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要去火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先來一百顆衛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七章 先來一百顆衛星

王猛花了一點時間,釋放了幾個探測衛星後,再次回到了人造重力裝置中。

而這時的他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他剛才出去一趟花費了一多小時的時間,

但令人疑惑的是,直到現在地面也沒有給他回信:

“難道有什麼困難嗎?”

“待我問問?”

……

大都地面指揮中心,

在那幢為王猛建造的建築中,

老長官正透過影片和一些學者專家商議著什麼,

回想著先前收到的回信,

老長官此時的心中很是複雜,

他原本只是試探一下王猛對於可控核聚變的態度,沒想到王猛直接答應了地面的要求,

這讓有些始料未及,

之前向王猛傳送的資訊中,

又是要建立地面觀測站點,又是要向木星發生發射探測衛星,

工作量並不少,

縱使有著前面火星基地的例項,

但要讓王猛做這樣的工作,老長官還是有擔憂王猛會不會答應,

“難道他沒有將資訊裡的內容全部看完?”老長官心中懷疑著什麼。

而這時,視訊會議中的爭論,打斷了他的思緒,

“老趙,你們的思路過保守了!

王猛既然是要前往柯伊伯帶,那在木星附近,所停留的時間必然不會長久!”

“我們也不能按照你的想法,進行緩慢的探測,這樣的效率太過低下。

從他先前的製造水平來看,

既然他已經答應了,那一個木衛探測器基地,十個衛星探測器對他來說並不是困難的事情!”

此人話音剛落便有人反駁到:

“你說的到輕鬆,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便想讓他建造這麼多東西,你想他會同意嗎?”

“又不是讓他白建,他有什麼要求,可以……”

……

這原本討論該擬定探測方案的會議,漸漸的偏離了方向,

所幸回過神來的老長官,急忙打斷了這偏離的爭論:

“既然王猛在木星的時間有限,當務之急,還是要確定看具體的建造探測方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剛才可是聽到你們說,探測衛星的建造設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經老長官這麼一提醒,會議再次恢復了正常,

很快會議討論出了新的方案。

而看到新方案裡的內容,老長官眉頭微微一皺。

這時有人問到:

“他會答應這樣麻煩的建造方案嗎?”

老長官搖了搖頭道:

“不清楚,但可以先發給他看一看!”

“如果他有什麼要求作為交換,想來也會有所說明的!”

說道這裡,老長官叫來了秘書,將具體建造方案發送給王猛,

而隨著資訊的傳送,

參與會議的研究人員也開始忙碌起來,

他們需要設計新的木星探測衛星,

所幸地面從王猛那裡獲得過拿沙的航天技術,

這裡面有伽利略木星探測器和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的資料和藍圖,

在此之上的魔改和重構,

對於大都地面指揮中心來說,這已經是一件很熟悉的事情了。

在科研人員忙著設計新的探測衛星的同時,

王猛的地形探測衛星已經開始傳回了一些地形的資料,

透過花神星的幫助,

大量的地形資料很快便被處理出來,

看著花神星處理過的地形圖,

王猛發現木衛三上的地形遠比預料中的要複雜很多,

天體表面的地形復雜程度也許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便是重力,

雖然木衛三是整個太陽系最大的衛星,其體積甚至大過水星,

但密度卻很小,質量遠比水星要差上許多,

也許是作為太陽系中已知最水資源最多的衛星,再加上低重力的環境,

木衛三上的地形很是奇怪,

有三分之一的區域被明顯的隕石破壞區所覆蓋,

而剩餘的地方大多都是巨大的溝槽和山脊,

想要在這樣的地形降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雖然地形很複雜,

但這畢竟是一顆巨大的星球,上面不可能沒有平坦的地方,

在花神星的分析和查詢中,

很快便找到了一些合適的降落區域,

接下來,地形探測衛星,需要探測的地方便是這些區域,

直至篩選出最適合降落的地區。

在衛星篩選的過程中,

王猛再次看向了資訊面板,

“還是沒有回信啊!”

“也不知道地面要用何種辦法從木星內部獲得資料?”

想要從木星內部得到可控核聚變突破靈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拿藍星來說,

因為岩石、地殼、地幔等一層層物質的阻隔,

人類至今也只能推測出地核是什麼樣的存在,

而木星的內部構造更是複雜,

以王猛的知識儲備量有些想不明白,地面能用什麼方法探測到木星深處核聚變臨界區,

要知道木星的體積是藍星的1321倍,

質量是藍星的318倍,

更重要的是木星身上有著極為強大的磁場,一些探測手段的干擾很是嚴重,

什麼東西可以穿透如此多的阻礙到達木星最深處的聚變臨界層?

“等等,穿透!”

就在王猛想到什麼的時候,他手中的資訊面板震動了一下,

地面的回信終於到了,

上面的內容,竟然與他想到了一個處。

當他看完的通訊內容,沉吟了一下自語道:

“十個衛星對於木星來說有些不夠!

我看先來一百個試一試!”

想到這裡,王猛便打算這樣給地面回信,但想了一下,還是將內容修改的含蓄一些:

“你們還是太保守了,

可控核聚變技術意義重大,

不妨大膽假設,儘可能提高效率,我會給你們提供最大的幫助!”

……

……

“中微子是我們當前發現穿透力最強的粒子,可以輕鬆的穿透整個藍星!”

“如果沒有中微子技術的突破,我們還真不敢打木星的主意!”

聽到影片裡研究員彙報的內容,老長官雖然臉上很是平靜,但心中卻是感慨不已:

“沒想到這中微子還有這樣的妙用!”

而影片裡的研究員繼續說道:

“建在木星衛星上的探測站的主要作用便是向木星發射中微子集束,

環繞在木星周圍的探測器則負責收集散射的中微子訊號,

透過我們最近中微子通訊技術上獲得的分析法,

對訊號進行分析,拆解,

而後再用不同的中微子狀態來獲得木星內部的資料!

透過這一手段,我們極有可能獲得臨界核聚變的資料,

唯一可惜的是,面對龐大的木星十顆衛星,有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