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宋大山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家辦事要講究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家辦事要講究啊!

城牆一踏,大宋守軍士氣盡喪,根本擋不住蕩虜軍的衝鋒攻勢!

基本上只要城牆一塌,蕩虜軍便可以對城池一鼓而下!

在得知大秦已經兵臨平林關之後,大宋君臣徹底慌了。

什麼和談也顧不上了!

“諸位愛卿,鄭畏寒,要去江南避寒了,開封城的安危就交給諸位愛卿了。”

趙構瞬間老毛病就犯了,準備和自己老爹趙佶一樣跑去江南避寒。

“陛下不可啊,陛下一走開封城人心盡散矣,如何還能守得住城?”

宗澤趕忙阻攔道。

“住口,鄭的父皇在江南避寒,鄭自然要承歡膝下,盡孝道,你們這是要阻攔鄭去太上皇膝下盡孝道嗎?”

趙佶色厲內斂的說道。

宗澤:“……”

“陛下,吾等願意伴駕左右!”

滿朝重臣齊齊說道。

表示,官家您辦事要講究啊,跑路要帶上我們哦~

种師道:“……”

兩位老將對視一眼,都感覺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了。

這大宋的官家怎麼特麼跟鬧著玩似的!

主動傳位趙小佶,跪地請降趙小桓,膝下承歡趙小構!

這老趙家是造啥孽了,一下子出現這麼三個極品皇帝。

趙構一甩袖子說道。

“諸位愛卿可有敢擔大任者,留於開封城,做好開封城的守衛工作的?”

沒有人搭話,趙構十分隨意的將目光看向了鼓動他留下和兇悍的秦兵決一死戰的宗澤和种師道。

宗澤和种師道對視一眼,頗為無奈的說道出班奏道。

“臣等願擔此重任!”

“好,那鄭便除去兩位老將軍的本部士兵外,留下三萬禁軍給兩位老將軍指揮,兩位老將軍萬望保重。”

“一定要守護好我大宋的國都啊!”

趙構語氣真摯的說道。

但是,宗澤和种師道卻是完全不這麼想,你特麼給我們柳三萬禁軍,還不如留三萬頭豬呢。

大宋禁軍的戰鬥力實在是有些……

之所以嫌棄他們,禁軍的戰

鬥力弱還不是關鍵,但是架不住他們坑隊友啊。

一戰即潰,陣前轉進,聞鼓而逃,戰中投降……

留三萬頭豬最起碼還能殺了吃肉,但這三萬禁軍還真特麼不如不留。

趙構當機立斷,下令自己要去正在江南避寒的太上皇膝下承歡,孝敬太上皇,便帶著一大批的文武重臣,以及幾十萬大軍跑路了。

第二天天還沒亮,大宋新皇便逃離了開封城,開封城中除去那些實在沒地方可逃的普通百姓外,就只剩下了宗澤和种師道皈下的大軍。

兩位老人站在開封城殘破的城頭面面相覷,看著漸漸遠去的大宋龍旗,心中卻是無比的苦澀。

“對了種經略,官家留下的三萬禁軍呢?”

宗澤開口詢問道,臉上滿是疑惑。

他琢磨著這三萬禁軍雖然不能用在戰場上,但是用他們加固一下開封城的城防環視沒問題的,便開口詢問道。

种師道有些懵逼的眨了眨眼睛。

“我不知道啊宗相公,三萬禁軍官家不是應該交給你的嗎?”

兩人再次對視一眼,眸子中的苦笑越發明顯。

大宋的這位官家還真是……

只是,就在兩人想要吐槽之際,一個身穿禁軍衣甲的將領,帶著以為英姿颯爽的女子,風風火火的來到了兩人身前。

“末將奉日軍都統韓世忠,見過兩位大帥!”

“末將梁紅玉,見過兩位大帥!”

韓世忠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字良臣,自號清涼居士。

延安人 ,南宋名將、詞人,民族英雄 ,與岳飛、張俊、劉光世合稱"中興四將"。

韓世忠身材魁偉,勇猛過人。出身貧寒,十八歲時應募從軍。他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在抗擊西夏、金朝的戰爭中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又在平定各地叛亂中作出重大貢獻。

韓世忠為人耿直,不肯依附權臣秦檜,曾為岳飛遭陷害而鳴不平,史稱其"固將帥中社稷臣也" 。累遷至鎮南、武安、寧國三鎮節度使,封爵鹹安郡王。晚年杜門謝客,口不談兵,悠遊西湖以自樂 。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韓世忠逝世,年六十三。追贈太師、通義郡王。

宋孝宗時追封蘄王,位列七王之一 。淳熙三年(1176年),諡號"忠武"。後配饗宋高宗廟廷。宋理宗時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

“是良臣啊,官家如何把你給留下了?”

宗澤開口詢問道。

“回稟大帥,末將奉官家令,率領奉日軍到兩位大帥皈下聽用。”

韓世忠回答道。

“奉日軍何在?”

种師道縷著鬍鬚詢問道。

韓世忠的臉色稍微有些不自然,開口說道。

“回大帥,奉日軍現駐紮在城外。”

說著,他指了指城外一處軍營。

种師道和宗澤順著韓世忠指的方向看去,只看到一處不大的營壘,裡面最多能駐紮幾千人,絕對不可能駐紮的下三萬人的奉日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怎麼就這麼點人了?人都到什麼地方了?莫不是畏戰做了逃兵!?”

种師道蹙眉說道。

“回大帥的話,大宋禁軍究竟是個什麼樣您是知道的,三萬人在編制上確實是三萬人,但也就只是在編制上。”

“這其中七八成是只存在於紙面上的。”

韓世忠一臉為難的說道。

“是啊大帥,您可不能怪我家相公,大宋的禁軍是什麼樣,您二位應該是最清楚的。”

梁紅玉也是有些潑辣的說道。

她的性格有些潑辣,不過她是將門出身,還曾淪落於教坊司,有這樣的性格實屬正常。

梁紅玉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

其實在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

“紅玉”是其戰死後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佔籍教坊,東京人也。”

後結識韓世忠,兩人初次見面,是在平定方臘起義後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後成為韓世忠的正妻。

“紅玉,不得對兩位大帥無禮!”

韓世忠瞪了一眼梁紅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