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氣運神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二章:魏帝的掙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二章:魏帝的掙扎

“陛下,如今只是失去了陝省,咱們還有機會,請陛下切莫動怒”。宰相當然知道此時大晉朝已經處於危難之間,不過身為宰相此時不能亂。大晉朝若是垮了,那身為大晉宰相的他定會受到波蘭。畢竟在大梁皇帝眼中,當今三位大宗師,自己是最不得位皇帝心那人,若是沒了大晉他也不會好過。

宰相甚至有些後悔當初沒有交好那位,不過這些說什麼都已經晚了,一切都已經不可挽回。

魏帝突然發出冷笑,“也好,本想給你個機會,那如今別怪父皇無情”。魏帝眼神中透露出絲絲冷光,看著下面眾臣心裡直打鼓。魏帝終於下定論心要除掉王明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時大梁誰都知道魏帝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除了那些曾經與大梁皇帝有恩怨外,大多數臣子對到底誰當皇帝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反對,畢竟大梁皇帝也是魏氏直系血脈,一旦大梁與大晉一統,這些臣子反倒是可見證人族統一之人。

當晚一隻信鴿飛往前線,一獨臂劍客開啟信鴿所傳內容。

“情況有變,速速按計劃行事”。

流雲將那信隨意一丟,“這魏帝竟然如此不堪,堂堂立朝百年的大晉,竟然如此輕易被大梁擊潰,看來只能由我仙洞出手,這樣也好,我仙洞才能名正言順的執掌整個人族”。

此時整個陝省一夜間便被大梁佔領,那些城防軍甚至僅僅感到一陣驚天動地的響動,那些大梁士兵便已經殺進了城內。等他們反應過來時,整個大軍早已經佔領了城府衙。

知府在被趕到了外面,而整個陝省官員都被集中到了寶雞府。這裡面有的是王明陽老熟人,有的是新上任官員。王明陽早就下過旨意,投降者既往不咎,若是反抗到底那只有死路一條。

很快幾位知府投降了,至於陝省巡撫。前任吳廣之成為了太監,在他們眼中早已是死人,新上任的巡撫湊巧還未派過來。導致一時間陝省竟無巡撫,整個巡撫衙門都在無序狀態。當然即使這陝省巡撫到位,恐怕此種情況下已經無力回天。

前線的捷報已經送到了王明陽案前,王明陽看著手中捷報臉上露出了笑容。“很好,諸位將士果然沒讓朕失望,短短兩日便拿下大晉陝省,也免得生靈塗炭飽受戰亂之苦”。王明明笑的很開心。

“陛下文成武德,乃是天定之人,那魏帝竟敢阻撓天地大勢,根本是螳臂當車。陛下不如我等一舉拿下整個大晉”?

王明陽搖了搖頭,“大晉畢竟是百年王朝,我等能靠著出其不意拿下陝省已經是天大的好事,咱們大梁如今何有足夠的兵馬拿下整個大晉。在大晉境內仍有十萬餘兵馬,若是竭力反抗仍可與咱們一戰,咱們不可不防”。

“陛下英明,只是如今咱們大梁如何排兵佈陣”。兵部尚書王瓊奇怪的問道。突然放棄原本的優勢,一時間王瓊有些跟不上思路。

王明陽一張略微有些稚嫩的小臉,此時在大梁滿朝文武之中的顯得如此高深。

“等”。王明陽之說一個字等,那大晉經此一役必定人心渙散,你們只要散出訊息,就說朕乃大晉皇族嫡系血脈,此次攻打大晉也只是為了自己討回公道,大晉永遠還是大晉。想來這訊息傳回大晉,在加上陝省官員仍在正常運轉,你們說大晉會有何等反應”?

“哈哈,好計謀。陛下此舉是在攻心之計。那大晉如今本就處於劣勢,魏帝逆行倒施。在有此良方一入。恐怕不用咱們出手,那些大晉臣子已經紛紛身懷異心。屆時咱們甚至可以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整個大晉”!

王明陽笑了笑,“諸位臣工,你們可知,那大晉從始至終都未放在朕心上,朕一直在擔心一個地方,‘璇璣仙洞’。這些人一定不會安心看著朕奪去這天下。不知諸位臣工可有計策”?

一時間諸位大人面露沉重之色,那璇璣仙洞歷來神出鬼沒,存在時間甚至可以追溯到秦朝。無人知道他們真實來歷,也無人知道他們人在何處,有多少同黨。甚至歷史上幾次人族朝廷要剿滅他們,最後都不了了之。而那些朝廷皇帝一一被刺殺身亡,端是可惡至極。那仙洞也是王朝最不想惹的勢力。

王明陽頓了頓,“那仙洞之人一定不會甘心看著朕一統人族,定會在大晉背後相助。不過他們武力雖然驚人,但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他們始終只是一個組織。根本無法與朝廷相抗,朕要讓他們明白,人族洪流不是他們一些宵小可以阻擋。想要朕的命,就看他們有沒有這些手段”。

“陛下英明神武,乃天選之人,那些宵小自然無法入了陛下法眼”。

伍嗣與吳廣之的背叛,讓王明陽得到了很多關於璇璣仙洞的實力情報,最重要的是那神秘莫測的大洞主貌似不能輕易離開仙洞,一定是有什麼制約。王明陽完全可以利用這點先剪其羽翼,讓那大洞主成為光桿司令。

人心所向便能無往不利,整個人族氣運都在向王明陽靠攏,大道所向自然各地異像頻頻。先是魏帝祭拜先賢,請求先賢庇護,竟然毫無反應。連孔聖人聖象都莫名轉過身去。那些讀書人的文道之力更是平白弱了三分。

一時間甚至有呼聲讓魏帝讓賢於王明陽,免得人族遭受不白損傷,先賢震怒。不能因一人貪戀皇權而毀了整個人族。

上至王工大臣,下至販夫走卒,心中竟統統有種錯覺。此時主宰他們的,本該是大梁那位年輕皇帝,而不是眼前這位已經御極二十幾年的魏帝。這種怪異的氣氛一直縈繞在大晉所有人心中,就像上天註定。

此時大晉氣運如同風燭殘年,那本來強壯的氣運金龍更是縮小了一大號,在氣運海洋中苟延殘喘。時不時能聽到氣運金龍不甘心的咆哮聲,以及將要滅亡的悲鳴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