見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五章:一路見聞

兩人慢慢走向大梁走來,大晉朝此時靠北正在鬧著饑荒,可惜此時朝廷根本無力管此事。甚至都沒有大臣敢提出此事,大晉越看越像晚期。一路上無數的難民衝強,若不是他們巧妙的避開了那些難民,恐怕這十幾人很難到達大梁。

兩人急忙將這些東西拋之腦後,大晉成立上百年怎麼可能如此輕易,被一個才二十幾年的朝廷所滅。

越往大梁駛來越能聽說大梁的變化,尤其是在靠近大梁的大晉邊界甚至一些人都在傳頌大梁的好處。

“瘋了,簡直是瘋了”,三皇子不可置信的眼前看到的一切。怎麼可能憑一己之力,在短短幾個月就讓整個朝廷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王明陽做到了,而且做的很成功。

與大晉的災民相比,大梁做的太好了。三皇子與五皇子心中同時有個疑問,“大晉真的沒問題嗎”?

大皇子早已等待在兩國邊境,看著兩位弟弟,也是多年未見,大皇子內心更是惶恐。“兩位弟弟半年前我送七弟過了這裡,沒想到才半年時光你們又要過去,看來咱們這些皇子終究都要到那邊。這個家越來越不成家了”。

此時三皇子與五皇子兩人還沉浸在一路的見聞中,見大哥如此說,也並未往心裡去。“大哥保重,我們兄弟二人想來不需多日便回”。

大皇子嘆了口氣,“但願吧”!揮了揮手目送兩人離去,幽幽嘆道,“也不知我會不會也有過去的一天,但願這一天不會到來”。

一進入大梁兩人便感受到了大梁的變化,兩人所知關於大梁的一切,均來自書籍上。書上都明確的記載大梁乃是蠻夷之地。這裡人不懂禮儀,不通孝道乃是荒蕪之地。但進來後兩人根本未發現書中所寫的一切,二人都是聰明人自然明白這一切都是大晉朝有意在抹黑大梁罷了。

兩人加上一些僕從總共十幾人,緩緩駛過大梁前線大營,被安排在前線最近的縣衙等待。

雖然是邊界,但縣衙最早進行了整修,整個縣衙被水泥覆蓋,道路整齊。院牆從新修葺,衙內更是十分的乾淨。

三皇子與五皇子兩人面面相覷,這是邊境縣衙?與大晉朝相比,這裡的縣衙簡直好的太多,恐怕即使是京城的江寧縣豪華程度都無法與這縣衙相提並論。

屋內一面普通的鏡子擺在眼前,此時還尚未有玻璃。人們照鏡也只是用銅鏡。“這是何物,為何能將本王看的如此清晰”。三皇子好奇的打量眼前之物,這東西三皇子確定沒有任何文武道加持,只是簡單的物件。

侍女笑了笑,“王爺,這是我們大梁特有的魔鏡,什麼東西在它面前一照,立馬清晰無比。聽說這可是太子殿下,不是陛下得上蒼傳授之物”。侍女提起了王明陽一臉的崇拜,簡直將王明陽視如神明。

三皇子深吸了一口氣,才剛剛進入大梁,便有如此富庶之縣。可細想想此時的大梁京城,會富庶到到何種地步,大晉真的會是大梁對手嗎?這不是是三皇子第幾次自問。他沒有答案,也不敢往壞處想。

第二日前來迎接的太監總管便跑了過來,“寧王、景王兩位殿下可在”?

迎接的太監乃是張公公,見到三皇子五皇子兩人,第一反應便是下跪。不過膝蓋剛剛著地,想起自己乃是大梁內宮總管,於是順勢又站了起來。

“兩位王爺,陛下命咱家前來迎接兩位”。

魏邦當熱認識張公公,“原來是張公公啊,七弟竟然能將你派過來,看來還是沒忘記我這個五哥啊”。

“景王殿下說笑了,陛下可是一直掛念這景王殿下,聽說景王殿下能來,立馬派奴才快馬加鞭前來迎接”。

三皇子在一旁仔細打量張公公,“這位公公,看著你倒是面熟”。

“寧王您應該見過奴才,奴才之前是昭仁殿的管事”。

三皇子點了點頭,王明陽離開連這些身邊奴才都帶走,顯然此人是個念舊之人,至少他與老五此行不會有性命危險。但三皇子沒有絲毫的開心。皆因在離宮是魏帝交給他一副聖旨,可以想象在人家的登基大典上宣讀如此聖旨,恐怕就算這位七弟念舊,大梁那些臣子也不會允許侮辱一國之君的敵國皇子活著回去。

看這毫不知情的五皇子魏邦,三皇子眼神中滿是有傷,此行恐怕將是自己最後的一程了,再也回不去了,再也見不到我的母妃了,再見了大晉朝。

三皇子深吸了一口氣,“張公公,咱們可以上路了,這一路上會很開心的不是嗎”。

魏邦雖然奇怪為何三哥眼神中會透露出一股死氣,想來老七也不會殺了咱們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迎接的車隊明顯浩浩蕩蕩,比起兩位皇子幾名隨從而言,簡直可以說完全兩種規格。依仗行轅八抬大轎,完全按照親王的禮遇。

一路上張公公不停的在與兩人講述這幾月以來大梁的變化,簡直是一天一個樣。“等二位殿下到了京城更能見到大梁的變化,這些可都是陛下的功勞”。

三皇子奇怪的問道,“難道這大梁的臣子就沒有反對之人嗎”?

“反對,奴才現在可以負責的告訴二位殿下,如今的大梁可是上下一心,陛下的命令沒有哪個大臣敢有膽子反抗”。

三皇子與五皇子對視一眼,在對方的眼神中見到了震驚。他們自認若只是靠著他們自己,根本無法在短短半年之內做到如此的地步。那些老臣豈是好相與之輩!

“二位殿下,不是奴才跟您吹噓,咱們陛下可以說是古今奇才,就連國師吳用大人,那可是大儒啊,都被陛下降服的服服帖帖的,哎,不是奴才多嘴,在這裡咱們陛下身份可不比在大晉。到時候二位殿下可不要壞了規矩”。

一行人在沿途一路上的護送下,快馬加鞭的向著大梁京城而來,終於一行人在登基大典前兩日抵達京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