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帶著系統回北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4章 封神榜初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4章 封神榜初形

“軍師神武!”

第一爐水泥尚未成功,始終在旁觀察的一個讀過兩天書卻不是秀才的山民道,“在下終於明白了!”

“你明白什麼了?”

趙誠心不在焉。

這傢伙搖頭晃腦的樣子,腦補著道:“軍師應該是得了王文卿道長的真傳,這乃神霄五雷法所請來的道君丹爐對嗎?”

“……”

這個東西的來源無法解釋,於是只能由他們自己用神鬼之說腦補了。

至於這傢伙提及的王文卿,就是個如雷貫耳的神人,道號衝和子。這個時代道教中最吃香的神霄雷派創始人。

將後來,這個傢伙會得到昏君趙佶的重用和信任,至於王文卿的接班人林靈素更牛逼,是個可以在朝堂上和蔡京扳政治手腕的大神。

神霄派的噱頭,就是剛剛那家夥提及的“五雷大1法”。王文卿這個大神的著作可比趙誠的《蘭若寺》還要玄乎,比後世的傳銷還猛。他的《上清雷霆火車五雷法》,《先天雷晶隱書》,《雷霆奧旨》等等著作,無疑都是這時代的修真寶典。在南方擁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真實與否,結果等等都不重要。重要的在於有人信,又有噱頭,不斷有信徒加入且接受雷法理論就行。既然後世作為一張紙的美刀能買地球上所有東西,那麼神霄派的雷法也就可行。

一定程度上,整個世界都是建立在信心上的東西,重在過程而不是結果。

宋朝有趣的就在於這些地方,讀書人間有學派。政治上有黨爭。包括宗教事宜,同是道教內部也幾乎是勢同水火。最典型的就是龍虎山天師道,以及南方神霄派。

其實這兩個派系,在古典仙魔小說中有另外的兩個說法就是:闡教和截教。

闡教是正統天師道,截教就是當下被視為旁門左道的神霄派。

事實上到了徽宗一朝當然就是截教佔盡上風近乎無敵。不需要等到後面,現在已經有了這個風向和趨勢,截教的影響力非常之大,通天教主王文卿的神霄《五雷法》在民間近乎傳為神通,幾乎可以用於解釋一切現象。

譬如趙誠弄出來的這個碉堡火工廠,就被山民腦補為了截教的神通法寶。

一定程度上,歷史上的蔡京和通天教主林靈素的矛盾和鬥法,除了是政治也是宗教文化產物。眾所周知老蔡相爺就是支援闡教的,前陣子老蔡復相,第三十代天師教主張繼先果斷進京某動,試圖取得蔡京對闡教於政治、文化、錢糧上的支援。

歷史上的宋代權貴包括皇家,總和道士有著不解之緣,蔡京蔡攸父子當然在這範疇,蔡家支援的闡教,就是通天教兩任教主王文卿和林靈素的最大敵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現在兩教敵對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是因為今上越來越通道家文化,導致大量道士在京城越來越好混。於是,闡教和截教這兩思想市場上的app,也當然要卯足了力的爭奪市場份額。

太陽底下沒什麼新鮮事。後世公司間的水軍罵戰也差不多,這個時代同樣,主要以貶低對方為主。

有傳言,前陣子天師教主張繼先進京找老蔡相爺公關,經過蔡京安排獲得面聖的機會,於是張繼先大放厥詞:龍虎山所鎮壓的一百零八妖星的元神已經脫離鎖妖塔跑了,分別就是截教骨幹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且張天師掐指一算後還說:將後來,禍亂天下的必是這些旁門左道的截教子弟!

張教主這句話一定是將來闡教截教相爆的導火索,只是現在還在醞釀中。

麻煩的在於趙誠都怕是被動捲入了,因張天師當時很應景的推崇蘭若寺,現在趙誠又在蔡攸的手下做事,等影響力再大些的時候,恐怕真要截教正面衝突。

什麼講道理?尼瑪會講道理它還叫宗教?講是不可能講的,這輩子都不可能講道理的。自來都是槍桿子裡出教義或者政治。

將來那個大神林靈素真牛人啊,手握一紙封神榜,別說闡教被他收編封神,就連和尚廟都被他給拆遷了改行做道士。

正當趙誠思維比較凌亂的想著這些時,身邊的白沉香非常動容的道:“難怪了……你師傅原來是截教大神?到底傳授了你多少神通秘寶?”

“這……”

趙誠真不知道怎麼回答。

白沉香也真沒打算要他回答,白他一眼低聲道,“你真可惡,不把這些神通秘技傳授給我,就連法寶也留待方便時才拿出來給我?”

趙誠神色古怪的道:“沉香你信我,這東西只是奇技淫巧,於大局上根本無關緊要,將來你就會懂了。至於神通秘技,我教你的屠龍術配合你的太祖心法,將來可以把十個闡教加十個截教,一起吊起來打。如果你不嫌麻煩,把整個世界的全部教派和政治勢力一起吊起來打也不是說不行。”

總之這傢伙說的是真是假並不重要,他說話總能讓白沉香產生近乎盲目的信心,對往後充滿想法。

除了感覺認識他很久,有種特殊感情外,白沉香真覺得這傢伙是個忤逆師門的奇葩,他不但不學習應用師門的神通和法寶,竟是還拿這些東西不當寶貝,稱之為奇技淫巧,說送就送給白沉香,也是奇了怪?

嗯,繼續觀察火工廠中。

差不多時候周圍的炙熱空氣中,粉塵佔比越來越大,這應該差不多了。

老實說趙誠不是神仙,真不知道水泥工藝流程什麼,現在一切都只能是嘗試,於是果斷按下遙控器,停止了加熱煅燒。

周圍瀰漫著粉塵,就代表泥漿基本烘乾,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剩下的那些灰灰就是熟料,俗稱水泥。

用是肯定能用的,好些壞些的區別。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甚至魔幻世界中,“鍊金術”自來是比較刷臉的過程,在現實世界稱之為材料學。這東西變數太大了,環境,工藝,配比,原料等等的不同,都能帶來不同結果。

譬如同樣是水泥基礎原料粘土,土質不同也能帶來水泥質量的不同。在後世一些地區,粘土裡稀土氧化物含量較高的,加入了這類粘土後易燒性就特好,易燒性好就代表對煅燒工藝要求變低,同時節約大量能源。成品水泥抗壓強度也會有個比較大的提升。

這裡的粘土什麼尿性趙誠不大清楚,那就先不管。鐵粉是可加可不加的東西,不影響粘性,不過加了會更正統一些,水泥抗壓特點像是會突出一些。

包括基礎原料的配比現在也無法掌握的很細緻,只能初略的說,這一爐石灰和粘土的比例約莫三比一。

其實就算不新增粘土,純粹的石灰石也可以。記憶中也是一種效能不同的水泥。

這次,加入了大約百分之一左右的鐵粉。

既然是山寨的工程麼,細緻處也就不用去計較了,所謂的鐵粉是附近低品位的鐵礦石廢料打磨,目的只是改善水泥中鐵元素的含量。

最終能煉化出個什麼東東來,趙誠真不知道,但這無關緊要,做任何事的本質都只有一個:試錯,調整,最後積累下來的東西它就能叫做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