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要去火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一章 驚喜的發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一章 驚喜的發現

大都地面指揮中心,

此時老長官收到了關於王猛進行第一次實驗的資料,

對於王猛能這麼快開展研究老長官還是有些驚訝,

因為按照設定好的方案,起碼要在三天後,才能正式開始第一次實驗,

“看來,對於可控核聚變技術,王猛要比我們還要上心!”

老長官笑了笑,對一旁的秘書說道:

“將王猛的資料轉給核物理研究所的錢明!”

“是!”

望著秘書離去的背影,老長官默默的嘆息了一聲,

話雖如此,但對於可控核聚變,他們的渴望程度遠超王猛,

但這些日子在與錢明的接觸中,

他也瞭解到了人類如今想要突破核聚變將面臨著何種的難題。

“希望這次能有所突破!”

……

木衛三上,

王猛在繼續建造著探測衛星,

因為中微子的特性,衛星越多所獲得的資訊效率也就越高,

按照先前的設想,

他準備先弄出一百顆探測衛星,衛星雖多,但對於擁有建造槍的他來說,並沒有多少難度,

“您有一條大都地面指揮中心的訊息需要回覆!”

聽到花神星的提醒王猛停下了手中的動作,開啟了航天服上的資訊面板:

“咦,資訊偏轉?”

看到回信的內容王猛臉上出現了疑惑的神情,

很快他便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了,

基地發出的中微子集束並沒有能穿透木星,

而且因為某些原因所發射的集束發生了偏轉,

整個過程就像是光線從空氣射入水中發生了折射現象,

“這還是個好現象!”

“說明木星內部真的達到了核聚變的臨界區間!”

看到這樣的資訊,王猛心中在高興有所發現的同時,也有那麼一點無語:

“感情地面也不知道木星內部的情況!”

見第一次探測便有了收穫,

王猛搓衛星的過程也更加積極,

……

轉眼間又是半個月的時間過去,

在這期間木星上經過了三個晝夜,

王猛的一百顆探測衛星也全部發射了出去,

而接下來的事情便也只能交給地面,

“花神星,要是你能造出核聚變發電站倒也省下麻煩地面!”

在木衛三上空的花神星聽到王猛的吐槽,

還真的運算模擬了一番,

可巧機難為無據之炊,

缺少大量資料的她,也做不到憑空造出核聚變的程度。

在與地面進行過一次通訊後,

此刻的王猛也算是輕鬆下來,

接下來只需等待地面的研究,

“那接下來該乾點什麼呢?”

王猛這時看向了他面前這塊巨大的空地,

經過這半個多月的摧殘,

木衛三上出現了一塊可以在太空中看到的地貌,

原本的木衛三被灰藍為主的顏色覆蓋著,

可在王猛面前的一片區域,竟然變的晶瑩剔透起來,

彷彿是翡翠行業的賭石過程中,在灰色原石上切開的一個視窗,

也多虧木衛三上的冰層厚度超過100公里,

要是換在藍星上,

在一個冰蓋區域不停的發射火箭,指不定發生什麼難以預料的事情,

但畢竟是冰層,

經過這半個月的時間,這裡像是被撥了一層皮似的,

“要不在等待地面研究的過程中,向下挖挖看,看一看下面的冰下海洋是什麼情況?”

“可木衛三的冰層厚度超過了一百公裡,以人類現有的科技手段該如何下去?”

人類如今最深的鑽探及深度也不過是12公里,

想要開啟一百多公裡的冰層在王猛看來,以人類現有手段恐怕很難,

至少短時間內是無法下去的,

而就在王猛想著該如何到達下面的冰下海洋時,

一陣熟悉的悶響傳入了他的耳中:

“等等!冰火山?”

回想起這聲音的來源,他突然有了想法,

既然冰下海洋的水可以透過冰火山噴薄而出,

那便說明冰火山可能與下面的海洋相連接,

“有沒有可能,透過冰火山形成的通道可進入冰下海洋?”

想到這裡王猛透過通訊裝置呼喚道:

“花神星,幫我分析一下,木衛三上有沒有什麼地方的冰火山可以通到下面的冰下海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正子查詢分析中!”

“資料不足,需要呼叫地形探測衛星進行檢測!是否呼叫?”

“是!”

“正在呼叫中,至少需要十個小時才能得到詳細資料。”

見花神星開始查找冰山,

王猛又在考慮另一個問題,

如果真的找到了這樣的通道,該如何下去。

自己肉身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需要先放探測器,

“該用什麼探測器為好?”

王猛查詢了一下系統藍圖,突然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他似乎沒有能水下執行的探測器。

“這件事情恐怕又得麻煩地面。”

……

與此同時,

大都地面指揮中心,

隨著這半個月裡,王猛不斷的傳回木星探測的資料,

對於核聚變的研究終於有了令人驚喜的進展,

此刻老長官正坐在自己的辦公室內,進行著視訊會議,

而影片裡,作為彙報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人員,正是核物理研究所的錢明。

只見影片中的錢明正滔滔不絕的說著什麼:

“可控核聚變面臨著許多難題,

其中最主要的難題之一便是等離子體的不穩定性,

而打算拿來發電的可控核聚變技術,

其本質上是經過極高的高溫度產生的第四種物質狀態,等離子體。

可人類對於等離子體的研究很有限,

雖然關於等離子體的基本方程我們已經知曉,

但依然只是近似-計算或者近似-模擬,我們沒有辦法準確求解這些偏微分方程。

這便使得,高溫下的等離子體出現無法預料的不穩定性,湍流,等。

而木星上的觀察資料讓我們獲得了一個實際的模型,

一個接近等離子體且臨近核聚變的模型資料,讓我們看到了控制等離子體的希望,

可控核聚變也許只是三年內的事情!”

“這是真是一個令人驚喜的一個發現。”

“可我們為什麼不直接觀察太陽,那不是一個天然的等離子體嗎?”

聽到這樣的問題錢明無奈的搖了搖頭道:

“自然界中的中微子大多來自太陽,這使得我們很難用中微子去探測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