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要去火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一章 硫基生物的可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一章 硫基生物的可能

第一件事情,還是與人類自身的藍星有關。

作為陸地生物,人類對於海洋的瞭解,在早些時候甚至比太空還要的少上很多,

人類在踏足月球十多年後,

才算真正的進入了深海領域,

也正是深海探索,讓人們見識到了另一種極其奇特的生態環境,

那便是海底熱泉,

所謂的海底熱泉的形成原理與溫泉有些見相似,

但與溫泉不同的是,

熱泉大多處於兩千米以下的深海,與岩漿的接觸更近,

又因為被無盡的海水所包裹,

在時間流逝下,形成了一個個煙囪管道一樣的東西。

在加上恐怖的深海水壓,

這些煙囪的周圍基本都是,高溫、高壓、高酸的環境。

在熱泉的中心的點的位置,甚至超過了400度,

如此恐怖的環境下,在人人們的普遍認知裡,這裡應該不會存在什麼生命才對,

但奇特的是,人們在海底熱泉煙囪的周邊發現了大量的生物,

相較於孤寂、黑暗、冰冷、荒涼的深海,

海底熱泉區可以說是一片繁榮。

這裡有包括大得出奇的紅蛤、海蟹、血紅色的管蟲、牡蠣、貽貝、螃蟹、小蝦,還有一些形狀類似蒲公英的水螅生物等。

如此眾多的生物被發現,在加上有些人的誇大。

隨著第一次探測訊息的傳開,整個世界的生物學界陷入了震動中,

竟然有生物可以在400攝氏度的環境中生存,

而同樣陷入震驚中的還有大華的廚師界,

竟然有生物生活在400攝氏度的水中,那該如何烹飪?

要知道普通人家中常用的高壓鍋,在施加壓力後也不過才能將水的溫度提升到103攝氏度,

專業廚房用的高壓鍋也許能再提高一些,但再上升兩三度已經是極限了。

難道只能用火烤了嗎?吃燒烤似乎有些不健康。

就當人們擔憂,還有煮不了的東西時,

再連續幾年的探索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這些海底生物,並不是直接生活溫度最高的熱泉中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只是在熱泉的周邊活動,

這下廚師們就放心了,

不過科學家還是發現了,能在105攝氏度熱液中活動的海底龐貝蠕蟲,

這種奇怪的神物就附著在,熱泉煙囪管道周圍,

雖然人類對這種長相怪異,體內含有大量重金屬,好似克蘇魯的生物並不感興趣。

但想到人類依舊在思考,

耐受105度的蟲該如何烹飪,

煮是肯定不行了,油炸燒烤還是可行的。

但遺憾的是,隨著科技的發展,

加之科學家還並不相信有碳基生物,能在105度的情況下長時間保持活性,

於是在藍星第二十紀元的九十五年十一月,

合眾鷹再次派遣阿爾文號深海探測器,進入深海。

這次阿爾文的身上攜帶了更加先進和精密的儀器。

也在這次探測中,所謂海底蠕蟲105度的神話破破滅了。

觀察人員用一種特製且精密的溫度計

狠狠的插入了龐貝蠕蟲的體內,

在這次精準的探索中,人類終於發現,龐貝蠕蟲的耐熱極限也僅有81攝氏度。

隨著訊息的再次傳開,

無論是科學界,還是廚師界,都是松了一口氣。

藍星上的生物總歸還是藍星上的生物,

不過很快人們便產生了另一個疑問,這麼多生物聚集在這裡吃什麼?

在這樣一個深不見底,與世隔絕的海底,

如何形成一個完整的可迴圈生態體系,

就像陸地上的生態圈,總也要一種廣泛的食物,就比如說——草!

那這裡的“草”是什麼?

透過研究,科學家也很快得出了答案,

在熱泉周圍存在著像草一樣密集的硫化菌,

這是一種吃硫、吃硫化物、吃鐵、然後拉出營養物質的奇特細菌。

就是這種細菌,發揮了“生草”的作用。

對於海底熱泉周圍出現硫化菌,科學家們也並不感到很驚奇,

這玩意自列文虎克發明顯微鏡後沒多久便被發現,

在自然界中也並不稀奇,也不是僅存在這裡。

而且硫化菌雖然牛逼到能吃硫化亞鐵拉出硫酸,

但其體內寶貴的遺傳物質依舊是以碳基為主,並不是一種新的生命形式。

而他之所以一直默默無聞,

那是因為這類細菌生活的地方與人類的交集並不多,

所以無論是普通人還是科研人員,對他的關注度並不高。

雖是如此,可在海底熱泉附近的硫化菌引起了生物學家的好奇,

一般硫化菌活動的溫度大多在一百度以內

但這玩意活動的區域似乎更接近熱泉的中心,

要知道哪裡的溫度接近四百度,他是如何存活下來的?

而且在帶回的樣本中,透過電子高倍顯微鏡的觀察後,科研人員驚奇的發現,

其細胞壁已經變成了只含有一個呈晶格樣排列的S層,

如果將其看著人體,

那這個人將有著水晶一樣的結構,其內部的碳基痕跡已經很少了,

甚至出現了有硫參與組成的痕跡,

一些腦洞大開的專家,甚至以這些硫化細菌推演出了硫基生物的可能。

但遺憾的是藍星所存在硫化生物中,

硫化類細菌已經是最高等級的存在了。

至於更高階的樣本,

也許那些存在於傳說中,會噴火的龍,與硫化生物也許還有一定的關係。

這種對人類沒有什麼利益的硫化菌很快便被遺忘。

但直到新紀元的第二十年,也就是王猛昇天的前一年第九月,

發生了第二件事情,

藍星合眾鷹國的天文學會,宣佈他們在金星上有了一個突破性的發現,

他們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磷化氫這種物質,

而且是在考慮到產生磷化氫的不同方式,

在排除了包括來自金星地表、微隕星、閃電或雲層內部的化學過程後,

提出這種磷化氫可能是由生物所產生可能,

至於是什麼生物,並沒有確定下來,

但深海熱泉所造成的400度高溫,2000米之下的高壓。

以及噴發的複雜硫化物,形成的酸性環境,給了人們一種設想,

在金星中也許可能存在生命,而且可能另一種形式的生命。

雖然這種生命的可能等級並不高,只是菌類層面的,

但只要出現一個細菌,那完整的生態迴圈必然隨之產生,

就像那與世隔絕的海底熱泉一樣。

“所以,金星真的會有生命嗎?”

看著手機中的所查到的資料,王猛又抬頭看著漸漸接近的金星,心中也產生了一絲好奇。

原本他只想路過金星,

透過金星的引力讓他加速一段距離,

但看到了金星的資料讓他有了一點想法,

“我存的資源足夠多,要不送一個探測器上去?”

就在王猛想著要不要順手扔一個探測器上去的時候,

他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一個陌生的手機號碼出現在了螢幕上。