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要去火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章 在火星燒開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章 在火星燒開水

雖然靈龍一號可以造出來了,

但因為沒有完成在火星環境中的實驗,

王猛便需要將實驗接著完成,

其中問題最大的便是,蒸汽發生器中的水溶液,

沒錯,

就算人類最為先進的核電技術,

依舊是燒開水,

王猛當初看到這樣的技術說可是愣了很久。

如果光從發電原理來看,

這樣的技術依舊是幾百年前,

利用的蒸汽機的原理,怎麼看都像是人類在拿金鋤頭勞作一樣,

王猛細細想來,從火電到核電,

人類真的是在變著花樣來燒開水,

“正所謂是蒸汽時代與核能時代完美的結合!”

“這才叫真正的蒸汽朋克時代!”

雖然都是燒開水,

但效率卻遠遠不一樣,

就像人類過去的投石車與現代的大炮,

本質上還是透過射出物體,造成傷害,

但達到的效果卻遠遠不同。

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不過萬年,

相對於宇宙動輒數億年的時間流逝,

人類還太過年輕。

當然不燒開水的方法也有,

但可惜的是那樣的技術如今還並不成功,

所發電的能力,竟然遠遠不如燒開水的發電量。

而如今在火星的靈龍一號,

便是用著這樣原始的方式用來發電,

但想要在火星燒開水並不容易,

氣壓重力溫度的不同,對蒸汽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所幸靈龍一號原本的設計,便是一體封裝,

是完全密封好的狀態,

可以承受巨大的內外壓力差。

這也是地面敢將靈龍一號送到月球的原因之一

當然這樣的設計方案,一開始並沒有考慮靈龍一號要在低氣壓甚至是真空環境中工作。

之所以要做密閉設計,還是因為作為核反應堆最讓人擔憂的一件事情,

便是輻射問題,

這樣做的好處便是能隔離大多數輻射,

尤其是在小型化後,要放在航母之上,

這樣的問題更加明顯。

誰也沒想到這樣的設計竟然對火星建立發電站,有了意外的幫助。

當然雖然密閉性解決了,

但氣壓的問題依舊有些麻煩,

尤其是月球那樣的真空環境中,

材料和產生蒸汽後,所造的壓力差將更為恐怖,

人類如今的材料,有些捉襟見肘。

而地面面對這樣的問題也給出了兩種解決方案,

其中一種便是替換反應堆中的幾種液體的比例。

透過不同的比熱容,減緩壓力的產生,

正在王猛想著這件事情的時候,

面前的靈龍一號,又想起了警報,

“壓力過載!”

還沒等王猛反應過來,

他面前的反應堆便停止了工作,

緊接著一陣白霧被釋放出去,

那噴出的氣體,猶如高壓鍋洩壓揭蓋前產生的霧柱一樣,

尖嘯聲,便是隔著宇航服也能聽的很清楚,

“水燒過頭了!”

看著這一幕,王猛無奈的搖了搖頭,

對於排除的蒸汽他也沒有過多的擔憂,

雖然是燒開水,

但並不是直接將發熱的核材料插入水中,

產生水蒸汽的液體與核材料還隔著很遠的距離。

其中基本不帶什麼輻射,

就算有一點微量的輻射,

他身上這套價值兩千萬的宇航服,也能有效的阻隔大部分輻射。

“看來這個水溶液配比又失敗了!”

“難道只能削減發電效率?”

想到這裡他默默的搖了搖頭,

地面提出的第二種辦法便是限制發電的效率,

靈龍一號內部產生的壓力

與發電的效率有著明顯的關係,

就像一個學生,明明只有短短幾天的假期,

卻要他完成上百張卷子一樣,而且每門課都有著上百張卷子,

在這樣的巨大壓力下,這位學生恐怕會原地爆炸。

而核電站便是那個能做一百張卷子的恐怖存在,

如今在只有藍星1%大氣環境中,

只要能去掉90%的發電量,只讓他做一張卷子,

孩子自然就快樂了。

而大都地面指揮中心,建議的方案便是第二種,

縱使只有10%的發電量,

所產生的能量依舊可以供給一個百人基地的生產生活,

雖然這樣看起來可行,

但卻讓人類失去了在火星定居的機會,

“10%太少了!”

看著眼前已經透過安全裝置洩完壓力的靈龍一號,

王猛突然想到一件事情,

“如果給靈龍一號搭建一個符合藍星環境的房間,那是不是可以保證其發電效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這個主意出現後,

王猛越想越覺得可行,

但緊接著他便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地面可能已經猜出了他的能力,

而且已經用上了月球上的生物圈,

應該能想到這樣的辦法才對,

可為何沒有對他提起,

“難道是我疏忽了?露看了資訊?”

想到這裡,王猛回到一旁的登陸返回艙中開始翻看過往的資訊,

而在那些資訊中,他果然發現了一些眉目,

雖然地面沒有明著說,

但也透過一些側面的說法,讓他明白了地面這樣做的原因。

只是當初他急著去實驗靈龍一號,沒有看到了罷了。

按照地面的說法,

他們自然是知道王猛有能力建造一個模擬藍星的環境。

可王猛有能力建造並不代表地面也有能力建造,

雖然月球距離藍星只有第三十多萬公裡,

但這點距離已經足夠圍繞藍星赤道,轉上幾圈了。

在藍星上用一艘輪船環球運送物資的過程尚不容易,

何況是在藍星與月球之間頻繁的運送物資,

縱使現在他們透過與其他勢力的合作分擔出了一部分壓力,

可要是像王猛一樣建立一個能完全包裹靈龍一號的房間,

地面恐怕直呼:“做不到!”

畢竟光是一個空間站的建造便用了數年的時間,

而還在月球組裝的火星登陸返回艙的體積也只有靈龍一號的三分之二。

將靈龍一號送到月球已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了,

再給他蓋一間房子,這是在強人所難。

地面還是希望他能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在非藍星環境的前提下與地面實驗出一個更高發電效率,

只有發電效率到達30%

地面便能將一些設想實現了,

就比如說在月球建立一些小型的生產基地,

實現物資的部分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