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要去火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七章 意識投遞的本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二十七章 意識投遞的本質

(未修改,請稍後……)

而想到意識投遞裝置建造者的問題,

便會更進一步的引出下一個問題,

意識投遞裝置是用來做什麼的?

對此他想到了藍星當前的數據網絡體系架構。

“說不定意識投遞技術是進入某種網路社群的工具!”

而此時他自己正處於某種區域網狀態!

但不論王勐想到何種情況,

對於星前文明的存在,以及星前文明意識是否存在於某種意識網路中的猜測,

當前還沒有任何資料予以證明。

透過舷窗, 王勐望著前方那片空蕩蕩的區域,

輕輕的搖了搖頭,

而後開始準備給地面回信,

僅僅是兩次意識投遞所探測到的資訊實在是過少,

他需要繼續實驗。

隨著他給地面的回信發出,

王勐稍作休整, 便決定再次出發,

但在出發前,

他還是讓花神星核對了一遍自己的身體資料,

見一切正常後,

他這次乘坐軌道艙,離開飛船,

向著那個時間相對靜止的區域而去,

此刻,

在軌道艙裡,

王勐正看著一份資料報告,口中喃喃自語道:

“難道說意識沒有壽命的限制?”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疑問,

還是因為剛才意識投遞後,

漸漸出現在他身體上的一些現象。

雖然他的意識已經在宇宙中遨遊了兩年的時間,

但奇怪的是,

他一點也感受不到疲憊,

王勐原本還想睡一覺,

恢復一下精力,

但他驚訝的發現,

自己的精力似乎很充沛, 完全睡不著。

為了排除是意識投遞導致的精神活躍錯覺,

王勐讓花神星檢測了一邊自己的身體,

所幸,人類的體檢裝置在這些年來的進步極快

畢竟為了檢測長時間低溫休眠技術中人類的安全,

這項衍生的技術也要跟進發展,

而在檢測下,

王勐發現,

他的身體,他大腦狀態都是處於非疲勞態的正常水平下

對此王勐這才意識到一個問題,

沒了身體上的限制,

意識的存在可能會更久遠,

甚至說能在某種程度上達到永生。

可想到永生的話題,

王勐又覺得有些不對勁,

意識也不是憑空存在的東西……

此時他還未進入那片時間相對靜止的區域,

與花神星的聯絡還未斷開,

因此他向花神星,索要了一些人類關於意識領域研究的資料。

看著這些資料,

他的的腦海中再次蹦出一個他曾思考過多次的問題:

意識是什麼東西?

隨著科技的進步,更先進的醫學生物技術發展,

人類一步步撬開,

各種生物的天靈蓋,

透過各種手段, 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確定了意識產的最基礎的東西,

神經中動作電位的作用。

透過神蹟結構上產生的可擴布電位變化過程,

即鋒電位和後電位的變化傳遞信息。

而巧合的是

電腦芯片,最基本的運算,也是高電平和低電平進行運算處理資訊。

雖然一個高電平和低電平只是一組簡單的二進制資訊,

但當這樣的二極結構縮小到奈米結構,

一個拇指蓋大小的晶片裡,可以整合數億個這樣的結構,

人類便可透過各種晶片,

完成圖像處理,便成人類喜歡的影片,遊戲,還有一些不太聰明的人工智慧。

而人類大腦最基本的信號處理方式,類似於晶片技術基本單元裡的高電平和低電平。

也正是這種巧合,

讓一部分人類認為人工智慧有一天可能會出現意識。

而且,動作電位這種接近於二進制信息處理方式,

也讓一部分科研人員堅信,

透過某種腦機接口技術,可以讓意識延伸,

就像是手機利用程式轉化,

將手機上的影象投遞到電視上一樣,

影象資料是二進制的數字信號,

人類透過眼睛看到的世界,

透過視網膜產生的動作電位,在傳輸到大腦的執行處理過程中,

也是用了鋒電位和後電位這種類似與二進制數字信號的形式,

在這種相似的情況下,

一些科研人員認為,

人類的意識也有延伸或者投遞的可能。

但讓科研人員無奈的是,

讀取人類的意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王勐所查閱的這些資料中,

他還看到了一件較為有趣的事情,

早在幾十年前,

太空探索公司的創始人里斯克,

便想著利用那腦介面搭建圓宇宙,

他花費大量資金組建了一家名為Neuralink(神經蕾絲)的機構。

試圖研在人腦中植入細小的電極,

來實現上傳、下載人的思想,

並透過這種技術,組成意識網路,建立意識圓宇宙。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在各大社媒體平臺上不斷的吹捧著圓宇宙的概念。

可他誇下海口還沒什麼,

但卻苦了一些科研人員,還有一些猴子……

在王勐閱讀的這份資料裡,

腦機介面的實驗起先還很順利,

一個名叫Pager的猴子,

透過在大腦中植入晶片,

竟然可以做到遠端操控電腦上的一個簡單的遊戲,

這種技術,

一下便震驚了整個藍星,

但隨後,也許是的受不了,里斯克的壓榨,有或者是受到某種利益誘惑。

在2021年三月份,神經蕾絲項目組中的一位科研人員與某動保PCRM,

指責里斯克的神經蕾絲,

隱瞞了這項技術死亡率極高的事實,

光是在一組由23只猴子組成的試驗組中,

便出現了15只猴子死亡的情況,

而剩餘的猴子也大多處於不正常的狀態,

而還只是一個組試驗的情況,

那個名叫Pager的猴子,

很有可能像是他們電影裡那樣,

在無數可怕試驗裡僥倖存活下來的超級英雄。

而這件事情被曝出來後,

一時間還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各個極端動保,像是聞到血腥味的鯊魚湊了上來,

但可惜的是他們踢到了鐵板,

作為可以將拿沙撬走一半里斯克,

並不像普通的電影製作公司一樣,容易受到訛詐,

他們限制給這些動保扣上極端的帽子,

而後便發出了一些很新的圖片,

顯示這些用過實驗的動物,不但擁有遊樂場,

而且還很快樂,完全不需要擔心,

它們完全是自願的!

……

對於動物保護組織與動物實驗的矛盾,

王勐無法做出任何評價,

但里斯克的團隊能發出如此強硬的言論,

在那樣的社交媒體環境中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他也不清楚,

能挖空拿沙的里斯克背後又誰支援,

但在這份資料裡,清楚的記載著,大量的腦機介面的實驗資料。

往人類的大腦裡安裝東西,

是一件極為危險的事情,

就算成功的在人類的大腦裡安裝了晶片,

可在後續使用中,

誰能保證資訊保安,使用安全……

畢竟人類的手機的隱私保護早就成了一件麻煩的事情,

那個號稱系統封閉性和安全性極高的手機,

也被某桑奇爆出留有專用的後門,以備隨時監聽和檢視。

那位爆料此事的某桑奇也算捅了大簍子,

王勐記得,

他離開藍星不久後,此人即將被判175年監禁,

王勐也不知道這位傳奇人物,是否已經老死獄中。

而透過這件事情,

也能推斷出,

往腦袋裡裝晶片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

大腦作為人類最重要的器官,

任何區域受到影響都會反饋到人類的身體上,

如老年人容易患上的血腦心管疾病,

只是大腦中一個微小血管的阻塞,

便有可能引發,

手腳麻木、口歪眼斜、喪失言語功能,

偏癱,半身不遂、癱瘓。

而若是影響到控制各器官的神經,

很有可能短時間內造成器官衰竭。

在這種情況下,

將一塊晶片放入人類的大腦中,

只要對某個大腦區域稍稍施加影響,

不說立刻將人殺死,

光是造成人體部分功能的缺失,便已經是極難接受的事情。

因此,

王勐稍稍總結了一下便發現,

腦機接口技術的風險實在是太大,

“這完全就是往大腦裡放了一顆定時炸彈!”

而相較於腦機接口技術,

他與地面發現的另一種想象倒是,

更安全些,

就是透過凝聚態物質與量子糾纏的現象,

同步複製大腦裡的內容,

這就像是照鏡子一樣,

大腦裡的動作電位,本質上還是的電子在神經中的運轉過程,

而低溫凝聚態物質又有著減慢粒子運動的能力,

二者相結合,

便能將意識映照出來,

而大都地面指揮中心對意識讀寫所研究的方向也這個,

可惜的是這項,技術有兩個巨大的弊端,

首先便是低溫凝聚態物質造價高昂,

使用環境苛刻,

畢竟低溫凝聚態物質越接近絕對零度,越能發揮作用,

而面對這種條件,

就算是現在的人類,在藍星環境上之所低溫凝聚態的環境也是一件造價高昂的專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此這種技術,

一般擁有遠離藍星的太空中,

這就造成應用範圍的限制,

而除了這個問題外,

還有一個巨大,且如今地面也難以克服技術難題,

這項技術只能讀取人的記憶,

卻無法將任何資料寫入人類的大腦中。

這就是使得這項技術的功能天生缺少一半,

而面對這種困境,

地面想到的是,

利用與腦機介面技術相結合實現給大腦寫入資料的可能,

可如果這樣做了又會獲得腦機介面的缺點,

所幸,

地面面對兩個技術的結合問題,

也不是沒有任何解決方桉,

他們想到了數據結構中的只讀形式,

即資料只能讀取,不能做出任何形式的改變,

但可惜的是,

雖然找出了這種辦法,

可向人類大腦安裝晶片的做法依舊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因此人類如今在意識讀寫方面的研究,

依舊止步於此,

在讀寫未完善之前難以進入意識投遞領域。

而此時,

看到這些資料的王勐,

也回到了先前的問題上,

星前文明所用過的意識投遞技術,

是如何完成資料讀寫的,

還有為何身為人類的他,

也能透過意識投遞裝置進行意識投遞,

他也不是滑鼠,即插即用,

星前文明的大腦結構很有可能與人類不同,

說不定星前文明如同章魚一樣擁有八個大腦,

甚至於說,

當他的思維跳出人類已知的藍星環境,

星前文明的身體結構可能與人類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人類的意識,

在使用星前文明的投遞方法時,

很有可能會遇到裝置兼容性的問題,

“可我前兩次為何能使用意識投遞裝置?”

這種問題,

他有些想不明白,

他能想到的最合理解釋也許就與他腦海裡的系統有關,

而想到系統,

他默默的搖了搖頭,

若是有一天他能解開系統的秘密那所有的謎題也都算是解開了,

可惜對於系統,

她似乎比星前文明的存在更加神秘。

關於系統的想法他先放在了一邊,

“既然意識可以進行讀取與我身體裡的意識有關,

那麼星前文明雖所用的意識投遞介質是什麼?”

對於這種問題,

他與花神星也深入討論過,

在結合大都地面指揮中心發現的異常電子自旋現象,

以及由電子自旋影響到的量子糾纏態,

便很容易推導出一件事情,

那便是這種意識投遞的介質,

可能與某種量子糾纏現象有關,

而面對花神星的這種判斷,

王勐心中也很認同,

畢竟異常電子自旋的現象是從建造槍上發現的,

若是說,

這裡面與意識投遞沒有什麼關係他是不相信的,

只不過讓王勐感到可惜的是,

就算是意識投遞所需的時間路程依舊不是超光速的狀態,

在第一次意識投遞時,

因為意識有些模湖的情況下,

他無法準確的判斷這件事情,

而花神星也只能根據他的描述,

透過計算他在那片時間相對靜止的區域裡滯留的時間,推斷出他並未經歷超光速現象。

而第二次意識投遞時,

他看到了木衛三上投影的時間,

透過那個時間,

他也不得不相信,這依舊是約束在真空光速下的一種光速現象,

雖然有些失望,

但就算是能以光速進行投遞,

對他來說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了。

而就在王勐還要在意識問題上思索下去的時候,

周圍突然安靜下來,

所有的裝置都固定在一個畫面上,

王勐再次進入了這時間相對靜止的區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