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要去火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一章 即將出現的結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一章 即將出現的結果

此時在深潛器中的高徵星,

正回顧著人類這幾十年來在木衛三的發現,

自從當年王猛登陸木衛以來,那海底的異常生物,

一直進步,

似乎人類的接觸導致了它們的變化,

至於變化的具體原因科研人員, 並沒有搞清楚,

但這些年留的記錄能清楚的看到這種變化過程。

因此為了安全起見,

乘坐深潛器的高徵星,

要儘量保持在這種奇特的未知鸚鵡螺生物的上浮極限範圍之下。

而隨著深潛器的深度繼續加深,

下潛的速度也開始變得越來越慢,

終於在到達距離海面271公里的位置時,

深潛器停止了下潛,

高徵星也在著漆黑的海洋中正式開始工作,

在與地面進行過通訊後,

只見一個帶著鉤鎖的探測機器,從深潛器上脫離下去,

向著海底而去,

而在深潛器上的高徵星操控著探測器,向地面彙報著情況:

“現已開始第一次手動探測工作!”

“地面明白,注意聲吶訊號!”

“是!”

……

數小時後,高徵星透過耳麥再次彙報道:

“探索機器人已經下降到了298公里!目前距離海底102公里!”

“檢測到異常聲吶源正在接近!”

隨著高徵星的聲音,他眼前的聲吶顯示屏上也出現數個光點,

這時地面回覆的聲音也到了他的耳麥中:

“注意觀察,若是出現問題,立刻斷開探測機器人!”

“明白!”

隨著光點的接近,

很快高徵星便看到了那類似藍星鸚鵡螺,但又體型極為巨大的生物,

所幸這樣的生物,他在影片中看過無數次了,因此並不感到驚訝。

“鸚鵡螺生物,已經接近, 準備開啟微射線探測裝置!”

“地面明白!”

隨著高徵星按下了深潛器的幾個按鈕後,他再次看向了探測器傳回的畫面,

而看到畫面裡的內容,他的眼中不避免的出現了失望的神色:

“未知鸚鵡螺生物出現了逃避現象!”

“地面收到,暫時停止任務,準備返回中繼站!”

“明白!”

高徵星似乎聽到了耳麥中傳來了一聲嘆息,

他也知道這嘆息聲的原因是什麼,

隨著這些年與海底未知生物的接觸,

人類探測器對於海底未知生物的吸引力似乎有所下降,

那些未知的海底生物,以往會對於探測器表現出瘋狂的追隨行為,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

海底生物的這種行為模式開始變的剋制起來,

尤其是在地面使用用紅外放射的方法對巨型鸚鵡螺進行照射後,

這種鸚鵡螺的行為方式變有些詭異起來。

對於這種行為,地面的科研人員,懷疑是放射紅外法傷害到了這種海底的未知生物,

這才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畢竟他們用的方法與人類醫學中所用的X射線透視法有些類似,

只不過X射線的局限性很大,無法用於遠距離拍片。

因此地面便選則了更為強大的放射性射線,嘗試對這種海底生物予以照射,

而因為缺少成像所用的金屬背景板,

他們便用光譜紅外法,去檢測射線在巨型鸚鵡螺身上留下的離散能量,

再經過程式分析以獲得影象。

而對於這種方法,

一開始遭到了很多專家的反對,

用強輻射去照射巨型鸚鵡螺可能會對其造成破壞,

這很可能是一種殘害生命的行為。

但這種說法並不能站住腳,

雖然人類發現這些巨型鸚鵡螺生物,能發出聲吶訊號。

但這種聲吶訊號的復雜程度並不高,

遠比不上藍星鯨類生命聲波訊號的複雜度,

即使人類還無非準確的破解這些訊號的含義,

但在一些科研人員看來,這些鸚鵡螺生物,可能不是高等智慧生命。

若非高等智慧生命,人類便很難理解其中的含義,

畢竟人類科技發展到現在,還無法準確的翻譯動物的語言。

如果真的不是高等智慧生命,

那這些巨型鸚鵡螺也就不具備某些權益。

可能就等同於人類生活中常見的小龍蝦,或者是貝類生物。

而對於這樣的生命人類不知殘害了多少,

尤其是這些在木衛三上的生物學家,

他們大學的第一節課可能便將一些小白鼠,或者小青蛙,

活生生的解剖,

或者是在之後的實驗中,使用藥物,觀察藥物的副作用,

為人類的醫學生物做出貢獻。

因此許多生物學家,對那些聖母心氾濫的社科類專家予以駁斥,並建議大都方面開發這樣的技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最終大都地面指揮中心聽取了生物學家的建議,

在同物理專家的努力下,

花費了數年的時間,

研製出了第一臺高壓水下紅外射線透視儀,

並透過飛船送到了,木衛三,而後透過新建好的通道,

送到木衛三冰下海洋,

對巨型鸚鵡螺發動巨量的強輻射,

而這樣做的效果也很顯著,

人類終於看到了鸚鵡螺殼內的一些模糊景象,

殼內劇烈扭動和掙扎的東西,也預示著木衛三的鸚鵡螺和藍星上的鸚鵡螺終究是有所不同的。

但可惜的是,

因為技術不成熟的原因,

所照射的影像極為模糊,只能看到一個大概。

回想著這件事,

再聯想到當前的情況,

高徵星心中也在懷疑是不是當初強輻射照射傷害到了巨型鸚鵡螺。

“這恐怕也是當初地面緊急叫停強輻射探測的原因之一吧!”

不知是想到了什麼,高徵星也嘆息了一聲,

“既然探測器行不通,看來地面是準備實行第二套方案了!”

此時,深潛器開始慢慢向上浮去,

高徵星也難得的稍微喘口氣,

他這時又開啟了頭盔上的資訊投影面板,

看著上面父親的照片,

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存在,

一個向人類告知木衛三海底有著生命跡象的存在。

“父親所說的王猛真的存在嗎?”

回想起父親告訴他,那些關於王猛的事蹟,

他一直都在懷疑這個存在是不是真的人類。

那些聽起來極為離譜的事情怎麼看,都是不是一個普通人類能做到的事情。

但想到父親的為人,

又想到王猛的事情只有他成為真正航天員後,

在父親的申請下他才看到了關於王猛的一部分檔案,

他才知曉,真的存在這麼一個人類,

而且這個人類,現在已經到達了距離藍星將近六萬個天文單位的距離上。

並且大都地面指揮中心還與王猛有著聯絡。

可縱使這樣,

每當想起這樣一個存在,

他的心中都會蹦出同樣的一個疑問:

“那真的是人類嗎?”

不但是他,凡是知道王猛存在的航天員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說起來,父親與王猛還有過接觸!

雖然這種接觸不是直接面對面的。

但要是王猛不是人類,

那父親豈不是成為第一個達到太陽系邊際的人類,

而且還是與外星高等文明接觸過的第一人!”

想到這裡,高徵星失笑一聲,搖了搖頭。

他不明白自己為何會出現這樣幼稚的想法,

收斂心緒後,

他耐心的等待著深潛器的上浮,

所幸上浮的速度要比下潛的速度要快一些,

因此他很快便看到了中繼基地,

透過深潛器傳回的影象,

他看到了這個處於深海中的中繼基地,

相較於處於海面下50公里的海下基地,

中繼基地因為所處深度更大,

所以建築規模要更小,也更緊湊一些。

而除此之外,還有一條直通海洋上方的線纜,

因為海底漆黑的環境,這條閃著紅點的線纜,

彷彿一條通天的繩索,直通天際。

而這條線纜的存在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無論是核聚變發電裝置還是中微子通訊裝置的體積過於龐大,

若是進入更深處的海域,

便需要建造更為龐大的抗壓系統,去放置這些巨大的裝置。

可縱使這些年裡,各項科技有了飛速的發展,

但要建立這樣龐大的抗壓系統,

依舊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因此更深海洋的中繼基地,便選擇了這樣折中的建造方法,

透過線纜連線傳遞電力和訊號,達到精簡大量的裝置,減低建造難度的目的。

至於線纜面對一百多公裡的距離能否有效的傳輸電力和訊號,

這完全不需高徵星要擔心,

畢竟早在幾十年前,

地面的特高壓技術便已經處於藍星領先地位,

上千公裡的電力傳輸對於那時的地面並不是困難的事情,

至於更複雜的海洋環境,

當初在大都南部海域,為了保證那個南部大島,以及上面海昌發射基地的電力運轉安全問題,

當時已經可以在複雜的海洋環境中,鋪設上百公裡的海底高壓電纜。

而在幾十年後的當下,

這樣的問題並沒有難度,

若是不是因為當前的飛船的運力以及預算問題,

木衛三地面指揮中心,甚至想著往更深的地方建造中繼基地。

……

此時,高徵星已經進入了中繼基地中。

在休息了數個小時後,

恢復精神的他,再次返回了深潛器中,

他這次的任務,將不在是上次那般淺嘗輒止,

而面對這次需要執行的任務,

不論是他,還是留在中繼基地和海下基地的隊員,還是在木衛三地表的指揮人員,

都是一臉的嚴肅,

因為接下來的任務並不簡單:

“這次下潛一共兩個大任務!”

“經過商議研究,地面指揮中心決定,先執行海底探索任務!”

“明白!”

高徵星回應了一聲便開始為這項任務做準備。

所謂為的海底探索任務,

並不是要他開著深潛器降落海底。

縱使人類當前的技術,已經有了降落木衛三海底的可能,

但那巨型鸚鵡螺生物的行為極為怪異,

聲吶探測的資料又顯示,

海底可能存在著一定數量的鸚鵡螺生物,

因此讓開著深潛器進入海底可能是一件極為危險的事情,

所以,要透過探測機器人,

對木衛三的海底進行探測,

收集這種鸚鵡螺的生存資料,

以及確定木衛三是否如一些地質學家所預測的一樣,是多層結構。

即冰下海洋的海底也是冰層,

在冰層下還存在著一層冰下海洋,

帶著這樣的目的,帶著線纜的深潛器開始下潛,

兩個小時後,

深潛器到達了預定位置,

在高徵星的操作下,

一臺水下機器人,脫離深潛器繼續下潛。

對於木衛三地面指揮中心來說,這次的任務,意義極為重大。

這將是人類第一次對木衛三海底世界開展的真正探索,

以往的幾十年裡,

人類雖然也嘗試性的向木衛三的海底投射過探測器,

可這些探測器因為鸚鵡螺的存在,

很多探測器還未到海底便被捕獲,

為了防止被捕獲,地面也嘗試過將探測器做的更小,

更不容易被發現,

可縱使是這樣,到了海底總要開機進行探索,

最後的結果還是很快便失去了訊號。

至於為何這樣,

對於漆黑的海底來說,

落下的探測器,也許就像開著燈光,在人類頭頂上呼嘯而過的外星飛船一樣顯眼。

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對於木衛三海底的情況知道的並不多。

所幸在大量的失敗案例中,

人類也摸索出了新的辦法,

開發出了隱形效能更好的水下探測器,

若是再給這樣的探測器賦予更快的速度,

也許還能逃避巨型鸚鵡螺的追捕。

因此在不斷的實驗下,新的水下機器人便出現了。

而這種機器人的出現,也需要人的操作,

在隔著海洋和冰層的情況下,

機器人的操作存在著一定的延遲,

面對複雜的海底環境,和鸚鵡螺的追捕,

這種延遲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的出現。

而這次高徵星,進入深海的原因,

便是要做到及時的操控水下機器人。

水下機器人在有人操控的情況下,不但可以變的更靈活,

還能及時調整方向,看到人們想看的東西。

此時水下機器人還在繼續下降,

很快到達了距離海底50公里的位置,

原本乾淨的海水似乎也開始出現了一些漂浮物。

而隨著水下機器人的繼續下潛,

下方所在的一片區域,便是異常聲吶源的聚集區,

而那裡是也人類一直好奇的一個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